简述事件新闻的报道特点。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已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其新闻价值与生命力同及时密切相关,要求迅速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1)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动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2)事件新闻报道及时,时效性强。
(3)事件新闻报道时,事实交待得一清二楚。尽管对于不同的事件,写作的着眼点不尽相同,但是,事件新闻的报道总是要写事。
(4)事件新闻的报道有深度。一般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都要求记者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含义,预见到它的影响,并用准确的语言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
(5)事件新闻报道见事见人。读者关注事件,实质上也是关注人。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不应忽视人的要素。
(6)事件新闻报道中,恶性事件占有很大的比重。报道恶性事件的新闻拥有广泛的读者,容易成为媒体的“卖点”。所以,在事件性新闻中,这类事件的报道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回忆,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
判断题 黑白相纸号数越大,反差越大。
判断题 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漫长过程,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接收方式,推动分众传播、小中传播更深入的发展。
判断题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如下:同新闻真实相对立的是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报道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并带有普遍性、顽固性的特点。几乎有媒体报道,新闻失实就如影相随,从未离开过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新闻写作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和角度,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惟上、不惟钱、只惟实,不盲目地“跟风”和“跟钱”。手中的笔只有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真实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谋篇布局实际上体现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正确交代因果关系,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对复杂事物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掌握“平衡”原则。(3)在写情节细节时要严禁想当然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新闻事实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想当然容易失实。(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材料实践已证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新闻报道涉及面广,要求记者培养质疑意识:①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②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③要注意核对数字。记者在新闻写作涉及数字时,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的作风。(5)描写要有分寸感用词造句与描写的分寸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时,都要精心选择用词,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去描述。有些报道失实,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描写,特别是慎用形容词,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6)要注明新闻来源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稿件写完后一般应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免宏观上的失实。
判断题 1997年8月德国政府通过的世界上第一部规范互联网的法律《多媒体法》。该法律确立了“传播自由”和“责任并重”原则。
判断题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判断题 报纸版面的编排是编辑把信息传递给读者的最终手段,请谈谈版面编辑的作用。版面编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表态功能版面空间由于受人们注意的先后和强弱的不同,形成了重要与次要的区别。位置居前或刺激力度强的,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因而显得重要;位置居后或刺激力度弱的,不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因而显得次要。这样,稿件安排在不同的区间或时段,运用不同的编排手段,就在无形中显示了新闻媒体对稿件内容的评价。同时,编排手段,诸如文字、线条、色彩、声音、音乐等等,不是单纯的物质符号,随着人民生活感受的变化,它们还或多或少地被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因此,版面编辑可以告诉受众什么是必须引起重视的,什么是不必大惊小怪的;什么是应当赞成的、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的、抵制的。换言之,受众从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中,可以了解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的立场和态度,了解这些媒体的倾向性。(2)启示功能版面作为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通常由若干篇稿件组合而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呾。各篇稿件组合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稿件所没有的信息,即会给受众带来某些启示。启示功能局有两重性,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启示性信息不仅可能在组合编排中产生,也可能产生于连续编排之中。(3)吸引功能版面能否吸引受众,报道的内容自然是主要的,但首先起作用的往往是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这是由于打开报纸时,受众最先感知的是版面的编排形式。版面如果遵循视觉、听觉的心理和生理规律,突出最重要、最精彩的报道,表现新颖夺人,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疏密相宜,张弛有度,转换巧妙,衔接自然,就不仅可以一下子吸引受众,而且能使受众更便捷、轻松地接受信息,延续注意力,不因编排设计凌乱、粗放和平庸而缺乏持续阅读的兴趣。总之,版面编排不是无足轻重的。如果说文字等传递的信息是显性信息,那么通过版面编排传递的信息就是隐性信息。编辑工作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版面编排是综合性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性信息传递给受众的。隐性信息是新闻媒体对客观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一种反映,尽管形成隐性信息的版面编排手段是中性的,不同的新闻媒体都可以采用,但隐性信息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是影响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规的因素。此外,隐性信息又具有不可更正性,是事后无法修改的。因此,编辑人员对于版面编排不仅要高度重视,而且要十分慎重,力求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完美统一。
判断题 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