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法设法的创造采访机会
1.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A)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
合适的场合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合适的采访环境,(该地点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其二是合适的采访语境,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记者要努力营造这样的一个环境:首先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注意不要在采访对象睡觉、吃饭或者工作繁忙时打扰他们。其次,要注意营造比较温馨的采访气氛,常用的方法是私下约采访对象下班以后出来喝喝茶,或者在采访对象有空的时候到他们家去坐坐聊聊,这样采访对象就很难拒绝记者采访。
B)创造合适的语境; 记者应当尽量谈论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使采访对象兴奋起来。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由于采访设计新闻事实(事件)会损害采访对象的利益,因此采访对象的敌意是明显的。一味的退让是得不到采访机会,相反绵里藏针、态度强硬到可能是记者获得采访机会。
激将法往往也是很好的强硬之法。
3.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采访对象总是让记者吃闭门羹的情况下,迂回战术有两个公认的好处。一是往往会使采访对象对记者的行动表示关注,并最终答应两个记者的采访要求;二是如果记者始终无法见到被采访者,这也能获得足够多得新闻素材。
迂回战术采访的主要对象是当事人身边的人。
另一种常见的迂回战术是在采访对象的秘书们身上做文章。
4.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缠住”采访对象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因为采访对象无法接受采访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首次采访要求遭到拒绝后明确几天后自己还将登门拜访(给被采访者一定的时间准备)。第二种是使用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进行采访,必要时付出一定代价创造机会。
5.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目前比较流行的暗访中,记者角色转换成了商人或者消费者角色,对采访对象进行曝光,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但不可以因此而与法律规范相违背、相抵触。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请就以下材料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评论文章。附材料:附材料:木子美在网上声名鹊起,不知道木子美的网民恐怕不多了,2003年6月19日起,木子美在“博客中国”网上开辟了一个小空间,发表私人日记。在日记中,木子美记述了与不同男性之间的性爱经历,并把日记冠名为《遗情书》,木子美由此一炮走红。10月中旬以来,《遗情书》的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至11月11日,由于访问量过大,“博客中国”的服务器和程序已经无法承受,11月12日凌晨,著名网评人方兴东在网上发表文章:《11月11日遭遇“木子美冲击波”,访问量突破10万》,围绕木子美,网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示例如下:从木子美现象看公众窥私欲2003年,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和网名发表性爱日记的女性网络写手迅速走红。10月中旬以来,其在网上发表的日记《遗情书》,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木子美成为了网络中一个炙手可热的字眼。无疑,木子美的行为对人们传统的性爱观和道德底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颠覆。她的这些日记触动了公众的神经,而木子美却在一片骂声中依然故我,越走越远。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或许木子美现象的确对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但从产生的社会效应上看,木子美现象却指向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夜夜笙歌寻欢作乐的结果。事实上,就木子美现象而言,如果仅仅对《遗情书》进行道德谴责是无力的,因为木子美走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公众对他人隐私窥探的恶癖。如果没有这种种强烈的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如果没有期望通过这种依靠“性”而博出位的网站的支持,如果公众对木子美现象持以‘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许木子美的《遗情书》根本不会有继续公开展示下区的动力。木子美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木子美现象构成了我们这个开明社会中一个奇特的人文景观,显然是很有意味的。而由于公众窥私癖导致的人气飙升,也标示着这个社会还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在观念上的堕落,或者说于木子美的观念趋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当唤起整个社会的警觉。整个社会的浮躁与虚火,会让许多方面失去立身之本。网络在追求点击率,报纸在关注可看性。当基本的规范都没有时,宽容的尺度也就没有了。
判断题 通过社群引流的关键是找到与社群主题相关的群,可通过社群搜索或好友邀请等方式查找。()
判断题 如何提高校对质量1.端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心态。2.正确的校对方法。3.扎实的业务知识。4.善于总结经验,经常和同事沟通交流。
判断题 镜头焦距用(F)表示。
判断题 广告投放后广告对象的反映比较强烈,反馈量大大增加,则投放的广告比较成功,这种网络广告效果评估用到了专业机构评估的方法来测定。
判断题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其理论的意义。(1)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卢因在有关改变食品习惯的实验中发现:家庭主妇是家庭消费新食品的把关人。“把关”概念可以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各种传播环境。1947年,在卢因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群体生活渠道》中,对传播体系中的把关过程作了理论说明,这对于后来的研究而言,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方向的贡献。(2)“把关人”理论的意义①“把关人”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成为揭不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②影响“把关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传播信息因素、传播组织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把关者自身的因素。认识这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可以使传播者的把关更加有效,更符合社会的需要。③把关人理论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把关人的需要。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判断题 过期胶卷会产生灰雾度大、反差降低、黑白两个极调受到损失的效果。
判断题 采写典型:采写典型,又称“下马观花”,是记者深入一点,专门考察某一个典型的活劢,这种采访方式是典型报道的需要,其特点是深入、细致,调查系统周密。在采访中与进行综合报道的“面”上的采访相对,常采用两者结合,即点面结和的方式进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