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在操作层面的要求:(1)新闻客观的内涵
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就是用新鲜事实来说理。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
①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②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③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
(2)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
①完整(或称全面)。西方新闻学称为“多维的背景材料”,即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
②平衡(或称对等)。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篇幅、播放时间)偏袒一方。
③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在进行客观性报道时,要剔除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④引语的运用。引语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性,使读者觉得记者就在新闻现场聆听了原话或接触了消息来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大量引用原文可以避免记者对某一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直接作出评判,避免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麻烦。
⑤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在纯信息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报道是主要的报道方法。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经验分享类和权威资料类软文要充分展示产品的卖点,赋予产品生动的形象化描述,让受众看完文章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营销效果。()
判断题 (1)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①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②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③针对性:加大信息量、知识含量,挖掘思想深度。(2)提出新闻写作基本要求的依据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①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传播是新闻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新闻得以生存的形式。一篇新闻报道只有传播出去,进入读者市场,才可能发生作用,有多少读者阅读以及阅读后的反映,决定这篇稿件传播面的宽窄以及传播力的强弱,因此,要树立读者观念。新闻写作一要适应大量、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二要满足快速交流的需要,即出手快、篇幅短、信息量大,运用倒金字塔结构、叙事准确等。②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组合产品是指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是记者、编辑的集体劳动,而且发表时必然以组合的方式出现,这种组合的具体体现就是版面,由此带来版面观念。版面有时空限制,而且在组合上是配套的,因此,记者必须首先为版面写作,使报道作品适合版面的需要。记者工作永远要受到这方面的制约。
判断题 全能记者的迷思与挑战“全能记者”概念被引人国内后,马上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强烈论争,正反双方的观点开始了激烈的交锋。正方观点,如蔡雯认为:‘‘那些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超级记者’‘背包记者’等,他们是‘融合新闻’在个体层面的标志。”郜书锴认为:“全能记者们不仅是文字记者,同时兼做摄影记者,同时还能摄像,采访内容不仅写成文字、拍出图片在报纸和网络上传播,也将制作成新闻视频传播。这些迅速专业化的全媒体记者,责无旁贷成为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但泼冷水的声音似乎占了大多数.譬如彭兰认为:“全能记者的思路固然没错,但是要让每个记者编辑都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集、加工的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要求技能的全面,必然牺牲技能的精通,是以降低报道的专业水准为代价的。”王朋进的观点则更为犀利,他认为:“全能记者首先培养有难度,其次工作量也大到让人难以胜任,再次受众的需求全能记者也无法满足,所以全能记者必然只是凤毛麟角,没有现实意义。”林涛也认为:“什么都会不等于样样精通、什么都带不等于踏实采访。”就此可见对于全能记者的质疑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①融合媒体技术易学难精;②全能记者工作压力大;③全能记者影响新闻多样性;④全能记者导致新闻浅层化;⑤全民记者挑战全能记者的未来。一、融合媒体技术易学难精很多媒体业内人士都表示一些基本的融合媒体技术其实并不复杂,譬如在采访的时候如何拍照、摄影、录音,经过简单的培训都可以顺利完成。对图片的处理、对视频的剪辑虽然相对复杂,但对在数码科技熏陶下长大的80后年轻记者也不是难事。但在实际应用中,会用与精通就成了两回事。技术不熟练将有可能导致全能记者在融合新闻生产中耗费大量精力,而且最终的产品还未必让受众买账。譬如,专业的电视台编辑剪辑一条新闻短片可能只要十几分钟,但是纸媒出身的全能记者可能就要花上数小时的工夫,效果甚至还很一般。同样,对文字记者而言,操作相机不是什么问题,但能不能拍出好照片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常常自己觉得拍得不错,最后效果一看不是构图不佳,就是主体模糊、画面不清。而让摄影摄像记者写大篇幅的新闻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想让全能记者做到“面面精通”非常不易。“美国最早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麦克•麦金教授就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因此,该学院所设立的媒介融合课程所培养的全媒体记者,并非‘全才’,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国内学者张志安也认为,“一般来说融合新闻报道需要记者掌握多媒体的报道技术、多平台的传播意识。但并不意味着始终‘一人包干’,依然需要分工合作”®。在实际的融合新闻生产中也是有相互协作的,譬如前方记者负责新闻素材的采集,后方编辑主笔负责对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产品。融合新闻生产中技能的易学难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全能记者就没有办法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多学习、多锻炼始终是让技艺从入门到精通的不二法门。全能记者郭起豪在讲述经验时就曾经举例说:“对于纯文字记者的我,拿起相机还真是有些伤脑筋。于是我晚上读摄影类书籍,掌握人物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风光摄影及图片制作知识和技巧,白天跟着摄影记者实践练习。尽管有人对我拍摄的照片指指点点,但我还是坚持拍。渐渐地,只要遇上重大活动,我都会主动请缨,抢着去拍摄,改变只有文字报道的局面。”可见全能记者需要发挥学习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技能,从一个绝活发展成为两三个绝活,最终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二、全能记者工作压力大很多反对全能记者的观点都认为,相较普通记者而言,全能记者的工作强度已经过大,到了有可能严重影响工作质量的程度。譬如“全媒体记者的心力交瘁表现在体力的透支上,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随身携带,十几斤的重量背着跑路,一天下来,不累趴下的人可能是运动员”。再譬如,“按照一般的标准,一名‘全能记者’一天起码要完成三到四篇稿件,其中有文字,有视频。这是平常记者工作量的三到四倍,每天工作时间都将在12小时以上”。不可否认,这些现象都是全能记者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一些从业多年的老记者而言,从专业性向全能的转变就更不容易,不仅要在文字水平不下降的基础上,掌握如何用摄影图片叙事,还要学习摄像甚至剪辑,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多年养成的习惯、积累的经验很难转变,反而给工作带来困扰。相反对一些年轻记者而言,他们原本诞生于数码时代,对于新仪器、新设备可谓驾轻就熟,但即便如此新的报道形式也常常使他们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但随着越来越多新科技的运用.采访设备的日趋轻便化,以及对于融合新闻生产工作从生疏到熟练,越来越多的记者从中找到了乐趣,也找到了新的成就感。例如,杭州日报社的全能记者张薇薇就表示:“在经过电视台两个月的锻炼后,制作视频新闻就渐渐从‘好玩’变成‘讲究’,而当越来越多的记者掌握了基本的视频技术之后,全能记者们也就可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去筹措好的选题,不至于让全能记者为了数量而疲于奔命。”因此,全能记者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可能也是全能记者发展初期的一个阶段性问题,一方面全能记者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熟练程度不如专业记者来得娴熟,为了达到相同的产品效果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全能记者的队伍依然不够壮大,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够承担融合新闻的报道采访任务.大量的任务只能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使得现有的全能记者们为了丰富媒体内容而疲于奔命。三、全能记者与新闻多样性全能记者的构想是媒介企业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得到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全能记者的职能则在于能够在新闻采访中获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后可以满足融合媒体不同媒介平台的需要。这也就造成了全能记者一体化的信息采集与多样化的新闻产出之间的固有矛盾。“媒体定位的精准化和受众需求的碎片化要求新闻内容生产的差异化。然而,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超级记者’往往落入多能不专的窠臼,以技术的全面性代替了内容的高品质。”全能记者原本应该是不同媒介内容的提供者,但是在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他们提供的内容往往没有太多的差异性,甚至很多只是小修小改就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发布了。譬如,印刷媒体的新闻报道和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的区别往往仅仅是换了个标题.有些甚至就完全相同。而图片新闻也是如此.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和报纸上的图片新闻完全是一个模式。全能记者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出现这样同质化的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确有部分全能记者任务重、压力大,不得不疲于应付,对于那些要求尚不规范的网络媒体平台就直接采用传统媒体的内容。再如,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所采集的新闻素材根本就是相同的,一些重要性不大,没有挖掘潜力的新闻素材,要做多样化的内容生产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在一些新闻生产情境中,全能记者已经形成了不变的采访套路、固定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模式,新闻生产的思路已经受到了束缚,再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完成融合新闻生产,已经无法突破自己已有的思维框架,最终会造成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报道。因此,融合新闻生产不能仅仅是全能记者的个体行为,他必须要有一个“超级团队”作为支撑。例如,“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在西方一些传媒集团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有如,“学者布拉德肖在研究了融合新闻生产流程后认为,在西方融合报道中有六种生产者角色:渠道整合者、移动记者(全能记者)、数据发掘者、多媒体制作者、网络专家、协作编辑”。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超级团队”,在整个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成员间形成不同的知识领域,让他们可以通过彼此间的不断交流、分享,提升团队智慧,进而保证高质量的新闻生产。四、全能记者与新闻浅层化全能记者的诞生源于融合媒体对新闻的浅层要求。也就是说,“在一些一般性报道中,报纸可能只需要一张照片,而电视台也只需要一段很短的录像,网络只需要300字左右的报道,这时候没必要分别派出一名摄影记者、一名摄影师、一名文字记者,只需要一位‘通才’记者去完成照片、录像、文字报道的工作”。对于融合媒体来说,全能记者的存在显然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对于融合新闻生产来说,全能记者的存在提升了多媒体平台新闻生产的效率,可谓皆大欢喜。但是,对全能记者们而言,这样的设置意味着直接将他们定位在一般性报道当中,而这类报道的特点就是没有太大新闻价值,没有深度挖掘的潜力,不需要过度重视,也不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记者参与。进而,融合新闻生产中全能记者并不是被委以重任,更多的是去做那些不需要广度、深度和高度的一般性新闻报道。于是乎在媒体中看似那些全能记者们任务很重、担子不轻、疲于奔命、产出也很丰富,但最终可能收获的都是一些缺乏分量、浅层化的新闻产品,这里一篇几百字的“豆腐干”新闻,那里一些可有可无的新闻小图片、小短片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媒体平台。当然,媒体这样的安排也有其原因。譬如,一般认为记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承担文字新闻的深度报道,又要拍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还要提供专业水准的新闻片,压力实在太大,一个人无法完成。有这样的观念在,也就不难想象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全能记者是怎样被误用的。事实上全能记者对于人力资源的节省、对于融合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都不是全能记者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全能记者应该是记者发展的大趋势,这样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一名记者就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让融合媒体中的各个媒体平台都不至于在大事件中因人力没有到位而“缺席”。另外,一些无法团队作战的重大选题或重大事件也是全能记者展现自身价值的关键舞台。五、全民记者挑战全能记者除了对全能记者能力的质疑以外,还有观点质疑全能记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有观点认为,“当下是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大家都很全,大家都是什么都会,这种情况下越是全民传播,就越需要专业的记者,最后还是专业的记者获胜.市场细分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记者职业的竞争”®。也就是说,全民传播时代的普通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全民记者,全能记者的所谓能力其实普通人也可以达到,只要有一部iPhone手机,任何人都可以拍照、摄像.而网络技术如此发达,也可以轻易地使普通人变成传播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能记者没有“绝活”,不能拿出独家的、专业的新闻报道,那么他们将被数不清的全民记者、草根记者所取代。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任何行业如果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都必将遭到淘汰,全能记者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强调什么都会,而又什么都不精,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是媒体所不可或缺的,那么意味着任何一个新人都可以随时将你取而代之。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于全能记者的观点都认为,全能记者应该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新型记者。“在采编实践中,还是擅长写作者着重文字,擅长摄影者着重摄影,擅长摄像者着重摄像,擅长解说者着重解说,擅长合成者着重合成。记者原有的长项需要更长,原有的弱项需要加强,在精于一两项的基础上,多学本领,全面发展。”这也许正是当下全能记者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公民记者、草根记者固然可以报新闻,他们可以有先进的采访设备,也可以有强烈的作为传播者的热情,甚至他们还可能恰好置身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但是他们未经过新闻的专业训练,缺乏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他们需要真正记者的专业思维和理性判断去引导,需要媒体系统化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因此,全能记者需要认准优势,长项需要更长,弱项需要加强,通过不断的努力武装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盲目学习、贪大求全。
判断题 报纸版面的编排应遵循以下原则,简要说明如下: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能否在报摊上吸引视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版面。因此,版面设计在现代报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版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1)相符原则即编排设计要与服务对象相一致。这里包括三层意思。①要与媒体的性质和特点相一致。②要与新闻单元的性质与特点相一致。新闻单元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编排设计也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要闻和政法新闻以严肃内容居多,这类新闻单元的编排设计应持重一些,不宜花哨。而文娱、体育和社会新闻以轻松内容居多,这类新闻单元的编排设计应洒脱一些,不宜板滞。如果两者相反处理,内容与形式显得不协调,就会妨碍新闻报道的可信性或可读(听、视)性。③要与稿件的价值和特点相一致。稿件价值大的,应强化处理(有重大事件时,新闻激动人心,编排设计应特别显赫);稿件价值小的,应淡化处理,否则,会对受众产生误导作用。同样,反映喜庆内容的稿件,应用热烈奔放的处理方式;反映悲伤内容的稿件,应用素朴沉重的处理方式,这样才容易产生感染力。(2)重点原则即编排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报道的组合要点面结合,编排设计要把这个“点”体现出来,突出出来。突出重点,不仅有利于体现报道思想,强化指导性,也有利于加大新闻单元内部的反差,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加深受众的印象。版面空间和节目时间都不是等值的,都有重要程度上的区别,编排设计的手段也有刺激强弱的不同。突出重点,就应把重点稿件安排在版面的重要区间和节目的重要时段,或者运用集纳、大标题、配乐、插播等特殊手段予以强化。(3)有序原则即编排设计要分清条理和层次。有序就是要做到同类相聚,异类相分。具体而言,内容的类别和感情色彩相同的要靠在一起,反之则适当错开。如果不加区别,互相混淆,既不利于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表现力,也可能造成误解、感情上的冲突甚至政治上的差错。(4)便易原则即编排设计要易于受众阅读或获取信息。受众不仅期望信息多而好,而且要求获取便而易。尤其是在信息日益丰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受众更希望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这就要求编排设计尽可能为受众多提供方便。就报纸版面而言,最起码要做到眉目清楚,了然易辨,不要题文异处,头尾不明,造成寻找困难和视觉不畅。栏的长短要适中,文的走向要顺当,让人读来自然,不费目力。看惯横文的读者,看竖文会感觉不适,面向这类读者的报纸,应该尽可能减少甚至不用竖文。
判断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判断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判断题 校对“质”和“量”的关系片面追求数量,会使质量下降;为了保证质量而过于谨慎时,数量也不能达到规定要求。对新同事来说,应首先巩固质量,在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并趋于稳定后,再提高速度。数量的提高是有限度,质量的提高则是无止境的。在任何校次、对任何稿件都要树立以质量为主的思想。
判断题 人造光是指人工制造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