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有区别于其他文字写作的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要求来自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播产品,需要满足大量、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同时这种传播是在与受众之间通过快速交流实现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如下方面:

(1)坚持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果新闻不能坚持真实性,则失去它存在的价值。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准确无误;新闻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新闻中涉及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注意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辩证结合。

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微观科学固然是客观科学的前提,但宏观科学更是微观科学的指导和保证。在很多情况下,单就某一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把它放到全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则失去原来意义上的真实性。以点代面、用一个侧面否定另一个侧面、片面性、绝对化等都会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

②加强作风建设,消除“客里空”影响。“客里空”是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的剧作《前线》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前线记者的名字。后来成为记者浮夸作风的代名词。具体表现在:为追求生动感人,“合理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合理预言”,加大提前量;夸大其词,胡编乱造;见风使舵,强扭角度。

③提高记者素质,增强辨别能力。

有时记者本意并不想造假,但由于素质上的欠缺,或粗枝大叶,或真假不辨也会造成失实。

(2)坚持时效性

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有些新闻迟发一步,可能成为没有价值的旧闻。这由新闻自身的“一次性消费”特点决定。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时效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既是传媒的资源优势,又是资本优势。拥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产生社会效应,而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新闻写作中体现时效性的方法如下:

①新鲜。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最近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一点”,即新闻所报道的“何时”要素,是指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

②快速。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最迅速的应该是“倚马可待”。在消息的电头里,抢发新闻的时间“单位”正在变小。

③简短。把新闻报道——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写得短些、精粹些,对提高时效性有重大的意义。篇幅短了,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可以多发新闻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简短有助于突出新鲜的内容;简短还有助于快,新闻报道写得越长,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发稿自然不会快。

(3)坚持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要把新闻写得“好看”。落实到新闻写作的行文中,可读性主要体现在要使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做到通畅,没有障碍,要使新闻报道尽量消除自身的小确定性与模糊性,增强其透明度,便于同读者的快速交流,使得他们容易接受。坚持可读性包括以下几点:

①具体

a.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

b.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

②生动

a.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b.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

c.新闻报道能否生动,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

③通俗

通俗,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

a.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不能把来自某些权力机关的新闻发布、领导讲话稿、工作简报之类的材料拿过来,不经采访,也不经任何文字消化加工与改写,就当做新闻报道原文照登。

b.要学会“第二种翻译”。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c.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全局性、易懂易记的数字能加强传播的力量,但堆砌大量数字会削弱传播的清晰度,因此要巧妙地处理好数字,使其内容通俗易懂。

(4)坚持针对性

针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写给谁看;第二要明确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通过它要引导或影响读者到什么目标上去。

这两层意思可概括为两句话: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日的。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针对性就报道内容而提出的写作要求,包括三方面:

①加大信息量

a.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或称写“立体化新闻”。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透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避免单向、直线思维模式。

b.学会抓特点。特点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其信息越大。学会使用新闻背景。无论是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还是相关间接背景,都能有效地加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

d.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②加大知识含量

a.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看,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是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

b.知识含量的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

③挖掘思想深度

读者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要理解事实的“意义”。因此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越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越大。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维护公众利益。

判断题 (通讯标题)要求在读者未读新闻之前,就把主要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即使没有时间或不愿读新闻的读者,也能从中获知一些简要信息。而(新闻标题)只要求通过某些提示或暗示吸引读者来阅读全文。

判断题 根据Mapruduce产生数据的应用系统分类,大数据采集共有四种来源:管理信息系统,Web信息系统,物理信息系统和科学实验系统

判断题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是包含特殊素质的新闻事实(即价值因素)在传播过程中以社会影响或社会效应方式(即价值表现)所反映出来的那种功能(即有用性)

判断题 时评又称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闻文体。时评是指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来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已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后者观点。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时评的特征包括:因时而评,新闻性强;缘事而发,寓理于事;内容贴近,体裁广泛;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判断题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判断题 消息的组成: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判断题 通讯的主题:(一)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通讯是详尽、深入、形象、生动的新闻报道,使用材料多,表达篇幅长。通讯写作的第一个难题是作者掌握了许多材料,却不知道如何很好地组织。这就需要有主题。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对比材料,形成通讯写作的形象之线、思想之线、情节之线,形成通讯本身与写作过程的主题之线。这条主题之线,就是通讯的中心思想,即主题。我国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在谈文章之道时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通讯的主题就是通讯的灵魂:主题决定着通讯的社会价值,主题支配着通讯写作的全过程,即材料取舍、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都围绕主题展开。正确选择主题,深刻提炼主题,完美表现主题,成为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通讯的主题,是人们评价一篇通讯时首先的评价标准。一篇通讯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要看其主题是否正确、深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大小。(二)通讯主题的要求1.主题正确这是对主题的首要要求。一是合乎客观实际,贯穿于文中的主观认识与所报道的客观事实能够统一起来;二是顺应客观规律,思想观点导向正确,与社会潮流、社会规范合拍,具有时代色彩。2.主题鲜明通讯所揭示的内容、描述的形象、报道的情节、采用的方法等,要求对作品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等,显示出较为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让人一看便知。许多情况下,依靠标题直接表示:《伟大战士邱少云》、《英雄登上地球之巅》。3.主题集中主题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事实需要不同的主题,对同一人物、同一事实的报道也可以有多主题。在通讯写作时,多主题应该统帅多篇章,一篇文章应该围绕一个主题。打个比方,通讯的主题如部队编制,统帅之下有将校,将校之下还有尉官、士兵。系列报道可以围绕一个大主题,以不同分主题各自为战,篇内绝对集中,篇外相对集中,独立发表的单篇通讯也能围绕各自的母主题,以不同子主题配合,但要绝对集中。4.主题深刻要求所有的通讯主题都表现深刻,不现实。一般事件性通讯、普通观光性通讯等等,主题用不着故作深沉。深刻主要针对时代精神、历史意义而言,针对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等,展现了新的精神、新的探索、新的认识,起到了正面宣传的作用和舆论的正确引导。如《人民日报》2002年10月14日刊发的人物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新华社2002年11月14日播发的通讯《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