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曾引起较为广泛的争议,你如何看待新闻策划?
(1)“新闻策划”的困惑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新闻策划”自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新闻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议还未有最终的结论,而且可能永远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
①新闻策划对媒体自身发展的意义。新闻媒介的策划行为存在于媒介运作的各个方斱面,特别是由于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媒体不仅要策划新闻传播活动,为了生存不发展,还需要策划媒介的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劢。对于各类报业集团、媒介集团而言,集团中各类媒介产品的分工布局、优势互补等也需要更高层次上的策划。
②新闻策划对社会的意义。很多事例都能证明,策划与组织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介引导社会舆论、参与社会生活和塑造媒介形象的有效途径。如新闻传媒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建射等各个方面,都在发起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媒介在自我宣传方面也在不断组织新的活动,而这些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又与新闻报道策划是分不开的。
③新闻策划的危害之处。也有一些事例说明,某些“策划”行为的确对社会产生了危害。如 2002 年 3 月,南京某报发布了“连云港黄海度假村因所购空调有质量问题,投诉无门,砸毁上海‘双菱’空调”的不实报道,就是“策划”的结果。真实情况是,购买空调的两个承包商在首付
10万元后,生意不景气,遂想以空调质量存在问题为由向上海“双菱”公司索要钱财。他们一方面向作质量鉴定的人行贿,让其作假鉴定,另一方面买通了南京某报的记者钱某,共同做了一个砸空调、泄民愤的“新闻策划”。这一内幕被警方揭开后,舆论大哗,新闻媒介与新闻记者的形象因此受到损害。
(2)新闻媒介策划与组织新闻传播活动的原因
①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需要。众所周知,媒介系统控制着社会发展所最需要的信息资源,个人、群体、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系统以至整个社会都要依靠媒介控制的信息资源来实现其目标,各种政治势力、经济势力需要通过控制媒介来控制社会;另一斱面,媒介系统也有自身的目标,同样,这
些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借助其他系统所控制的资源。因此,新闻传播虽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传播内容,但这种传播活动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具有目的性、功利性,策划与组织传播是所有媒介都始织存在的一种行为。
②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媒介的产业属性及其“利益组织”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媒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多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介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媒介市场,实际就是媒介、媒介的受众和媒介的广告商所有关系的总和。媒介产品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起点在于媒介的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和生产。媒介产品策划,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媒介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程度越高,策划组织新闻传播必然越受重规。
③切合受众心理的需要。新闻媒介的一切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流动,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流动,并且使媒介发出的信息能构为受众所接受,媒介的各种功能如宣传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等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媒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才能够在交换中实现价值补偿。因此,媒介新闻传播规律本身决定了传播者要追求传播的有效性,即做到“传通”。而“传通”关系能否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受众的了解和把握,并根据这种了解和把握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策划与组织。
基于上述原因,“策划”对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而言,不是应不应该做的问题,而是怎么样才能做好的问题。而且,随着新闻与媒介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策划”也必然在媒介运作的各个方面、各个不同的层次上越加频繁地展开。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如下:(1)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在报业运作系统中,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和编辑报纸。可以这样概括,报纸编辑工作是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2)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①策划是指报纸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③组版是指配置各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3)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同样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只是具体对象有所限定而己。①新闻编辑的策划是指对报纸新闻版面包括新闻性专版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新闻编辑的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修改和制作新闻标题;③新闻编辑的组版是指配置新闻版的内容和设计新闻版面。
判断题 《中外纪闻》:1895年创刊于北京,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报纸,康有为独自承担经费,梁启超主持笔政,随报房所印《京报》一并送京官阅读。两日一期,发行量多达3000份左右,引起强烈反响,内容上除了论说之外,增加了外报外电选译和各报摘录。是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接受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资金雄厚,1896年元月20日停刊。
判断题 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判断题 思想评论:思想评论,是媒体上常见的一种署名评论形式,又称“思想杂谈”、“思想纵横”、“每周评论”,它往往就某一社会现象、社会倾向、社会思潮等进行评价,注重思想指导、解惑释疑、旨在明辨是非,提高认识。由于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严密的逻辑性、浓厚的理论性,加上论点、论据、论证比较完整,有比较浓厚的理论色彩,因而更接近于政论,也是一种政论性文章。
判断题 光度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判断题 带主观框框调查:带主观框框调查,是指“背鞋找脚”、“按图索骥”式的调查。这种调查,用事前想好的框框去套实际,合则取,不合则舍,结论不是产生在调查研究的末尾,而是在它的先头。这种调查,和有意弄虚作假在性质上虽有所不同,但它是主观意义作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调查研究的大忌。这种主观意义的求证方法,在有些人看来很省事,其实很有害,因为它不是从事物的总和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结果必然得出歪曲亊物本质的结论。同时带主观框框调查,还容易寻致这样的后果:“两耳不闻题外事,一心只想塞框框”,看不到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发化,新问题,题目会越来越少,思想会越来越狭窄,报道会越来越简单化。如此发展下去,记者会变得懒惰起来,在采访中开动脑筋思考,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
判断题 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24
判断题 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介绍工作中的经验,探讨工作中的问题的一种通讯体裁。工作通讯主要侧重写工作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和正在思考中的经验和教训。工作通讯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问题性。写作思路基本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指导性。由于工作通讯提出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经验,所以对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社会上的问题具有指导性。1.工作通讯的写作对象①总结工作当中的成功经验。报道成功的经验和目的,是通过这些典型的经验,对本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例如国企改制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扭亏为盈,这些报道对于国企改革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②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③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和解决的办法。目的是通过调查展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找出问题的原因,探寻可能解决的方案。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求①从全局的高度选准问题工作通讯是写问题的,写的是重要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等。对于题材的选择,就要求记者从全局高度,发现和分析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要求局域他的针对性和典型性。新闻是要用脚来写的。要发现新闻,企业宣传人员必须提高新闻意识,时时有新闻,处处是新闻。宣传工作者不能只是埋头办公室,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必须实地走访查看,体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单位--单位--单位”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是干瘪无物、枯燥乏味、僵硬呆板的,没有人会对这些乏味的东西感兴趣。②提出新观点工作通讯的取材一般都是重要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甚至是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新旧两种体制碰撞和摩擦产生的。在提出新的观点时,要特别注意分寸。要从善意的、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面来提观点、提问题;结论不要太绝对,要留有余地;要提一些事关大局的观点,而不是对一些毫无典型意义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