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三民报” :《中华民报》 、 《国民新闻》 、 《民权报》 。民国初期出版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并没有起到多少进步作用,反而造成政局的混乱。 民国初年新出版的报刊还有:1、新政权机构的机关报;2、民国新贵和政客出资创办的为自 己鼓吹的报纸;3、一些知识分子为发表自己主张而创办的报纸;4、“专对女界立言” ,争取妇女参政的报纸;5、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术性期刊;6、纯商业报纸。 这些报刊大多表示赞同共和,拥护民主,并且自认为是天然的舆论代表。记者是无冕之王, 当仁不让地担负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天职。报纸和报人的地位也大为提高。 民国成立后,新闻通讯社真正发展起来。中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介,改变了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12——1918年间,通讯社有了较大发展,新创立的通讯社不下二十家,其中以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影响最大。 1911 1912 1912 1912 广州 长沙 长沙 广州 杨实公 李景侨 王道南 杨公民 展民通讯社 湖南通讯社 湖南新闻社 公民通讯社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色彩的冷暖:是由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中,建立的对不同色彩的冷暖感觉和联想。
判断题 新经验:新经验是指人们在改造宏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碰到新的矛盾,不断探索解决新矛盾的途径、解决新矛盾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实践的总结。经验是人类的创造,实践的总结。经验作为精神财富,一旦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掌握,便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前进。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传播新经验应该是记者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
判断题 通讯的基本特征是: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其基本特征,(1)通讯所报道的事实,无论大小,必须真实存在。与消息一样,真实性对通讯的限定是同样严格的。凡通讯中报道的人和事,包括细节、情感、心理活动等,均应属实。(2)通讯必须具有时效性。时效性是对新闻作品的基本要求。尽管通讯篇幅长、内容详细、完整,采写需要的周期长,但因其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处于“现在时”的新闻人物,因此必须讲究时效性。(3)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有新闻价值。检验一篇通讯能否成立,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它是否传播了对受众有用的信息。
判断题 本台社论。代表电台或电视台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变成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
判断题 《国闻报》:严复于1897年10月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是维新党人的第一份日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发表于旬刊《国闻汇编》上,注重翻译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判断题 后面带纸背的胶卷是(120)胶卷。
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判断题 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