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申报》 《新闻报》在业务改革方面有什么贡献 结合中国近代报刊地域发展的特色,掌握外人所办报刊的客观影响和历史意义:

 ******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特点 ******战争后,外人办的中文刊物的业务情况 外国人在中国主要创办了哪些报刊,性质如何 外国办报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815——1842) 这段时期代表的报纸是《察》等,办报人马礼逊、米怜、麦都思等人都是中国通。都拥有神 职人员的公开身份,积极推销贩卖******,都是侵华活动的帮凶。 其中文报纸特点:多数在东南沿海和南洋群岛出版;以宗教做掩护;宣传中外友好。 其外文报纸特点:刺探情报,系统介绍中国情况,极力煽动入侵中国 第二阶段(1843——1919) 办报活动由沿海逐渐扩展到华中、华北,他们创办的中外文报刊170多种,占同期我国报刊 的95%,分三类: 第一类: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办的中文报刊。 《遐迩贯珍》 、 《六合丛谈》 、 《万国公报》 、 《中西见闻录》 第二类:为殖民主义摇旗呐喊的外文报刊。******战争后,海禁大开,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 官,传教士、商人大量留居我国。这时期外文报纸猛增,多达120种以上,主要有《孖刺报》 、 《字林西报》 、 《大美晚报》等。这些报纸毫不掩饰他们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他们猖狂、放 肆地侵略宣传,激起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的愤慨。 第三类是外商办的中文报。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在京、津、沪、汉口、广州等地 创办了一大批“学中国人口气”供中国人阅读的中文报。 《申报》 、 《新闻报》 、 《时报》 、 《顺天时报》等,这些报纸标榜非官方,实质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 外国人在中国办报, 从文字到版面安排都注意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会做广告, 注意社会新闻, 并注意图画、时事漫画、报道、开始办副刊。 试述维新办报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或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1897—1898)

 

11897年后,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1898年“百日维 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自70 年代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走向高潮, 打破了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垄 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维新变法期间的国人办报活动,史称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从1896年8月《时务报》开始创刊到戊戌政变发生的两年,全国各地报刊达70余种。由点及 面,形成第一次办报高潮。中国新闻史上很多第一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 2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一是报刊数量大。二是办报地区广。不仅在上海等沿海城市 的外报基地发展,还深入到内地中小城市长沙。三是报刊品种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 性报刊继续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周刊,以及青年、 妇女儿童等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其中有不少是我国新闻事业 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如《指南报》是我国最早的休闲性小报; 《农学报》 、 《算学报》 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 《女学报》是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 报刊。 3这次高潮的主流,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如澳门《知 新报》 ,天津《国闻报》 ,长沙《湘学新报》与《湘报》 。办报形式上,维新派从“开民智” 、 “育人才”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 组织形式。在这种三位一体的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又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 (或书局)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4顽固派镇压变法后结束。 与外报相比 1、与外报相反的发展路线,外人办报是由远及近,由沿海到内地。国人办报是由内地到沿 海,由中国到外国 2、与外报相比,国人报属于政治家、爱国志士,目的在于变法自强,外人传教士、商人、 目的往往与******贸易、侵略中国像联系的 3、外报宣传殖民主义占大多数,中报反对殖民主义,变法自强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网络暴力是指网名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判断题 地方记者的源流是什么?我国新闻媒体的地方记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1)从近代报刊发展“访事’、“访员”开始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申报》为了建立通讯网,有两条明晰的线索:曾多次刊登启事,在全国许多城市招聘“访事”、“访员”。这些“访亊”、“访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地方记者的作用。后来《申报》正式派出驻外埠的记者,像邵飘萍民国初年就任过驻北京的记者。(2)先发展地方通讯员,再派记者常驻某一地区发展通讯员,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稿发表了,同一般作者一样,付稿酬,最多给一点活动经费。经济实力不强的报纸,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通讯员的采访活动要受到许多限制,他们的业务素质也往往不如专业记者。因此,在保留通循员、发挥通讯员作用的情况下,派出地方记者就提上日程。派出地方记者也是报业竞争的需要。抗战前,大公报就在有些地方有常驻记者。抗战胜利后,徐盈、子冈是大公报驻北平办事处的主任、即者;李德润一度是大公报驻台湾的记者。

判断题 新闻稿件所配资料在内容上包括哪几种类型?从内容上看,新闻稿件所配资料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1)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指新闻亊件的背景资料,主要介绍新闻事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比如报道一场战争,在发布某一日战事新闻时,需要向受众介绍一下这场戓争的起因和前一段旪间的战况,这就要配发新闻背景资料。(2)新闻人物与组织新闻人物与组织,指新闻中重要人物的生平资料和重要组织的基本情况介绍。比如外国总统来访,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上任,除了报道时间本身以外,通帯要对这些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癿介绍。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涉及一些非常重要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读者不一定了解全面情况,也需要迕行简要介绍。新闻人物资料主要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新闻组织资料主要包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工作或经营范围、主要业绩等。(3)新闻地理新闻地理,指对新闻所涉及的重要地点的地理知识介绍。如戓争报道中往往涉及对战争影响很大是我战斗地点、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科技新闻中也时帯涉及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这些地理方面的情况读者不一定很了解,就需要以配资料的方法加以简要介绍。(4)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指新闻中涉及的有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如有些新闻稿件中涉及新的科技成果、新的专业领域等,是读者比较陌生的,需要配资料予以说明。(5)词语解释词语解释,指对新闻稿件中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典故、方言、外来语等进行解释。如在许多专业性较强癿的报道中,往往包含着大量读者不熟悉的与业名词和术语,稿件本身并没对此迕行解释,编辑就要通过配资料癿方式,向读者进行通俗的解释和说明。

判断题 选稿有哪些基本标准?选稿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标准:(1)真实准确。这是最基本的选稿标准。中外新闻观差异良多,但在对待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大多数中外新闻界人士都认为真实准确是对新闻作品最基本的要求。(2)具有新闻价值。在真实的基础上,新闻价值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选择稿件的第一步,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它所报道的事实具有某些特殊的素质,能够满足受众了解最新情况的需要。如果一条稿件不能把这些特殊素质展示出来,那么它就不具备新闻稿件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不能被新闻媒体采用。所以,新闻编辑选择稿件时,首先是以新闻价值作为衡量稿件可否采用、如何采用的标准的。分析一条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考虑五个方面: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3)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分析新闻稿件的社会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新闻报道必须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推动历史进步和人类和平的积极作用。②要将报道内容与发布新闻的时机及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考虑,要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足于全局看问题。③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④要注意新闻稿件的合理、合法,杜绝有明显危害性质的新闻。(4)要适合所在媒体的性质以及媒体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新闻编辑分析和选择新闻稿件,除了要以新闻价值标准和社会效果标准对稿件作出评判以外,还要对稿件是否适合于自己的媒体进行分析,从中挑选最能体现媒体特色的新闻稿件。

判断题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判断题 营销方案只是新媒体团队根据以往经验而制定的工作规则,但在制定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数据进行评估。

判断题 综合性大报要闻版编辑改革研究一要闻版是报纸登载最重要的新闻、评论以及其他稿件的版,通常指第一版。二要闻版改革动因:1内部动因:新闻传播和要闻版自身的发展规律。2外部动因:a读者市场和新闻传播本位观的转换,改变了要闻版关注社会的视点。b报纸扩版的浪潮迫使要闻版改革。三改革的措施:1消息唱主角;2使标题“凸”出来;3不拘一格选头条;4精简会议新闻或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5坚强舆论监督,为批评性报道留出位置;6增加图片意识,从“新闻配料”到“图文并重”;7加大策划性新闻的数量和比重;8专栏品牌意识与读者意识融合。(详细参看教科书)四传统大报要闻版改革的未来展望:1树立宏观编辑意识,建立宏观编辑体系:a重视新闻日益注重报道策划的趋势,强化报纸的议题设置功能,建立以要闻版为核心的,策划性强的采编调度中心。b改变报社部门设置与行政对口机制。2在市场中明确读者定位,寻找发展的平衡点,改进要闻版编辑:a寻找农场读者群和城市读者群的平衡点;b寻找个体受众群和集体利益代表受众群的平衡点;c寻找男性和女性受众群的平衡点。3追求报纸要闻版独特的美学品格

判断题 中画幅120单反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后背三部分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