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这是媒介在社会总系统中的基本作用。
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
媒介对信息开发和利用的宗旨是: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传播信息是媒介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媒介在总系统中的立足之本,也决定了与其他子系统互动的关系与方式。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作为社会子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服务: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这是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社会系统的总目标包括群体目标、组织目标、个人目标、社会其他系统的目标等。以媒介与现代化的关系而言,大众媒介又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理解、导向和娱乐方面。
理解包括理解自我和社会;导向包括行动导向和互动导向;娱乐包括单独娱乐和社交娱乐。
4)促进社会整合。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二是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总的来说,一方面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与社会各系统的互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同题集中:是指编辑把内容相关联的稿件置于一个标题之下集中发表的方法。
判断题 埃德加斯诺与《西行漫记》: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第一位进入陕北采访的外国记者,1937年他所写的《西行漫记》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第一次真实的报道了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与中共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引起强烈的震动。他曾报道淞沪抗战,写作《远东前线》一书,记述了日本侵华经过,歌颂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他曾担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同时兼任英美多家报纸的记者和撰稿人。他曾向国外详细报道皖南事变的真相,被国民党政府取消在华记者特权,新中国成立后两次重访中国,著有《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作品。为促进中美人民的友谊倾注了心血。《西行漫记》:美国记者斯诺撰写的新闻报道通讯,该书写于1937年,为了便于在沦陷区和国统区发行,改名为《西行漫记》。供不应求,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的影响下踏上奔赴延安的征途。这本书内容丰富,文笔优美,配有大量照片,被誉为报告文学的典范。
判断题 只要是官方微博发布的都具有权威性,因此什么时候发微博都可以。
判断题 “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1)二个命题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诺依曼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三个:a.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b.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c.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2)理论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判断题 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判断题 光圈:在镜头中用于约束光线通过的孔径光栏(阀)装置。
判断题 “布坎南式导语”是曾作为《迈阿密先驱报》的刑侦记者,埃德娜·布坎南擅长的一种新闻导语写作方式。“布坎南式导语”把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相结合,在同一个导语段或导语部分中,先有现场的描述,后有结果的提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又称结合式导语。
判断题 电视影像的要素主要包括:画面构图、镜头与蒙太奇、拍摄角度、运动镜头、景别和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