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一般而言,批判学派可分为以下四个流派:

①政治经济学派

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是英国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默多克和格尔丁等。政治经济学派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

②“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

“文化研究”也称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霍尔、莫利等人为代表。“文化研究”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textanalysis)和受众调查两种,前者主要是为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霸权”(hegemony)一词,原指国家的霸权或政治运动的主导权,由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格拉姆西在《狱中笔记》最早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格拉姆西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做是作为“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合意”或“同意”的组织化过程而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它将吸收政治社会而形成新型的国家。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

哈伯马斯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伯马斯在批判地继承阿多诺、霍克海默等第一代学者观点的基础上,针对后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的变化,试图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其代表作是1962年出版的《公共性的结构转换》和1968年出版的《传播行为理论》。

(2)批判学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他们都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批判学派的最主要理由。

②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这些问题在经验学派的研究中大多有意无意地受到忽视和回避,但它们本身的重要性和启发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③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不过,批判学派并不一般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近年来,辩证分析和经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已开始为不少批判学者所接受。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数码相机:不是用胶卷,通过CCD\CMOS光电传感器进行光电转换而记录影像的新型相机。

判断题 开座谈会采访的优点和局限有哪些?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1)开座谈会采访的优点①有利于较快地掌握各方面的情况一个个地挨个采访,是一个办法,但这个办法费时多,来得慢。快一点的办法是召开座谈会,请有关方面的人来参加,这样就能把情况集中起来。②有利于迅速搜集各方面的反应对一些重大事件,要迅速搜集各方面的反应,座谈会也比个别访问来得快。③有利于了解争论双方的意见对有争论的问题,邀请有关方面的人来座谈,对了解争论双方的意见大有好处。④有利于弄清事实真相有些问题,靠个别访问难以弄清事实的真相,但通过座谈会,你凑一点情况,他凑一点材料,互相启发,帮助回忆,对弄清事实的真相也很有益。⑤有利于解决某些矛盾在采访中碰到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最好的办法是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找一些“诸葛亮”来座谈,发动大家献计献策,矛盾就容易解决了。(2)开座谈会的局限性①有些不便扩散的间题,放在座谈会上去谈,就不合适,只能靠个别访问。②有些问题,需要细谈,座谈会人多,每人发言的时间有限,只能靠个别访问。(3)座谈会采访应注意的问题①由于座谈会是由多个对象参加,因此对对象群体“资格”的审查十分重要,否则,会导致与会人员不敢讲真话。②当前人们的时间观念普遍增强,参加座谈会的人较多,发言又得依次进行,弄得不好好,仍一些对象“泡”在会上,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判断题 在中国,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名誉权行为,如果其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严重性就可能构成犯罪,这就是侮辱罪和诽谤罪。

判断题 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刊物从马克思和卢格于1844年创办的“《德法年鉴》开始。

判断题 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12

判断题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结尾方式有精辟概括式结尾、号召式结尾和含蓄式结尾。

判断题 “报纸上最近接连报道,政府限制房价过快增长措施奏效,房价持续下跌。对此,尽管我还是不打算买房,但我认为,其他人应该会相信是出手买房的好时机了。”“第三人效果”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传播现象。“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提出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1983年,他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文章中他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题目中,“对此,尽管我还是不打算买房,但我认为,其他人应该会相信是出手买房的好时机了。”反映了人们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这符合“第三人效果”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