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  )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一、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以或明或暗的提倡或反对力推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和彰显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政策的导向、领导的身体力行、干部的选拔任命、奖罚的分明都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主流媒体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柱还在于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主流媒体具有共有的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外,在中国,主流媒体还具有权威性,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媒介树立典型,宏扬医生护士的精神形象。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1、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对象完全一致,都是大众。2、大众媒介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都讲求“新”、“快”,电视最容易传播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在内容方面的基本特性是易于普及,及时消费。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特点。3、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也正是大众传媒所长,特别是电影、电视的优势。三、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1、大众媒介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2大众媒介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3大众媒介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4、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文化帝国主义(20世纪60年代提出):由于传播媒介在技术、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地位不平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有意或无意地控制或极大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文化产业的特征和大众媒介特征相关: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流行、符号化、偶像崇拜构成大众传媒中特有的文化现象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1新闻媒介的国际传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1)一是对外报道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输出价值观念;(2)二是对本国公众报道他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带有综合性的国际间重大的变动等。2新闻媒介影响和作用于国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国家形象;(2)影响对外政策;(3)影响吸引外资;(4)影响对外贸易。

判断题 日班编辑:组织日常宣传报道人员。包括策划报道、布置采访、联系作者、处理、修改和提供稿件。

判断题 优质优价的信息是信息库中成本费用最高的一类信息。

判断题 人物通讯写作(1)人物通讯:即是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2)写作技巧:l要有时代气息,体现出当今时代地点特征;l善于运用细节,增强通讯的可读性;l善于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昭示人格力量。(3)注意问题:1、环境描写切忌浓墨重彩;(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2、人物故事切忌面面俱到;(把非主要细节用简单的叙述或直接删除的方式妥善解决)3、情境特写切忌胡编乱造;4、不要“捧杀”或“棒杀”人物。(防止片面和走极端,应全面人物的“好”与“坏”)

判断题 独家新闻:独宥新闻是指独家发布的新闻,人无我有的新闻,或者说,多家都应该采访到的新闻,而别人没有察觉,没有采访到,唯独你察觉到了,又采访到了的新闻。这种新闻不是一般的新闻,而是比较重要的新闻,富有特色的新闻,引人瞩目的新闻。独家新闻具有以下十大特点:一是独有的新闻事实;二是独有的远见和时效;三是独有的地区特色;四是独有的问题;五是独有的规野;六是独树一帜;七是独特的角度;八是独特的见解;九是独有的深度:十是独有的结构。

判断题 导语的修辞技巧主要包括:(1)设问导语以提问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以提问方式写作的导语,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记者抓住要害,明确消息主体的写作方向。(2)拟人导语中将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活”起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技巧可以使导语带有感情色彩,令读者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动,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一步阅读全篇。(3)借用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来揭示新闻内涵,为导语增色。这种写法可使导语富有情趣,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下文。(4)对比在导语中,将两个极端的事物加以对照,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对比的写法,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新闻主题。(5)直呼导语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这样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一种亲切自然的交流气氛,使读者产生亲近感,从而乐于接受记者的观点或忠告。(6)排比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的一部分,形成排比式导语。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7)惊警导语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强烈唤起读者注意。这种写法可造成震动效果,造成一种紧迫感,使读者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

判断题 试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以及对“左”倾宣传的纠正“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1947-1948)背景: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但是土改运动初期,土改宣传报道犯了不少右倾错误。“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人物,是个捏造事实、品质恶劣的记者。1过分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献”地;对土改这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出现一派“和平”土改的幻象。这些宣传报道不利于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土改这场严肃的斗争。2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纸上的失实新闻报道也为数不少,不仅妨碍了土改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不信任。经过:1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自1947年6月起,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2《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号召,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自身也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察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告一段落。意义:1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创造性的运用了“编者按语”这一编辑手段2克服了土改宣言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反“左”倾宣传在反“客里空”运动中,反对右的错误倾向的同时助长了“左”的倾向。致使土改宣传报道在1947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晋绥日报》等不少报纸宣传了“查三代”划分阶级成分的错误做法,片面强调走贫雇农路线,排斥打击中农和其他工商业者,对土改起了误导作用。这一情况迅即被党中央察觉并作了指示,解放区新闻机构于1948年春又普遍开展了一次对于政策宣传中“左”倾错误的检查运动。

判断题 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