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消息报道的避免纯粹官方化
作为校园新闻采写者,在做会议新闻报道时,我们的心态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能因为采写会议新闻就官方化味道十足。由于我们的工作任务本身更多侧重于学校党政新闻方面,有记者往往任何此类消息都采取单一报道方式,写出来的稿子几乎可以拿来当新华社通稿。另一方面,我们的有些记者往往在写多了形式一致的消息报道之后总会产生一种错觉,即校园记者不过如此,当个会议记录者罢了。这种情绪的产生,个人感觉最大的根源在于自我写作的千篇一律不懂创新。这一点又和第一方面要阐述的内容吻合,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不仅仅是领导开会、专家讲座、对外接见、洽谈合作等冠冕堂皇的官方化制作,我们应该更独具自我眼光,从中挖掘新意并试图改变报道思维与报道方法。
二、报道内容的避免求大求全化
在采写一个讲座稿子时,切勿全篇记录,不管讲座人的发言是否与主题有关,一概写进新闻中。这样的写作处理方法显然有悖消息写作要求。另外,力图做深度报道不是不被允许,而关键在于,究竟有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是事无巨细、毫无重点,更不是全程跟踪、一滴不漏,而是全方位描述、多角度思考,往往更加体现新闻策划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此类稿子的写作中一定要注重挖掘重点、突出报道,多从受众角度考虑,提供有用信息。
三、报道避免过分倾向受众的哗众取宠化
目标过分倾向受众,等于滑进了哗众取宠的窠臼。其实校园新闻的制作并不是一个难以从事的工作,只要受众喜欢的线索,就是我们要做的有价值的新闻。不过这里重要的还是一个度的把握,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能过分偏好而丧失新闻道德。这不仅是我们目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在今后走向社会职业的道路中,也需时刻注意,不断反省总结。
四、人物通讯报道避免歌功颂德化
作为校园新闻记者,写人物通讯是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可能被采访对象是我们的老师或是同学或是身边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学校领导,无论采访对象如何受记者本人尊敬,在通讯写作中都要尽量避免记者主观意愿的表露。可以采用的一种思路是,以该新闻对象为线索,主要描述该对象曾经发生过的系列事实。避免过分客套话与恭维话,严格站在客观立场进行描述,应该是人物通讯报道的基本原则。清晰思路,以具体事例论证观点,注重描写语言的通俗、生动活泼,注重特色,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是人物通讯报道操作的基本方法。
五、其他
先定标题,再写正文;(多练)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严控篇幅,当舍则舍;
细节取胜,但别沉溺;
用事实说话,少议论;
称谓别忘尊重人权;
用好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稿件体裁心中有数(消息、通讯、特写);
数字要准确;
多用全称少用简称
准确用“的”、“地”和“得”;
标点符号要写明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采写典型:采写典型,又称“下马观花”,是记者深入一点,专门考察某一个典型的活劢,这种采访方式是典型报道的需要,其特点是深入、细致,调查系统周密。在采访中与进行综合报道的“面”上的采访相对,常采用两者结合,即点面结和的方式进行采访。
判断题 请选择你所熟悉的一家报纸,分析其头版的特色。《南方周末》头版的特色:(1)版面凸显新闻、张扬个性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报纸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报纸的个性。报纸是台可读、易读,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版面。因此,版面决不能只是内容的消极表现,而是内容的能动反映。《南方周末》在新闻同质化的今天,它的长处不是在于新闻的实效性、走“短、平、快”的路线,而在于一周新闻的汇总,重大新闻的深度报道和有见地、合时而著的评论。(2)重点突出,简洁明快《南方周末》内容上的特点决定了其版面的特点,特别是它的头版。头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也是一张报纸的办报思想和全报风格、特色在小空间中的精粹和汇总。在市场上,一张报纸能不能卖出去、卖出去多少和其头版的内容与编排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体而言,《南方周末》在头版的编排上很注重对于线条、字符、图片和色彩等版面元素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在头版上,《南方周末》使用两段线条在版面上划分出三大部分的空间。第一条竖线将头版分为左右两个区,在左面一个基本栏大小的空间内竖向安排了报头和导读这两块内容,在右面五个基本栏的空间内则用一条横线分为新闻和评论两部分。这样的分割形式使头版条理清楚、节奏明快。在报头正下方的导读是《南方周末》于1995年创造的新形式。其本质上是题文分版编排中新闻标题的集纳。在报纸逐渐步入厚报的时代,导读的形式既可以是对报纸精华信息的集中,又可以看做是分报头在头版的延伸,还可以堪称是头版中一句话新闻的小栏目。它能增加头版的信息量,为读者阅读提供指导。由于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栏目,它还克服了因标题容易与版面其他内容混淆而给读者阅读造成不便的毛病。但它毕竟是从题文分版编排中演化而来的,因而它依然存在浪费版面的弊病。新闻部分基本上是一到两条深度报道新闻或新闻综述。(3)重视报纸头版的视觉冲击力《南方周末》在处理有着两条新闻的头版时,对处于报头左上位置的新闻采用了题文分版安排的方式。对于该条新闻的标题则多采用黄色或反白色字体加上红底粗框的处理方式。其标题本身多采用超长或超短的大字号通栏题的形式,其字号点数多在54左右。第二条新闻多采用了类似于英国《TIMES))报的文转其他版方式。在标题的处理上同样也采用了和第一条新闻标题的处理方法相近的模式,只是字体较第一条更大、更醒目,语言也更加口号化。如果新闻部分只有一条新闻,它的处理方式除f通栏大标题和配发大图片以增加其强势外,更为注重对主题的集纳,使版面醒目、大气。《方舟评论》是《南方周末》头版上相对固定的评论性栏目,大约要占右侧版面空间的四分之一。它的评论分为两种:一种是和上面的新闻有着密切关系的、属于配发的评论,既能突出原报道的分量,又能深化报道思想和平衡报道角度。另一种是和上面的报道没有任何关系,但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时评。评论除标题字号小于新闻标题外,其正文多使用小5号的仿宋体。在新闻内容同质化、独家新闻越来越少的年代,把自己的独家时评相对固定地放在头版上并占据较大的空间,应该也算是对编排手法的一种创新。(4)大胆使用图片,为其重要新闻配发的照片或图片都占据了很大的版面空间这也是其编排灵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图片具有向读者提供视觉形象,增强直观性,加深读者印象;烘托气氛,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以具体形象作通俗注释;提供证据;吸引读者阅读等作用。图片本身的视觉冲击力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感染力,也起到了吸引读者购买、阅读的作用。就算是单独的图片报道,如果图片抢眼它也会被安排在头版。在颜色的使用上,《南方周末》头版多应用明亮的红色、黄色等。如报头、黄色或反白新闻标题下的红底、红色的“导读”等等。(5)独家报道,独家视角与独家评论《南方周末》是一份周报,但它又是一份有着很强新闻性的周报。把独家报道在头版用明显的方式标示出来是《南方周末》头版的一大特点。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更多倾向于新闻封锁中的“我有你无”为主要特点的新闻,在今天高度开放、信息传播渠道十分发达的时代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南方周末》更为注重把策划的独家报道放在头版以显不同。如2004年11月4日的《中国官员学者零距离目击美国大选》,除在大幅照片的左上角明确表明“本报独家报道”外,同时新闻评论并重,用了近三个版的篇幅报道了该新闻的前前后后。《南方周末》头版内容凸显出批评与曝光的倾向和“正义、良知、爱心、理性”的宗旨。虽然在新闻时效性上《南方周末》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但其长处在于充分发挥报纸媒体的优势做深度报道。《南方周末》头版的深度报道特点十分鲜明,它巧妙地避开了热点问题同质报道的竞争而剑走偏锋取了一种“另类”的手法,这种手法可以概括为深度报道与“文学化”的有机结合。目的在于突出《南方周末》新闻的独家视角,表明报纸对于新闻本身的态度和评价。《南方周末》头版这样安排的好处有三:一是吸引读者眼球。标题、色彩和图片既醒目又重点突出,容易使受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众多的报纸中注意到每期《南方周末》的新闻卖点和评论热点;二是层次分明、内容有力。主打新闻、各分报头的导读一目了然。独家时评立场鲜明,口号式标题煽动性强,所有这些都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或调动读者兴趣,形成购买欲;三是编排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南方周末》报纸现代、写实、批评的个性与风格。
判断题 新意见领袖的产生1、去中心化——再中心化2、社会资本——新意见领袖的权力来源
判断题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判断题 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判断题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判断题 原生市场就是指市场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市场上没其他相似的产品。
判断题 从哪些方面分析稿件所写内容同读者的相关性不接近性?一篇稿件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相关性大小,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五个要点进行判断:(1)稿件所反映的变动涉及的是全社会各成员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还是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局部利益、暂时利益。前者较后者更为广大读者所关注,具有更多的相关性。如“四人帮”的被粉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都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大新闻,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在世界上也产生重要影响,选用价值极高。(2)稿件所反映的变动涉及的是现实生活中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前者较后者更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与“难点”往往是矛盾的焦点,反映这些矛盾和推动解决这些矛盾的稿件,对读者而言往往更具有相关性。相反,与矛盾的焦点距离较远的,其相关性也相应减弱。(3)稿件所反映的变动涉及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关体制、思想方面的变化,还是某些具体做法的改变。变动的深度不同,读者的关切程度也不同。例如有两篇写中学变化的稿件,一篇是写以培养农村适用人才为目标,着眼提高学生素质。另一篇是写农村中学某门课教学方法有了改进。显然,前者影响大,后者影响小。(4)比较变动在整体中所占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一些稿件反映的变动同时构成同一客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返些部分中,一般而言,处于核心部位的比处于外围部分的更为读者所关注,起主角作用的比起配角作用的更为读者所关注。因为前者较后者在整体中居于重要位置,起着更大的作用,对现实生活具有更多的影响。比如,同样是反映迎接亚运会的稿件,有的是写亚运会主体工程竣工,有的是写与主体工程配套的设施竣工。显然,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5)稿件所写事中的某些要素(如人物、时间、地点等)是否有特殊意义,这也是判断稿件是否具有相关性的一个因素。特殊意义是指这些要素与众不同,由于它的存在能使新闻事件对人民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例如,具有显赫身份和某种权威性的任务、险要的地理位置、千载难逢的时刻等足以引起读者关注的,都可能使新闻中蕴含的价值增加。比如,稿件写到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看法,如果这种看法出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口,那举国内外都会很重规,因为这位领导人是代表党和国家表明某种态度的。(6)稿件内容的接近性,也是编辑分析和选择稿件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读者对于其所熟悉的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动,都会产生一种亲近感,这是一种地理上的接近性。如一些有关革命老根据地发展变化的报道,之所以能特别拨动老同志的心弦,感情上感到寄托和满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除了地域上接近以外,稿件所写对象与读者某些特点相类似,也会使关其具有接近性。如青年读者喜欢有关青年的报道,就是因为他们与新闻中的人物是同龄人,两者在思想感情上、行为方式和兴趣爱好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易于理解对方,易于感情上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