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责任
一校是整个校对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以后各个校次。对一校的要求是:
1.校正校样中的全部“漏排的字”,检查与版面最初设计是否有误。
2.基本上消灭多字、少字、错字等差错,彻底消灭多行、少行、串段、另行接排及其他会造成版面改动的错误。
3.图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美观;图中文字字号是否合适;字体是否统一,边框是否合理,比例大小是否合适;细节是否处理到位;图与正文是否对应。
4.按照最初设计要求和原稿进行比对,校正标题的字体、字号是否有误。
5.留错率3/10000以内。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机位、光轴和(光圈)三不变。
判断题 直播和网络直播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是在web3.0时代下新兴的一种“随走、随看、随播”的实时网络传播方式,其低门槛、时效性、强互动性吸引了广大受众。主要形式分为:秀场类直播、游戏竞技类直播、泛生活类直播,正是其泛生活类直播将直播带入千家万户,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等也可以成为传播内容,拓宽了网络直播的传播者和受众面。电视直播:一种将节目新闻等建立在技术指导下的实况播放,从1997年直播香港回归至今,很多大型晚会,比赛等等讲求实时传送的节目均采用这种形式,得到很多观众的青睐。区别:电视直播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节目形式给网络直播带来启发作用,而网络直播也为电视直播提供了媒介转型与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一、形式上严肃性与随意性的碰撞电视媒介作为一种传统大众媒介,其一贯的“中央集权式”传播虽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有所消解,但根植于其媒介属性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却在这种直播这种形式中体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多数的电视直播都是“重大事件”,比如中央会议、阅兵仪式等等,这些直播通常有专业的组织团队操作,在一定的拍摄技巧下,由专业人士拍摄多镜头同步切换,视觉上具有严肃性。而网络直播门槛低,直播人员通常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以泛娱乐类直播为例,我们可见的通常只是露出上半身的女主播随意地坐在镜头前聊天唱歌而已,形式较为随意。二、内容上的主流化与分众化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国家对于电视的管控较为严格,其直播秉承传统媒体严肃的特征,在直播内容上以严肃性新闻为主,多数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的内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电视直播并不针对观众进行分众化播出,而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主流内容。而网络直播由于其用户的鱼龙混杂,信息内容十分丰富,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很强,并表现出分众化趋势。而网络环境下的直播则表现出很强的互联网特点,在其垂直领域上发展出健身、教育、游戏等各个不同特色的直播平台,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直播内容进行选择。三、互动上的间接性与直接性电视直播中的受传互动带有间接性的特点,而网络直播中的互动带有直接性。现如今的电视直播已经一改传统模式的单向传播特点,在网络、手机同步互动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每年的春晚直播,会在微博平台上进行实时互动,一系列抢红包的活动也很好地调动了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朋友之间谈论的也几乎都是关乎春晚的“吐槽”,这种“吐槽”甚至会隐隐形成一个共同话语空间进而对不关注春晚的人施加压力,促使他们去关注这个话题,以便让自己不处于一个被孤立的状态中。而网络直播中,由于网络天生的互动性优势,大众可以主播进行直接的实时沟通,比如通过文本对话框或者弹幕的形式。1.从传播结构看,电视直播往往是“有大事才直播”,例如2008年奥运会,今年的全国两会,且受众仅是观看者;而网络直播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直播,并且人人都可自如切换“看”与“被看”的身份。2.从传播文本看,电视直播是为了解决人们的信息“刚需”,建立在人们对重要事件的期待填补基础上;而网络直播更多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直播不仅仅是一种内容产品,更带有丰富的娱乐性特征。网络直播的全景敞视——社交媒体语境下众人对个体的凝视电视直播主持人只是作为第一维度的媒介而存在,将现实具象化的工具。主持人与受众之间没有可供互动的平台,电视直播还是作为大众传播而存在。但网络直播却将大众传播转变为人际传播。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网络直播从公共空间向私人领域的转向,使窥视的欲望得到从所未有的满足。在时代的召唤之下,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或许无需有个“高下之分”,而是互相补充,把握好各自的尺度,在内容为王的理念下共同打造优质内容,形成良好的直播生态和产业链。1997年是电视直播元年,那年香港回归;2016年是网络直播元年,那年考研没有大面积考“网络直播”;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网络直播的发展也回归理性。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大家有必要去思考“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的不同”,而且要从专业角度、甚至媒介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这样的不同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判断题 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新闻报道。()
判断题 人物通讯的含义:指以报道新闻人物为对象的新闻体裁,通过对人物事迹详细而又形象生动的报道,揭示其精神面貌或性格特征,从而使读者受到感染或启迪。
判断题 新闻角度的定义及其选择时的注意事项:(1)定义: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会削弱新闻价值。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2)选择新闻角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客观,从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上全面真实地把握事实;其次要抓特点,即这一事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最突出、最典型的方面;再次要有新意,同样一件事,立意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①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新闻报道必须研究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紧扣宣传的节拍。从这一角度切入,写出的新闻是能够吸引读者的新闻,是有价值的新闻,其产生的宣传效果也更强。②从“新”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万物“新”为先。“新”是能否选择好新闻报道切入角度的关键所在。“新”,是指那些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的最鲜活、最有新闻价值的角度。③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人民群众企盼什么、最关心什么,党的报纸就要反映什么。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方面提炼主题,选择报道角度,才能吸引读者,教育、启发和感染读者。④从抓特点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平时采访,记者总想抓有特点和“一碰就响”的问题,也是常指的抓“活鱼”。可是采访中常遇到的内容不是大同小异,就是报道价值不大。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内容、老主题,只要认真琢磨选角度,也能写出新的意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⑤从事物发展变化入手选取新闻切入角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选择好新闻角度,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新角度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它不是记者、通讯员的主观臆断和笔下生花,时刻注视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使报道不断出新。⑥从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入手选取新闻切入角度。广泛共性的话题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议论纷纷的问题。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在客观上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动向,群众中一时议论最多的共性话题,常是新闻报道应选取的最佳角度。⑦从事实的特殊性入手选取新闻切入角度。在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各个新闻事实都毫不例外地具有自己特殊的个性。紧紧抓住和围绕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去报道和宣扬,则可成为新闻写作的新角度,这样写出的报道,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新闻事实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使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性问题。记者必须长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捕捉到新闻的最佳角度,写出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新闻。
判断题 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20
判断题 怎样拍雾景雾是由许多细小的水点形成的因而它能反射大量的散射光.距离愈远,散射光越多,色调越明亮,远处景物越看不清.所以在薄雾笼罩下的景物,能明显地从色调上区分出前景中景远景,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薄雾能掩盖杂乱无章的背景,简练地勾划出画面中的主要形象,提高了表现力.拍摄时应注意:1.雾景的光亮度很高,应正确控制曝光量,以免感光过度.2.雾景反差小,拍摄时最好远用慢速与中速胶片.为使底片获得较大的反差,也可采用减少曝光,增加显影时间的办法来加以改善.3.安排画面构图时,应尽量选择有远景中景近景的景物,以表现景物的纵深感.前景中景应昼选取暗色调的景物.4.浓雾时一般不宜于拍摄,因为它的能见度太低,除较近前景外,中景和远景都看不到.这时,如果加用黄滤光镜或橙滤光镜,可减弱浓雾效果.因为黄橙滤光镜能吸收兰紫短波光,增强光线的透过能力.如想增强雾的效果时,可加用兰滤光镜或雾镜.雾镜分一号二号,可获得不同浓度的雾化效果.如果想加强雾化时,也可把一号二号雾镜加在一起使用。
判断题 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的区别:与报纸评论相比,网络评论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第一,准确及时,反应快捷;第二,旗帜鲜明,尖锐泼辣;第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第四:时效性快于报纸。但是,网络评论的理性思考不足,时有偏激浮躁,质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