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一般心理机制: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求知、求新、求同、求异、求趣、求美等六种。
(1)求知心理
对新情况、新知识、新变动信息的认知渴望,是人的动机心理的反应。新闻信息传播的使命,正是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因此,主体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和客体每日大量传播的新闻信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满足,成为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动力。
受众接触新闻媒介和新闻信息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为了解外界的变动,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以适应这一变动并利用这一机遇实现新的发展目标。这是认知的需求。为了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需要。人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人经过学习和训练才使智力和体力成熟和壮大。
(2)求新心理
受众在求新心理支配下,自觉地接触新闻信息。“求新,”即受众对于有新意的新闻信息的心理指向。求新心理表明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显示人皆有好奇之心,对新闻信息而言则是人皆有“新闻欲”。
受众的求新心理,在传受活动中体现在两个方面:新闻传播的内容新,新闻报道的手法新。新闻传播以传播的信息内容新而满足受众的接受需求,以信息传播的手法新而刺激和引起受众的集中注意。
(3)求同心理
求同心理是指人追求赞同或追求从众的心理现象,在受众的信息接受中,表现为受众对于同自身具有某些共同性的事物,即同自己有某种共同性的新闻信息感兴趣的心理。求同心理的出现是由于受众作为认知主体,对遇到的类似过去的认知对象会产生亲切感;人的观念在被人认同之后会使已有的定势得到强化,所以受众总是主动地追求赞同,追求认同,追求从众。
作为新闻传播者,深入地了解受众的个性、经历、观点、情感、兴趣,并选择同受众的这些特点相近的事实向受众作报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新闻价值上看,这是新闻事实、新闻报道同受众在心理上的接近性。
(4)求异心理
求异,人的好奇心理之一,有机体遇到奇异刺激物或新环境时会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在新闻传受活动中,受众对于奇怪少见的事物和反常超常的事情,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这是求异心理的反应。为此,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时,要努力写出人物的个性,事件的特征。还应去寻找奇特、古怪、反常、能刺激人感官的事实来满足受众的这种接受需要。
(5)求趣心理
求趣心理是一种得益心理,指人们对于有趣味性的事物的心理指向。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对于有趣的事实,常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情况,也是传播者与受众双方对该事实的使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认同。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心目中应有受众的崇高地位,在内容的趣味性、编排的趣味性、采写表达的趣味性方面做努力。
(6)求美心理
求美,是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心理指向。新闻内容的美,表现在内容的真实、人物心灵的伟大、情趣的高尚、洋溢着人类善良的情感,对受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善于调动他们的欣赏热情。新闻形式的美,包括:标题美、句式美、文字美、版式美、图片美、印制美、色彩美等。体现真善美的新闻信息内容,同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完美结合,常能使新闻作品具有文学作品那样的震撼力与欣赏价值。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简述通讯选材的特点。通讯对选材的要求比较高,其特点如下:(1)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选材的典型性的直接含义,即材料的代表性。“代表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是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典型事实小一定都是大的事实,有时,很小的事实也具有典型性,也会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在采集通讯素材的过程中,很多人遇到的难点是典型事例的“稀缺”。有时事例不少,但都不突出,缺乏特色;有时事实很特别但又缺乏普遍性;或者事实精彩但又与主题无关。当然,事实材料是否典型还受主题的制约,在某些主题评价标准的衡量下毫无意义的事实,在另一种评价标准的衡量下却价值倍增。(2)要围绕主题选材在确立通讯主题之后,记者就围绕着主题,寻找能够表现主题的事实材料。因此,选择通讯素材,说到底是一种思维的结果,是记者用新闻价值标准过滤事实材料的结果。通讯对素材提出这个要求表面上是个约定俗成的写作要求,其实根本原因在于:通讯要适应读者阅读时的思维状态。因为人的思维的一大弱点就是怕乱。如果通讯中的典型事例东一个西一个,使人的注意力在内视屏幕上大跨度地多次移动,造成注意力振荡,导致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读者看不明白,只好放弃阅读。一些初学者所写的通讯常常出现“两个黄鹏鸣翠柳——不知所云”和“一行白鹭上青天——越飞离题越远”的情况,正是因为所选材料与主题结合不紧或发生矛盾所致。(3)选材忌重复说明同一问题、同一侧面的事例,列举一个即可,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事例最好大小搭配,各个事例之间或有差别、或有递进。例如写一个以吃苦耐劳著称的先进人物,大可不必连续几个事例都写大致相同内容、相同情节的事例。
判断题 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判断题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老媒体指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指以电脑、手机为主要终端的互联网。新老媒体联动,形成新的舆论格局。舆论有其全新的特点:1)草根性。2)突发性。3)鲜明的指向性。4)声势壮,影响大。
判断题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判断题 威尔伯·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的功绩。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是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授予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他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形成了“施拉姆学派”。
判断题 立意作者对所评过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意在文先,可以说一篇新闻评论的好坏在作者动笔前就决定了。(1)真。(2)高。所谓立意要高,主要是指对于特别重大的评论选题要高屋建瓴。①要对所评论的事件有透彻的了解,对其可能性的影响有基本的把握,对各方面的舆论期待有满足的可能。②行文风格要大气磅礴,不汲于平常小事和细枝末节,不沉湎于繁琐论证。(3)深。深指新闻评论的立意要深刻、透彻,要有逻辑的严密性。(4)切。切指新闻评论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愿望。①新闻评论的立意要切合时代的发展。②新闻评论的立意要反映人民的愿望,表达群众的心声。③新闻评论的立意要反映生活实际。(4)新。①题材新②角度新③观点新④论述新⑤手法新;新闻评论员对“新”字一要追寻,二要追求,三要追逐。①追寻就是善于发现新鲜题材。②追求就是执著地思考如何去表现。③追逐就是对素材深掘到底。(5)省。短小精悍,目的:为了追求得受众观听新闻评论时能够比较轻松地接受。①立意要省、就是要保留中心观点和主题,而把那些和中心主意关系不大的次观点去掉。②判断一篇新闻评论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战斗性的标志。(7)情。爱憎分明。从百姓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讲究分寸,不“感情用事”。
判断题 事件追踪采访,一般是在事件发生后,为弄清事件发生的真相,追踪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和结局,所进行的采访。这是一种进行式的采访。这种采访写出的报道也是进行式的,有头有尾,有过程,有矛盾,有冲突,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判断题 试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情况:到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就使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比奴隶社会大得多。我国封建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情况如下:(1)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始终和灵敏的情况反映相联系。为了维护日常的统治,中央政府制定了许多法令、政策,向全国传递;同时要监督各级官吏,了解各地的情况。中国历代王朝修驰道、建驿站,除运兵、运物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通情况。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元朝的通信工作:“从汗八里城(元都城,今北京城)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每条路上,也就是说每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座落的位置,每隔40或50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这种规模巨大、完整的通信网使得中央对各地发生的情况可随时作出反应,协调行动,把国家机器运转起来。(2)在整个封建社会,常有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战争,也常有农民武装起义,敌对双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情况,摸清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任何变动;同时敌对双方的内部也需要大量的新闻(情报)传递工作,以便协调一致。尤其在农民组织起义的前夕,需要大量的联络发动工作。(3)封建社会的农民,虽然由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产生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同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把农民束缚在狭小的圈子里,但他们毕竟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一定的自主权。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和外界发生联系,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这就需要从事一定的新闻活动。(4)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仍然坚持用武力来维护对农民的剥削,但正因为农民已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仅用武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思想上软化或者说奴化农民。地主阶级奴化农民,除了利用儒家学说和道教、佛教等实施思想统治外,还把新闻用作宣传皇帝、地方官吏、地主的所谓德政、威严的手段。(5)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尤其是大量城镇的出现,使城乡之间、城镇内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频繁起来,由此出现了更多的新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