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按语的类型及特点。
按语就是编辑对所发表的稿件附加简单的说明或批注。按语主要有评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两种类型。
(1)评论性按语
评论性按语是对整篇稿件或者稿件的某一部分发表意见,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配发评论性按语与配发评论的不同在于,按语更加简短,一般没有标题。
(2)说明性按语
说明性的按语主要是对发布稿件的背景、用意,对稿件的来源、作者的情况等加以说明,也可以对稿件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字作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准确地了解其意思。在策划性选题的报道中,编辑经常采用说明性按语对整个报道的背景和宗旨加以说明。另外,在推出新的专栏时,也往往采用“编者按语”、“开栏的话”等来向读者说明开辟此栏的宗旨与目的,顺带向读者约稿。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集纳是指编辑把内容相关联的稿件置于一个标题之下集中发表的方法。
判断题 申报: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于上海,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初为两日刊,出至第5期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自1879年4月27日起,取消每周休刊一天的办法,星期日照常出报。
判断题 光圈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影响成像质量)。
判断题 EZ系列是佳能像机的专用闪光灯。
判断题 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判断题 博客营销的目标是要博客开通后具有一定量的目标访问群体,实现博客应有的功能,并达到博客营销的目的。
判断题 分析性消息的特点及地位如下:(1)特点分析性消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与报道“事”的新闻不同,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这类消息应当说也是报道,因为它基本上是以传播他人观点的形式出现的:然而,因其同时也清楚地反映了记者的价值取向,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传播者主观色彩外化的新闻。②分析性消息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换言之,分析性消息是典型的深度报道。分析性消息,包括新闻分析、解释性消息以及新闻述评,它们不是孤立地、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或者某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而是将其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反映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它之所以出现的必然性,它的发展趋势、它的潜在意义,以及它对其他事物可能产生的影响。(2)地位①分析性消息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分析性消息是从新闻事实这个“点”辐射开来,在时间与空间上将视线向外延伸,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各种相关的事实展现给读者,这样,它所提供的现实世界的图景便是立体的,从这个多维的、立体的现实之中,读者便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分析性消息不仅信息具有多元性,它的透视效果深入地观察与发现,一也可以使读者受到启发。②分析性消息直接亮明观点、表达意见。有助于强化新闻和大众传媒的言论功能。加强新闻媒体的言论性,是当今西方新闻学者议论较多的一个课题。它是针对商业性报纸“弱体化”而发出的呼吁,目的是促使媒体摆正经营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对权力、对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这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性消息发挥言论功能有其独特的优势。因其在原因与后果上落墨较多,视野广,开拓深,且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所以,它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影响决策方向。在现实生活的许多领域,分析性消息都可以发挥作用。③分析性消息可以让受众直接听到记者的声音。实现“直接交流”。贴近受众,是各类新闻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共同策略,它也是受众的一种心理需求。长期采用客观报道手法的结果,使受众与记者不免产生一种距离感,他们希望听到第一线记者的感受、体会、意见。客观手法并未过时,新闻写作,尤其是动态消息的写作,仍需坚持这种写法,然而,分析性消息,特别是记者置身现场、直接发言的分析性消息,在与读者沟通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分析性消息的多少、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一家媒体的声誉,可以反映一家媒体的整体素质和报道力度。事实的报道容易趋同,但是,观察与分析问题的深度却大有差异。一篇好的分析性新闻,它的精辟论见会引起世人瞩目、被广泛转载,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判断题 好稿件是磨出来的:在自己写完一篇文章后,切忌不经过认真修改,就急忙给编辑部发出。把本应是作者完成的东西留给了编辑。俗话说好事多磨,对通讯员来说,要写出好稿件,就要有一股磨劲。这种磨劲表现在写稿上,主要是精心修改稿件,会改稿才能写好稿,好稿件是经过反复修改磨出来的。写作首先要思考语言,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不常见的。一篇稿件从采访、从思考语言到表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是边用思维,边用语言组织。这时文章难免有些片面,出现语法逻辑等毛病(这些问题下面还要讲)。这就需要修改,所谓修改,包括对原有内容的补充和修改,也包括文字表达上的调整与完善。文章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稿件的修改,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最适当的词句,要适应情境、题旨,创造意境。我们应该学习名家,对自己作品那种认真修改,仔细推敲、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章要想做到深(思想深)、强(指导性强)、活(文字生动活泼),就不能孤立、片面的在文字上打转转。好稿件需要不断的改,不断的磨,但并不等于说只要舍得泡时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