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类新闻稿
竞赛类新闻稿跟活动类新闻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是竞赛方面的活动,它又有与一般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新闻稿中,也要有所不同,所以特地分出一个大类出来。
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
1、介绍评委要有所选择
竞赛类新闻稿的第一段与活动类新闻稿的第一段的写法相似,只不过竞赛类的新闻稿中,有时有必要提下嘉宾评委,像教授之类的权威人士,我们就有必要介绍下,可以体现竞赛的层次与水平,重量级的教授来担任评委便可将一场平常的比赛变得很体面。而像学生评委之类的,则可以不介绍,邀请学生担任评委,本身就不是竞赛活动应该宣传的重点。
2、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有必要体现
一场比赛,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如何体现了本次比赛举办的质量,所以,如果收到良好效果的比赛,往往要体现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而这一点一般都是从参与人数、参与的作品数体现出来的。比如,《我校第二届书信文化节落下帷幕》这篇新闻稿中,本来没有体现收到参赛作品的数量。后来,我的修改意见是,将收到的参赛作品数体现出来,因为据我了解,本次比赛收到了数量不菲的作品,我们做宣传也就是为了宣传这个活动的影响。当然,体现这些数据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精确的数字,以体现真实性。当然,如果参赛初赛选手或者作品不多的话不不用了。
3、比赛现场描写侧重于简练地概括选手的表现
竞赛类活动的主角是参赛选手,所以现场的描写当然得从他们入手,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情况也就是竞赛现场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参赛者至少有十个,这么多的选手是不可能一一描述的,而如果选择其中几个来进行描述的话,又显得不够全面,所以对参赛者比赛情况的描述需要概括。比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演讲比赛”,参赛者的比赛情况可以这样概括“比赛中,参赛者围绕‘光荣与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参赛选手对比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在鲜明对比中突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从身边具体的变化出发,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对三十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给予客观评价,号召青年一代珍惜大好时光,为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用三个排比句就将参赛者的演讲内容概括出来,全面简洁。当然,写演讲者的表现,他们一般都是热情洋溢、声情并茂,而观众的反应则是较为强烈,掌声必不可少。这并不是说无凭无据的猜测,而是每场比赛的共性。
再如某次演讲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单位的14名青年学生参加了演讲赛。他们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提出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做法;表达了要坚持科学发展,突出服务海西,强化内涵建设,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比赛中,参赛选手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充分展示了选手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富有真情实感的演讲,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4、公布比赛结果
竞赛类新闻稿与一般的活动类新闻稿的不同很明显地体现在,竞赛类新闻稿最后要体现比赛的结果,这是这一类新闻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竞赛类活动不可能没有最终的获奖结果,如果我们的稿件中缺少了获奖结果,那就信息不全了,怎么算是新闻稿呢?在写获奖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将获奖人的具体姓名、所在单位或学院、所获奖项写清楚。同时,视篇幅情况,公布获奖情况一般公布到三等奖的名单,如果篇幅不够的话,则仅仅公布一等奖即可,如果篇幅有待扩充的话,也可将优秀奖刊登上去。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报道立意,也称为报道主题,即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
判断题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选择活动。
判断题 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判断题 加强报道的针对性的方法针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要了解传播对象;第二要明确传播目的。针对性的特点是灵活而动态,灵活的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动态是指新闻报道要随时跟踪、随时调整,针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大信息量总体而言,要在比较中选择信息量较大的新闻事实加以报道;二是要把选定的新闻事实中固有的信息量充分地反映出来。a.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透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避免单向、直线思维模式。b.学会抓特点信息在本源上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差异。特点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其信息量越大。没有特点,流于一般,则没有新意,信息量就小。因此要选择那些特点鲜明、差异显著的新闻事实,并在新闻写作中力求充分地将其特点与差异表现出来。c.学会使用新闻背景充分挖掘新闻背景,无论是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还是与事件有关的间接背景,都能够有效地加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d.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对纸介媒体而言,新闻信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读者,因此要学会用精练的文字浓缩信息,以传递更多的内容。②加大知识含量新闻报道的内容里要加大知识的含量,这既是读者的需要,也是媒介引导的需要。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而言,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这种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③挖掘思想深度读者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要理解事实的“意义’,于是,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越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越大。新闻传播是柔性、隐性协调,它需要通过挖掘事实本身内在的逻辑性,挖掘内含的思想深度实现舆论导向。记者要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从事实中提炼新闻主题,锻炼洞察力和深切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2)以下是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票退票的新闻报道:报道一:铁路春运期间退票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齐中熙)为了更好利用和优化运能,加强客票管理,铁路部门作出规定,对2010年春运期间旅客退票、改签有关办法进行了调整优化,因旅客原因退票、改签时,退票时间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记者19日从铁道部获悉,因旅客原因退票、改签时,退票时间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改签车票不晚于开车前,但团体旅客、因不可抗力或者伤、病(凭医院证明)等特殊原因不能按票面标明时间、车次乘车的普通旅客和购买实名制车票的旅客,仍按《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当日当次有效的车票办理改晚乘车手续时,推迟乘车的时间不超过3天;因旅客原因在开车后两小时以内改签的车票,不能再办理退票。目前,铁路部门正采取有效措施,在车站等所有的铁路车票销售场所进行公告,并利用其他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以便旅客周知。铁路部门希望广大旅客,提前掌握出行时间,愉快旅行。2010年春运从1月30口起至3月10口,节前15天,节后25天,为期共40天。根据春运客流预测分析,铁路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将达2.1亿人次。铁路部门以“和谐铁路、平安春运”为主题,以确保安全为核心,以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重点,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文章来源:新华网)报道二:换票台提醒:春运期间退票须提前6个小时本报讯(记者石承承孙肖戎美容)“因为走得仓促,我真担心22日的这张车票会来不及转让,被浪费掉。还好,已经转让了。”已经回到江西九江老家的肖小姐给本报QQ发来消息说。本报再次提醒旅客:离春节越来越近,想要转票或换票的旅客一定要提前准备。帮助了老乡很开心肖小姐原先买的是1月22日早上8点从宁波到九江的汽车票,因为公司提甲一放假,她准备在1月17日就坐车回家,22日的汽车票就空了出来。肖小姐告诉记者,她是1月15日向“春运换票台”发布信息的,1月16日有人给她打电话购买,原本269元的票,肖小姐最终以260元的价格卖给了对方。肖小姐表示,虽然双方素昧平生,但对方是自己的老乡,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他买了我的票,我也能安心回家,既没有浪费票钱,又帮了老乡,挺开心的。”退票须提前6个小时昨前两天,本报“春运换票台”也陆续接到一些旅客打来电话反映,到火车站退票时才得知,车站要提前6个小时受理退票业务。陈先生在一天中午11点左右买到一张16点33分宁波到杭州的火车票。因为临时有事,陈先生当天下午3点到退票窗口退票,工作人员告诉他,春运期间,退票必须提前6个小时。对此,陈先生认为车站方面并没有提前告知旅客,造成了旅客的被动。昨天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铁路南站,退票窗口附近区域有武警值勤,并拉起了警戒线,无票的乘客一律不得进入该区域,记者无法看到退票窗口是否张贴有相应的告示。记者随后从窗口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每年春运期间,车站一律实行提前6个小时退票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部分旅客退票后,车站还可以将这部分的票源出售给其他需要的旅客,避免造成车票的浪费。本报也提醒那些想要转让或者调换车票的旅客,通过本报平台发布信息的同时,应留下足够的退票时间。昨天,记者在车站退票区看到,不少没有买到票的人在那里等候退票,持票人将票原价转让给那些需要的人。经过5天的登记,昨天给本报“春运换票台”打电话要求换票和转票的人数比前两天有所减少。在想要换票的人中,记者发现有不少人买的是到较近车站的票,想要换同一天同一班次到较远车站的车票。事实上,实现如此换票的成功率不会很高,建议这部分旅客可以先上车后再补票或在出站口补票。(文章来源:宁波网)(3)两篇报道的新闻针对性分析:①第一篇报道来源于新华网,该报道的主要目的十分明确,是将“铁路春运期间退票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这样的消息以最清晰明白的方式传达出去。在写作手法上,该报道中规中矩,是规范的消息。②第二篇报道来源于宁波网,该报道结合两名旅客的故事,将“铁路春运期间退票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的信息同时传达出来。显然,第二篇报道的信息性质不像第一篇那样明确,但是故事性相对要强。③就标题而言,第二篇文章标题尚欠推敲,“春运期间退票须提前6个小时”有歧义,提前6个小时”不知是以哪个时间点计算。而第一篇“不得晚于开车前6小时”显然意思指向要明确的多。
判断题 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半个世纪兴盛不衰与西方新闻界相比,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通讯显得十分突出。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人物通讯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从延安时期开始,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就十分重视这种报道形式。《解放日报》经常通过宣传军队和群众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来推动抗日战争的开展。我国新闻业的历史经验证明,用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各个时期的英雄和先进人物,曾有过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几十年来我们在媒体上推出的一系列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以他们的模范事迹、时代精神和民族美德,鼓舞、教育了几代人,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例如20世纪60年代初关于雷锋的报道,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在社会生活中迅速传扬,净化了社会风气,培育了一代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20世纪80年代,关于残疾青年张海迪的报道,既写了她身残志坚、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事迹,又写了她不甘毁灭、顽强不屈实现个人理想的强者精神。20世纪90年代关于山东援藏干部、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事迹的报道,将他的奉献精神、党性原则和对藏族百姓的赤子情怀——展现出来。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用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我们时代的英雄和先进人物,以他们的模范事迹和时代精神鼓舞和教育群众仍然是新闻界的重大任务。(2)人物通讯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变,随之而来的是国民思想所发生的民主变革。30多年来中国社会舆情的变化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①报道对象的变化在采写人物通讯时,选择哪些人物,采集什么事迹,弘扬什么主题,在这些看似纯业务性选择的后面,常常负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印迹。80年代中期之前,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基本是两类——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负面人物的报道极少,普通老百姓则基本上被排除在通讯的选题之外。这本身给社会造成一个比较片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环境,也造成了比较片面的舆论导向:只有英雄模范才有新闻价值,而普通人是微不足道的。报道对象的片面和雷同,不利于民主社会的建设,也不利于人们客观地认识社会和把握自己。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才从单纯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群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普通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为报道对象的平民化人物通讯登堂入室。继而,以揭露批判的对象——党和政府官员中的腐败分子、社会各色犯罪分子为报道对象的人物通讯也占有了一定的份额。这样,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逐渐显示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②报道理念的变化在人物通讯的演变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报道理念,即: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些或优秀的、或平凡的、或值得怜悯的、或应当谴责的人物。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的变化,那就是:向人的回归。具体说来,在报道先进模范人物时,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经历了由神到人的转变,逐步摆脱了一度形成的“神化”先进人物的报道理念和采写模式。有些人物被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家庭生活,没有个人追求,心中只有社会理想的“神”。这种被“神化”的先进人物,脱离了正常人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失去了作为“个人”的光彩,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易使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因而也就减弱了其作为先进典型的社会示范作用。在揭露反面人物的通讯中,也同样经历了由“鬼”到人的报道理念的转变。反面人物包括腐败、堕落的贪官、行凶杀人的罪犯等,这些人在人物通讯中曾一度被脸谱化,叩“魔鬼化”。90年代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加大以后,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对反面人物的报道数量增加,同时也逐步扭转了把人“魔鬼”化的理念,而把他们当做犯错误的人、犯罪的人看待。如,对1999年北京发生的特大杀人案的凶手赵连荣,除报道了他连杀八位打工女青年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外,也述说了他临刑前对受害者的忏悔,对妻子、儿子的负罪心情和对人生的眷恋。总之,从人的视角去看待先进模范人物,也从人的视角去看待普通人或反面人物,显示每位人物的个性和人生曲线,才能使人物真实可信。
判断题 分析说明版面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操作程序。(1)进行前期版面策划,确定编排思想版面前期策划形成了版面编排思想,但在开始编版前,编辑还要认真通读该版的所有稿件,通过比较和思考,发现这些稿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秩序,对如何将这些稿件编排到版面上加以更细致的考虑。后期的这项工作中,编辑思想得到进一步明确,或者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编辑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①确定版面上的头条和重点稿件;②考虑稿件和广告的关系处理;③考虑稿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④考虑版面引导作用、表情作用的发挥。⑤考虑读者的读报心理和习惯。(2)把握版面信息量与用稿量一个版面所包含的读者欲知而未知的内容的多少构成版面的信息量。如果一个版面上读者急切需要知道的东西越多,这个版面的信息量也就越大。版面上采用的稿件有多少是版面的用稿量。用稿量大,是版面上登的稿件条数多,但不一定等于信息量大。一个好的报纸版面,应该尽力做到用稿量与信息量成正比。即用稿量大,信息量也随之加大。版面的用稿量是有定数的,信息量却是无定数的,目前还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给报纸的信息量做“量”的规定和检查。需要强调的是,在把握用稿量时,还要注意稿件品种的多样化。(3)配置稿件在确定版面编排思想之后,稿件配置是版面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稿件配置,才能使版面内容分类组合,形成相对独立的部分,实现版面编排思想。配置稿件的具体办法包括稿件的组合和稿件的发展两类。稿件组合是将若干条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共同特点的稿件组织为一个稿群,使之成为版面上相对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稿件组合的主要方法有同题组合、专栏组合、集中编排。稿件发展是对已有的稿件做资料、观点或最新信息的补充。稿件发展的主要方式有:配评论、加按语、配资料、配新闻。(4)编写导读有些重要稿件根据其传播价值本应放在头版或首页,但因为篇幅太长,如果全文刊登会影响头版与首页其他稿件的处理,减少版面上的信息量,这就需要以导读的形式处理。导读分为标题式、提要式和海报式廿类,并且可以灵活地组合运用。(5)准确计算稿件篇幅文字稿件以基本栏为计算单位。图片以对角线方法放大缩小,拆算成栏宽、行高。标题换算成相当于正文文字的篇幅,标题的篇幅除了要算进标题字符所占的面积外,还要注意留白。另外,标题的长度应尽量采用基本栏的整倍数,所以在计算篇幅时要以标题所占的总栏宽多于标题实际需要的长度为准,总行数也以略多于标题实际需要的行数为妥,这样才能在标题与正文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6)画版样先确定头条、图片、专栏、刊头的位置,一般是先占领版面的四角与周边地带,然后设计标题与正文排列。要注意正确使用画版符号。版样通常画在报社特制的版样纸上,这些版样纸已经标明了基本栏和行数。在版样上,标题的面积要留准确,并写出标题全文或标题中的关键词;照片说明的位置要准确标出,并注明“文字说明”;围框或加线的稿件,框、线都要画出来,并注明其种类和型号。画版样一般先画版面大致轮廓,再仔细加工,直到准确无误。最后定稿的版样应该每一细节都准确、清楚。(7)对版面上的误差进行处理处理版面容量与稿件篇幅的误差的方法有:加减稿件、补充或压缩稿件、加大或缩小标题、合并或增加自然段、加减空白、改变字距、标点。处理正文的转接的方法有:①转版要注明文章下转何版、上接何版,转版的部分另加标题;②同版转文不可逆转,转文不应高于标题,或低于前文结束处,不应“跳栏”;③同一基本栏中如转入两段无题文字,应加线隔开。(8)看大样版面排好后印出的样张称为大样。编辑应认真检查,特别是标题、图片和版面设计。大样改正后的样张为清样,经有关负责人审查签字后即付印。版面编辑看大样,着重要检查以下几方面:①标题是否与正文相符,大小、位置、字体字号等是否合适。各版的标题是否有相互重复或矛盾的地方。②图片与说明是否相符,画面是否完整,大小是否合适,有无颠倒。④版面层次是否清楚,转文、空白、线条、底纹等是否合适。④文章转版是否正确,稿件文字是否正确。
判断题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作品报道事实所达到的与实施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它的基本要求是,据实报道,如实报道。在新闻写作中,任何虚假都是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因而是应当严加拒绝的。
判断题 “漏斗效应”相当一部分成功的传递是通过同一些“明星人物”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