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隐性采访及适应的范围。 260
(1)隐性采访的定义及分类: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今天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在今天,隐性采访已被新闻界看作记者深入采访的一种标志。
隐性采访一般可细分为体验式采访和伪装式采访两大类。
①体验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指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获取与关信息的采访方式。例如记者以普通购药者的身份,到药店了解处方药物的销售流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这就是记者作为社会普通一员进行的体验式采访。
②伪装式采访
伪装式采访即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例如, 在广东电白县高考作弊案中,记者就伪装为愿意高价收购高考答案的人,以接近传递答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想见,如果不使用这样一种一种伪装方式,是很难接近警惕性颇高的犯罪嫌疑人的。
(2)隐性采访的方法
①寻找线索和线人;
②在采访前确立某种假设;
③周密地考虑各种应当考虑的问题;
④确定采访对象之间的利害关系;
⑤贴身暗访;
⑥获取必要证据;
⑦隐性采访中的观察;
⑧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司法甄别。
(3)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
隐性采访确有显性采访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它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侓制约,二是道德制约。它适用的范围包括:
①为了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或不道德行为,使用显性采访的方法无法达到日的,此时记者可以考虑谨慎地使用隐性采访手段。
②为了获取一些犯罪团伙,如毒枭组织、传销组织,或犯罪活动,比如毒品交易、买卖假文凭、私刻公章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罪证,如果记者公开身份和采访目的,不仅不能采访到需要的素材,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这时,记者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判断题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1)“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2)“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3)“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4)“不盲”,指不“随声附和”夕、不“评低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方针体现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
判断题 版:报纸以页为单位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是报纸的阅读单元之一。版的主要特点是:集纳性、稳定性、独立性。
判断题 穿插式版式与排列式版式的优缺点:穿插式——优点:版面曲折变化,比较生动;也可以避免长稿臃肿;缺点:组版困难,阅读不便排列式——优点:自然、端正有序,组版阅读都方便;缺点:版面少变化,易呆板。
判断题 灰卡最不适于测纯黑色的物体。
判断题 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灌输式的硬广告
判断题 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
判断题 消息如何以短、快还应时效?1)一事一报,以短求时效2)采用连续报道,体现时效性3)快中求好,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