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  

提问,是记者运用对话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

一、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

1.记者的采访活动有着强烈的目的性,每次都有所不同,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2.采访对象的情况极为复杂。

3.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线索,也随时可能冒出新的问题。

二、提问的类型(各自的有缺、用途)

1.开放式提问

所谓开放式提问,指所提问题比较笼统,采访对象的回答范围广泛、发挥余地较大的提问方式。

优点:采访对象可以很随意地回答,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对于记者来说,这种提问也比较省力,且问完后,有一定的喘息时间,缓和采访的气氛。

缺点:不利于挖掘关键性材料。

用途:一般主要用于访问的开头,以便形成融洽自如的采访气氛,在采访过程中也可作为一种过渡和调节的手段。

2.闭合式提问

所谓闭合式提问,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采访对象的回答范围狭小,指向性强的提问方式。

优点:比较尖锐,锋芒毕露,容易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实质性的材料,深入采访往往是要靠闭合性提问完成的。

缺点:气氛往往比较严肃、紧张,记者提这类问题较吃力,必须事先掌握大量的材料。

用途:一般适于层层追问、深入突破、证实事实等。

三、提问的方法

1.正面问。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

2.侧面探。记者不便从正面提出问题,而是从侧面入手,或者绕个弯子,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内容无关的问题,以引发采访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

3.反面激。从逆向提问,通过一定强度刺激的问题,激起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

4.设问法。记者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或者明知故问,以使采访对象放松戒备,或引发采访对象思考、回答,从而获得或证实原已初步掌握但又没有肯定的情况。 

四、始终掌握采访提问主动权

(一)明确提问目标

1.新闻文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

2.记者新闻价值观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

3.不同目标受众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

(二)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

用合适的方式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

把整个对话有效地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

(三)通过追问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五、审时度势地问出精彩问题

(一)不同采访题材所要求的不同提问方法

采访题材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提问可以使正面的、直接的,只要循序渐进、理顺逻辑即可。

采访题材不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采取旁敲侧击甚至利用采访对象谈话漏洞进行提问。

旁敲侧击

抓住采访对象谈话的漏洞

(二)针对不同阶层的采访对象的不同提问方法

1.平视强势群体:在进行采访时,记者要消除面对强势群体的紧张感,提问宜直接、切中要害,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尖锐和敏感的问题,以得到对方的尊重。

2.尊重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记者的提问应当以尊重关怀为基调,问题委婉、谦和,避免提过于尖锐和敏感的问题。

3.与一般群体的沟通:面对这些群体,记者提问宜直接明确,多用交流切磋的口吻。

六、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二)提问力求简洁明确

(三)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

(四)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

(五)避免说外行话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35

判断题 目前常见的网民与网站之间的互动手段包括:电子公告牌、电子邮件、聊天室、短信。

判断题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H”。

判断题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者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新闻媒介效果论的估计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第一阶段:40年代以前早期强效果理论,代表理论是“魔弹论”(“靶子论”)。1、认为新闻媒介具有不可抵御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新闻媒介的宣传就像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2、理论背景a、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媒介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其影响和作用既具较高期待又倍感担忧b、“魔弹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前后宣传战和宣传研究的理论化表现。正是因为战时宣传和围绕它进行的大量宣传研究“魔弹论”才得以广泛流传第二阶段:40年代末期-60年代的中期的弱效果理论,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有限效果论1、理论背景a、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影响了对媒介效果的研究b、对个人差异和社会类型的关注对新闻媒介的效果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观点认为新闻媒介所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3、代表人物约瑟夫克拉珀“最小效果论”或“无效果论”a、大众传播并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而是属于和通过中介因素的影响来起作用。b、这些中介因素向来只赋予大众传播以一种在加强现有条件中的辅助的代理者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因素。第三阶段:70年代开始的适度效果理论,英国批判学派为代表。1、理论背景70年代后西方传播学者开始修正传统的观点探讨新闻媒介与整个社会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着重研究媒介长期的、无计划的、间接的集体产生的而非个体产生的影响。2、观点a、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b、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三个角度。1、心理学角:①魔弹论②选择性理论③使用与满足模式2、社会学角度:①二级传播理论②含义论③模式示范论3、社会心理学角度:①议题设置理论②创新扩散理论

判断题 采用三角构图的形式可以产生一种稳定感。

判断题 横式结构是按照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这种结构方式比较适用报道那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的新闻事实。记者从不同的观察空间去体现主题,即以主题为圆心串联不同空间的事实,常为工作通讯、社会观察通讯所运用。

判断题 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判断题 镜头从焦距的角度上划分通常划分为:长焦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