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同,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xxx、《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xxx、副校长xxx出席了活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我们写的新闻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媒体,不仅仅风格不一样,连新闻稿中体现的活动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样。这里说的主要是校园内的通讯稿。校园内的通讯稿在报道校园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以校内的单位、个人为主角。比如一篇《传播学院第四届“传播人形象节”隆重开幕》的新闻稿中,将传播学院和福建广电集团共同作为主角,这样写起来条理性差,而且还偏向于福建广电集团,这如果是校外通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校内通稿,我们要突出的应该是传播学院,宣传我们学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见中,基本上每句话主语都是“传播学院”。
4、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5、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
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6、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平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判断题 导语的修辞技巧主要包括:(1)设问导语以提问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以提问方式写作的导语,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记者抓住要害,明确消息主体的写作方向。(2)拟人导语中将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活”起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技巧可以使导语带有感情色彩,令读者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动,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一步阅读全篇。(3)借用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来揭示新闻内涵,为导语增色。这种写法可使导语富有情趣,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下文。(4)对比在导语中,将两个极端的事物加以对照,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对比的写法,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新闻主题。(5)直呼导语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这样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一种亲切自然的交流气氛,使读者产生亲近感,从而乐于接受记者的观点或忠告。(6)排比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的一部分,形成排比式导语。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7)惊警导语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强烈唤起读者注意。这种写法可造成震动效果,造成一种紧迫感,使读者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
判断题 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新闻编辑工作要求编辑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1)新闻编辑需要有自我奉献的精神新闻编辑工作主要是一种“幕后”的工作,体现的是集体的劳动成果。编辑所担负的策划、组织报道的任务何编稿组版业务,责任重大,还经帯会面对各种分歧和矛盾,容易得罪人。从事夜班工作的编辑更加辛苦,日夜颠倒,生活不便。这些都说明,编辑人员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所以新闻编辑要热爱本职工作、甘于平凡、任劳任怨。(2)新闻编辑要严于自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搞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新闻编辑担任着“把关者的角色,担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因此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新闻工作的最高宗旨,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新闻编辑应该自觉学习和遵守这些新闻工作职业规范,遵守宪法和各项法规中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条律,遵守新闻宣传纪律,不利用职权以稿谋私,出卖版面;不偏听偏信,造谣惑众;不泄露国家机密,给人可乘之机;杜绝一切妨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得出不良内容公之于众。(3)新闻编辑要自觉维护新闻得真实性,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新闻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符合,新闻报道作为记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不能违背事实本来的面貌。每一个新闻编辑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维护新闻报道得真实性原则,严格把好每一条新闻的关,在新闻传播中不偏听偏信,力求全面公正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立场。(4)新闻编辑还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新闻传播活动越来越多地需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尤其需要他与记者、通讯员、作者以及广大受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大量的报道策划组织工作、编稿组版工作、信息反馈的接受等,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配合来完成的。因此,新闻编辑要有团队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与同事的平等相处、交流合作、虚心学习、团结互助,不能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出发,故意给他人制造困难,败坏同行声誉,更不能将他人的劳动成果窃为己有。
判断题 在专题中使用图片能够丰富专题的内容,因此,图片的使用会强化网民对新闻信息核心意义的充分注意。
判断题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277“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记者在采访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条正确的采访路线。深入实际,是指深入客观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癿实际,以及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进行的工作实际。深如群众,是指深入人民群众,特别是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一一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即群众路线在记者采访中的具体体现。这条采访路线,是由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反映和指导客观实际决定的,是我们的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需要。它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意和辩证唯物主意。
判断题 《人民日报》:(一)1948年6月,由原党的晋察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分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合并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创刊。实际上发挥党的全国性机关报作用。1949年3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先后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二)建国后,《人民日报》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开始日出对开6版,4版,后该出8版,并在各地出版航空版。这一阶段经历了由地方性报纸向全国性报纸发展的过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主要内容是:1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政策问题2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3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4发表读者来信回答1950年新闻总署划定读者对象应为干部、先进群众(三)1956年,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1)改版前:7月1日,正式改版,改版社论《致读者》1改版的原因和必要性: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等缺点,缺乏生动活泼的作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改版的目的、意见和重点:a,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b,期望读者给予帮助、批评、指示;c,重点内容: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2)改版后:1新闻报道方面,报纸新闻数量大增,经济新闻占主要地位。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广泛,提倡报道社会生活新闻,把读者需要放在首位,打破对社会主义国家只报喜不报忧的框框。2言论明显改进,题材广泛,短小生动,表现了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自由、3副刊和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编发群众来信4版面处理也十分生动活泼,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结合
判断题 倒易率:指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与光圈号码(通光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判断题 新闻标题的实题和虚题:新闻标题的实题是指叙述事实的新闻标题,着重表现具体的任务、动作和事件等。实题可以单独存在。虚题是指发表议论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虚题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实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