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每一点里的例子好好分析一下)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高校的会议,往往会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席,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如“省残联理事长陈震、副理事长李继新,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林轩春,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我校副校长游小波,学工部(处)、校团委、校办、文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书记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书记之后,按照我们平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书记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书记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希望。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6、描绘会场气氛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判断题 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判断题 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27
判断题 传播学的创始人有哪些?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和李普曼被认为是传播学的创始人,他们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的产生。(1)拉斯韦尔(1902-1977)拉斯韦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曾有位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①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②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③他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最为世人所熟知。凭借其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这一句震撼学术界的话就是:“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2)勒温(又译为卢因,1890-1947)勒温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他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1947年,勒温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这也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原因。(3)霍夫兰(1912-1961)霍夫兰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他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劝服》,前者中通过操纵变数以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性研究构成了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对传播理论的建设做出贡献;后者涉及一系列命题,引发了一系列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他的理论和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4)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拉扎斯菲尔德是奥商美籍著名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美国士兵一一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他对传播研究另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5)李普曼(1889-1974)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也是美国伟大的专栏作家,在传播史上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李普曼与拉斯韦尔是同一类的学者,而且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他的《舆论学》一书最广为人知,是新闻史上最早对舆论传播现象做出系统梳理、总结与探讨的著作。他认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如“刻板模式”),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此外,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伪环境是新闻过程中高度把关的结果。他指出,每一份报纸都是一系列把关结果的决定。
判断题 字常用字体样张及简介字体是印刷用字的式样。一般教辅图书正文常用字体有书宋、楷体、仿宋体、黑体等。常用字体简介书宋体:最重要、最典型又最常用的字体,也称老宋体、明体,由于它的应用比其他字体更为广泛,故又称为普通体,相对于黑体而言,它又称为白体字。宋体字的特点是字型方正、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使人看起来清晰爽目,久读不易疲劳,具有较好的印刷适应性,故书报刊中常用书宋体排正文。黑体:也称重体、粗体等。黑体字的特点是字形端庄、横平竖直、笔画等粗、均匀醒目。书报刊中常用黑体字作为标题字或表示正文文字的着重部分。楷体:也称正楷体、真书,笔画接近于手写体。楷体字的特点是字形规范、结构稳定、均匀柔美、雅观大方。书报刊中常用楷体字作为报刊短文、书报刊的二、****标题字或表示正文的着重部分。少年儿童读物中常用4号楷体字排正文。由于同一字号的楷体字显得比书宋体略小,因此,用楷体字作为标题字时,应选比正文大一些的字号。仿宋体:其特点是宋体结构、楷体笔法、粗细一致、清秀挺拔。书报刊中常用仿宋体作为报刊短文、序言、二、****标题字,三、四号仿宋体经常被用来排各类公文、文件。说明:1.正文一般以宋体为主,其他字体为辅一般书报刊的正文多使用5宋,为增加内容含量,我们一般使用小5宋,工具书、辞书等多使用小5宋或6宋;一般文件多使用4宋或4仿宋;通俗读物或幼儿读物也有使用4宋(或4楷)、小4宋(或小4楷)的。黑体、楷体、仿宋体等处于正文中的辅助地位。2.标题字的层次一般从大到小、从重到轻黑体等��黑字体属于重体,宋体、楷体、仿宋体等瘦细字体属于轻体。从大到小能使标题层次分明;从重到轻可使版式美观醒目。3.正文中的备注文字不宜大于正文主字如正文使用5宋,则与正文有关的备注文字(如脚注、表注、图注、表题、图题、参考文献等)就不宜再用5号字,而宜用小5号或6号字,否则,就有本末倒置之虞。
判断题 循环日报:我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1874,王韬,香港。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主办人和第一任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内容:1在业务上,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2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议论文体,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来汇编为《弢(涛,一声)园文录外编》于1883年出版,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3新闻占三分之一篇幅,以白报纸印刷,船期部分以士纸印刷,增出过时事月报,是香港最早的汉文晚刊日报。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授粉报纸,1895,康有为、梁启超,北京。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由康梁创办,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遭受守旧势力的疑谤和维新士大夫的欢迎。双月刊,木板雕印,随《京报》免费附送在京官绅。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机关报。所看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响。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除论说瓦,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内容,还有上谕等。1896年1月,强学会遭禁,《中外纪闻》一同被封。时务报:维新派上海机关报,1896,梁启超任主笔,上海1896年8月9日,由维新派官员黄遵宪带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笔,汪康年任经理。内容1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2《变法通议》自创刊起在报上连载二轮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最有影响的长篇论说。3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是梁在《时务报》上的第一篇论说。该文强调报纸对于国家“去塞求通”的重要作用。表明维新派对报刊宣传的重视。该报赢得了要求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也遭到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和嫉妒。后期,汪康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排挤出了梁启超,变成了洋务派的喉舌。知新报:维新派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1897年康光仁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澳门。由康有为和澳门巨商何廷光动议创办,康光仁实际主持,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内容:1编辑方针与《时务报》基本相同,但因澳门为清廷势力所不及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敢言《时务报》所不敢言。2戊戌政变后,歌颂为变法死难的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竭力为光绪帝和康有为辩诬,成为同封建顽固势力斗争的惟一报刊。190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
判断题 十三法则玩转网络新闻写作如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铺天盖地,但高质量的新闻并不是很多。假如一篇新闻能够引发大众及媒体争相主动去转发,那么这样的新闻无疑属于成功之作。其实编写网络新闻有很多技巧,但主要还是靠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发现,平时需多多练习。法则一新闻酝酿:写手应首先做到将用户体验深深融入到新闻稿当中。写稿之前,我们需要思考将会有哪些人群看新闻,读者想关注的内容是什么,希望读者阅稿之后会做什么,如何能赢得读者更多的转发,如何在社会化媒体上获得更多转载等等一系列问题。法则二新闻角度:对待同一件事情或人物,可以细分多视角来看,有的角度很常见,如果换一个新颖的角度,一定可以发现吸人眼球的题材。比如某企业参加展会活动,如果单写展会的动态和产品,则显得非常普通,没有亮点,但如果现场设计了干露露出场这样的事件,则这样的新闻可能就会成为焦点。法则三新闻标题:新闻的标题必须足够吸引人,要能激发读者想沿着标题进入页面的欲望。现在网络上的信息量太大,读者很难做到每篇新闻都会一一打开阅读,大多习惯都是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吸引人,正符合他的兴趣,他才会有进入详细页面阅读信息的可能。法则四新闻导语:人们阅读网络新闻通常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力图在短时间内掌握信息要点。有统计数据表明,仅阅读新闻简要内容的人往往是坚持阅读全文的人的3倍,所以导语最好能包括新闻的5W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何因、who何人),而且在全文当中最具有价值,能够引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法则五新闻主体:采用直叙、设问、描写、评论、结论、对比、引用等多种写法对导语披露的要素做进一步解释、补充与叙述,发挥与表现新闻主题。一定要做到层次清晰、点面结合,并且精选材料、语言生动,可以使用精炼的小标题,并加粗或标红;每段开始的一句话最好是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法则六新闻结语:结语不宜太长,一两句话就可以作结,下的结论与全文主题保持一致,前后呼应,争取做到经典,有高度、有深度,让人记忆深刻,能引发读者共鸣。法则七用交谈的口吻来写作,看上去比较自然,通俗易懂;通篇尽量使用简洁的词语、精炼的语句和短小的段落;全文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左右最佳,除非重磅特稿,建议不要超过1500字。法则八网络新闻可以考虑搜索的可见度:在文章中适当嵌入一些网民常搜索的热词,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网站排名优化和新闻的排名;关键词尽量在每段前半部分出现,每段的关键词必须一模一样,避免加字、减字或分开法则九文章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精美的配图、数据统计、图表等信息,以此丰富、生动化新闻内容,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就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法则十现在很多有吸引力的网络新闻,一般都不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介绍,而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内容放在前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倒金字塔式”新闻结构。法则十一普通新闻稿可以按照5W1H的结构,它由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由和如何组成。要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说明企业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哪些人参加了活动,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如何。法则十二注意的细节:杜绝任何空话套话,也不要抒发过多的个人感情,也不要随便下结论;将重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到后面。法则十三对重要的网络新闻,建议第二天重复阅读,进行修改,或者找别的同事帮忙修改,会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判断题 露布: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的,因此也被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有时候露布也被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檄文,用来炫耀自己和打击和声讨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