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简述改稿的一般程序。

新闻编辑在对一篇已经决定要采用的稿件进行修改时,一般的工作程序是:

(1)通读全文

目的在于认识原稿。这种认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穿插稿件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情况;二是发现稿件存在的问题并设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种认识是修改稿件的基础。认识越清楚,下一步修改就越顺利,质量也越有保证。不能急于求成,在未通读全文的情况下,就边看边改。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容易改得不得要领,甚至歪曲原意。对于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长稿,即使通读一遍也未必能认识,需要多通读几遍。宁可先多花一些时间,而不要匆匆动手,免得以后返工,更费时间。

(2)着手修改

即把前一步设想的方案付诸实施。但第一步的设想只能是一个大致的轮廓,不可能一一都想得很具体,因此,在着手修改时,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思考,做到字斟句酌。修改要用不同于原稿字迹颜色的墨水,如果颜色相同,则用笔要不一样。如原稿是用钢笔写的,修改则要用毛笔。一般编辑和部组负责人的修改所用的笔或墨水也要有所区分,以便以后查对。

在原稿上修改,改正的字可写在行间或四周的空白处。假如原稿改动很多,或几经修改,原稿已改得比较乱,不易认辨,需要重抄。校正小样,要采用标准校对符号。符号要用引线勾画到四周较近的空白处,引线不宜交叉或重复。

(3)改后检查

稿件修改完毕,必须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检查是否有在文理上、用字用词上的错误并进行校正。这种改后检查至少要进行一次,对于重要稿件,还要再检查第二次。

整个修改过程,需要对原稿和修改后的文字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反复阅读来发现问题。阅读一般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略读,即着重注意内容,对某些细节,如用词不当、错别字、漏字、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暂不去推敲;另一种是点读,即卲逐字逐句地去进行阅读,不仅注意内容,而且不放过任何细节。

修改过程中的阅读,应该根据需要灵活地采用这两种阅读方式,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在

开始通读原稿时,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在作最后一遍的检查性阅读时,可以采用点读的方式;而在着手修改时,既要有略读,也要有点读。这样就可以发挥两种阅读方式的长处,提高修改的效率和效果。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简述阐述型社论的论述方式和写作要求。阐述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属于社论中一种常用的类型,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权威性社论。它的论述方式和写作要求如下:(1)论述方式①专题式阐述型社论阐述型社论常常采用专题论述的方式,即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某项方针政策。它在概述有关方针政策的主要内涵的同时,更要侧重于阐发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及其重要意义,或对有关方针政策执行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思想疑惑和思想倾向。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释疑解惑和说理开导,以扫除各种思想障碍或阻力。②宏观式阐述型社论一般用于论述党的纲领路线、最新精神、奋斗一「标和重大决策,面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其精神实质普遍适用于各条战线、各行各业。③系列式阐述型社论系列式阐述型社论,是围绕某项方针政策连续发表的社论,各篇之间互有联系又有各自的侧重点。④辛卜正式阐述型社论补正式阐述型社论则是针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实际情况包括出现的偏差而写的坚持正确导向的评论,目的在于纠正和防止实践中对政策的片面理解,划清是非界限,排除“左”右十扰,进而使人们加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完善贯彻执行的措施、步骤和方法。(2)写作要求写作阐述型社论,往往易于出现空洞说教、照搬文件、发号施令的情况,不能透彻地解决问题。因此,下功夫精心写作出能够透彻说理的社论,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作者在提笔之前切实下功夫搞好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透彻地了解所要阐述的对象,包括它的内涵、它的精神实质、它的客观依据、它的现实意义和思想阻力,只有在弄懂弄通所要阐述的对象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发言权。至于在具体写作时,则还有必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善于交代国情,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定并执行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②立足释疑解惑,以典型事实为论据结合实际进行论证;③论述要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陷入片面性。只讲全面,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就难以解决问题;反之,侧重一点而不顾及全面,又会陷入片面性和绝对化,以至把人们的思想搞乱;④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力求在分清是与非的界限上阐明道理。为了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在说理分析时还要区分哪些是现在要做要提倡的,哪些是现在可以做但不宜提倡的,哪些是将来要做和提倡的;要严格区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和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的政策原则,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将来高级阶段的不同的政策界限,区分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和现阶段所执行的具体政策,区分对干部对党员的要求和对一般群众和读者的要求。⑤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总是相互联系的。现行政策之间有横的联系,现行政策与过去政策之间又有纵的联系。因此,在阐述某项具体政策时需要适当顾及这种联系,而不宜割断这种联系。

判断题 “众媒时代”关键是一个“众”字,它表征了传播链条的“众化”现象。“众媒时代”导致媒介平台重塑、个人崛起、传播主体扩大、信息推送能力增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将会缔造一种什么样的信息传播环境?令人不无担忧。“众媒时代”的“五众”或将来更多“众”的出现,需要理性传播,净化信息环境。“众媒时代”媒体的“表现形态众”,昭示着媒介形态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限制,满足了使用者的个性需求,人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喜欢的媒介形态。以网络媒体为例,不断衍生的新形态令人目不暇接,仅与“客”组合的形态就有博客、播客、维客、掘客、换客、印客、威客、沃客等八种。值得一提的是,媒体丰富的表现形态融入了多样的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粘附性,渗透性强,受众的卷入度高。因为媒体“表现形态众”,“人—媒”互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人们用于“拟态环境”下互动的时间常常超过了现实世界的交往。人被喻为种子,媒体被看成土壤。不言而喻,土壤的生长条件直接影响种子的孕育和生长,媒体形成众多形态是一种进步,但更需要每一种形态良性运行,适合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心发展。“众媒时代”的理性传播需要在三个层面展现:一是大众传播需要坚守主流导向,作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需要奠定主流基调,需要正义和公理,需要甄选和理性,也需要把关和引导;二是组织传播需要公允客观,扬名逐利要在规则和秩序的框架内行事,传播张弛有度,不过分渲染、不夸大其词、不贬损他人;三是个人传播需要约束和节制。“众媒时代”是个人传播释放的时代。但个人传播不能信马由缰、无拘无束,要守住底线。基于上述考虑,“众媒时代”有必要在各个层面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构建完善的传播管控体系,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增强自律意识,实现文明传播。

判断题 《常识》:《常识》是指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托马斯·潘恩的一本小册子,推动了北美独立的革命风暴。《常识》告诉北美殖民地人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北美应该独立于英国之外。潘恩在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自己。他从各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历史、经济、宗教、政治甚至地理—“上帝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设置这么远的距离,也有力地而且顺理成章地证明,英国对北美行使权力这点决不是上苍的意图。”他以铿锵有力的言辞反驳那些向英国妥协的言论。

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7日首次访美。关于中美关系问题,温总理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孔子的名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请以此为《光明日报》撰写一篇800到1000字的短评,标题自拟。示例如下:中美关系要以和为贵更要和而不同张国庆1955年4月的一天,在印尼的万隆,周恩来总理做过一次令人难忘的即席发言。面临着猜疑、谴责和会议随时可能不欢而散的局面,他上来第一句话就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并强调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一席话,不仅将敌意化为敬重和钦佩,还使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深入人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是面临着猜疑和谴责,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纽约的演讲中以充满亲和力的话语表态说:“近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方面有些分歧和摩擦。各方面对我此次美国之行颇为关注。我首先要告诉诸位,我这次是为寻求友谊与合作而来,不是来打‘贸易战’的。这一明朗的姿态让许多人放下了心里的“武装”。中美合作的前景无疑是迷人的。早在温总理访美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就指出,中国将紧随美国和德国,一跃成为本年度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并且认为中国不像其邻国日本那样,只向国外销售产品却不打算进口,中国经济相对来说要开放得多。在纽约,温家宝在讲话中证实了这种说法。他告诉人们,今后三年,中国将继续扩大进口,并暗示在总计1万亿美元的进口中,美国所占的份额一定很多。他笑着动员美国企业家要抢抓机遇,开拓中国市场,因为“我们是朋友,不是对手”。温总理提出的中美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五条原则更是彰显中国人的建设性和大气,也使得外交官和分析家们相信,温家宝的美国之行将会是一次成功的访问。在谈到互利共赢时,温家宝提出中美双方要从大处着眼,既要考虑自己利益,又要考虑对方利益。中国已经做了很多,那么美国呢?仍然还是动辄设限和制裁?还要继续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吗?球踢到太平洋对岸,接下来就看华盛顿如何表现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的诚意了。事实上,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在一个富国常被指责进行不公平贸易和关闭自身市场的时代,中国却是一个例外。美国等西方国家经常将经济让步与政治条件挂钩,而中国就没有附加这样的条件。从根本上说,中国是希望通过开放经济与其他国家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是希望共同把“蛋糕”做大、通过扩大经贸合作来化解分歧的。这一姿态所表现出的中国人的开放决心和从容气度足以令一些美国人相形见细。中国政府也很清楚,仅有和气是不一定能“生财”的。“以和为贵”,还要“和而不同”。在强调共同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同样希望美国能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并解除对中国高新技术出日的限制。一方面,我们“真诚地希望,美国有关方面把那些陈旧观念和不合时宜的做法抛到太平洋去,另一方面,我们也做好了与“陈旧观念和不合时宜的做法”打持久战的准备。17.配合以下新闻报道材料,写一篇短评,要求标题自拟,论点突出,结构合理,字数400字左右。附材料:为种龙井茶砍倒景区成林树“九溪十八涧”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新华社杭州3月11日电“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树。”清末学者俞越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然而,这幅以山、树为依托的幽静画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当地农民为了在这里种植身价不菲的“龙井茶”,竟不断砍伐景区内的林木以拓展茶园。“九溪十八涧”内的康王坞,是一条夹倚在马鞍山和大湾山之间的山坳。2004年2月末,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一小块一小块零星茶园散落在山坡之上。在景区附近居住了40多年的八旬老人吴大中告诉记者,过去这儿根本没有茶园,种茶是近十来年才出现的。那些不到半米高的茶树就是茶农近两年砍倒树木后种下的。吴大中说,两年前,他和九溪派出所的魏维友偶尔来到康王坞时,正遇上两名当地农民和一名外地雇工在砍伐一棵碗口大的桂花树,当场被魏维友阻止。然而,景区内的砍伐行为并没有停止。记者看到,几块茶园略显干燥的新土上是扦插不久的茶苗。而在茶园周围则是成堆砍枝,崎岖的山路旁留下了不少樟树、杉树、松树和冬青树的树桩。在一块不足1亩的茶园周围,有11棵大树被剥皮,3棵大树被砍倒,一些树上还留着新鲜的刀痕。魏维友告诉记者,茶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日照,为了能让茶树长得好、产茶多。茶农便砍去周围的大树,或将大树剥皮让其自行死亡。这些被剥皮和砍倒的树最大的直径有40厘米,最小的也有10多厘米。吴大中老人抚摸着一棵濒死的大树说:“这儿的树长这么大不容易,没有几十年,哪儿能长这么粗!”记者看到,许多茶园旁的树木都被砍去了枝权和树叶,只留下高高的树冠。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干,照在刚刚长出嫩芽的茶树上。西湖龙井素有“黄金芽”、“无双品”之称,它的盛名使它成为人们大力追捧的对象。杭州茶叶市场的茶商得意地说,虽然现在还没到新茶上市,但许多心急的客人己经来催,往年常常是茶还在锅里炒,客人就等在一边了。由于产量有限,产于杭州山区内的龙井便成了“稀缺商品”,近年来价格逐年攀升。早春龙井每500克一般能卖到1500元上下,如果把清明前的第一道龙井拿到杭州城里拍卖,还能卖到5000元至上万元的高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遭到砍伐的这片林区,正是盛产西湖龙井的“宝地”。根据2001年7月实施的《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九溪十八涧景区内的康王坞位于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内,从地图上看,遭砍伐的林区正位于一级保护区的中心。当地农民对这块林地的种植条件赞不绝口:这里土质好、阳光足、雨露多,种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一位村民顺口冒出一句:这个地方没多少人来,查的人少,谁也管不到。正是受西湖龙井不菲身价的吸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湖风景区内就出现了农民毁林种植“龙井茶”的现象。根据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统计,近十年来共有百余亩林地遭到蚕食。示例如下:善待环境莫让利欲熏了心近日有媒体报道,在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当地农民为在这里种植身价不菲的“龙井茶”,竟不断砍伐景区内的林木以拓展茶园。该事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多数人对这种利欲熏心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了愤慨与谴责。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转变,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的思想仍普遍存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严重。种龙井与环境孰轻孰重,想必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树木有保护地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诸多作用,但仍然有部分人为了获得暂时的收益,忽略长远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生物多样性破坏,哪一个不是我们不善待环境造成的。大自然已经给过我们太多的警告。获得经济收益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地球只有一个。而事实也证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请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毁掉人类的未来,趁一切都来得及之前,请善待我们的环境。

判断题 新闻述评:也称述评或记者述评,是新闻写作文体中的一种,边缘体裁,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

判断题 《向导》周报:《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首任主编蔡和森,继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大多参加过它的编辑工作。改报以报道国内外政治时事为主要内容。内容:①用大量事实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政治经济,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②努力进行打到封建军阀的宣传。③注意和帝国主义在华报纸和通讯社进行斗争。④与反对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动宣传进行斗争⑤大力宣传各个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影响: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成为全国普遍的政治常识,销量高达十万份,还远销一些亚欧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对之恨之入骨,进行各种迫害。国内读者赞扬向导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不足:对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强调不够,大革命后期,在陈独秀的影响下显得软弱退让。1927年7月停刊。

判断题 通讯的作用是什么?通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消息把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有价值的新闻都作了报道,保证了新闻的全面性。通讯提供更多、更详细的细节,以满足读者了解详情的要求。二、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通讯和消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消息是概括的实用性的反映,而通讯是详细的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有些审美化的反映。通讯是有文学性的,一方面具有形象性,一方面具有情感性。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感强了,感染力强了,阅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就某些题材而言,具有艺术品格的通讯要比消息更感人。三、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不适合写成消息。因为消息是以新闻事件为基本内容的,而有些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判断题 新闻采访写作对采访者(记者)心理素质有哪些要求?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①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异常;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的搜异猎奇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三、常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②用准确的语言抒情、叙事、评论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