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为什么要寻找新闻角度?什么是最佳新闻角度:(1)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①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角度选准了,入手便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②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③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竞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2)最佳新闻角度①《新闻文体与写作技巧》中最佳角度的标准a.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b.能体现事物的本质;c.有生动活泼的内容;d.有新颖巧妙的形式。②西方记者的选择标准a.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b.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c.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d.读者最关心的角度;e.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f.最有人情味的角度。③本书的概念最佳新闻角度是读者的需要,是记者表现事实的入手处。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四无”走向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传统的大众传播的组织、运作、界线和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基于媒介融合的新闻生产也正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和变化,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双重危机和一系列新的挑战。有不少学者对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及时做出了描述和归纳。蔡雯认为,当下融合新闻生产正在发生三大变化:“新闻信息源结构的改变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闻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工作流程的变化;新闻载体性能的改变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张志安认为,“区别于传统新闻报道,融合报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还有一些大同小异的观点,但都是从传统媒介与融合媒介两者比较的角度,科学地归纳和总结出了融合新闻生产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十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合理组织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最显著的变化将是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观念的持续弱化,以及关于“什么是媒体”的观念的衰退。作为美国当下流行的社会化网络站点,Facebook是新闻媒体吗?答案无论“是’’或“否”,都很难令人满意。也许到了2020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类中央级主流媒介机构依然存在,但是它们的体量、形态和机制等都将重构,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像乔治•特罗曾说过的:“美国还叫美国,但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美国了,因此,任何试图将融合新闻生产的现状和趋势加以固定的做法都注定是要失败的。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当我们说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当下的融合新闻生产正呈现出“四无”态势,即无权威、无中心、无边界、无预知后果的发展动向时,这只是一种变化中的描述和大胆的预测。一、无权威:生产者的弱化“古登堡使我们都成为读者。广播和电视使我们都成为现场的观察者。复印机使我们都成为出版者。互联网使我们都成为记者、广播人、专栏作家、评论员和批评家……”当网络媒体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生产与新闻评论的时候,权威就开始被拉下神坛。1.信息传播的门槛低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平台,只要你掌握基本的网络常识,就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媒体”,诉说自己的情感,传播自己的观点,这在传统媒介格局中是极难实现的。在几乎不需要准入门槛的网络传播中.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找到了自己的发布平台、对话人、粉丝和受众,传播的专业性变得可有可无。从杜甫很忙到“江南style”,从甄嫘体到元芳体,热得发烫的媒介景观让人目不暇接,网络上以自嘲方式集聚起来的“草根”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大众文化。2.传统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消退大众媒介“一呼百应”的“第四种力量”和神奇魅力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通过传统媒介去获取信息,他们开始远离报纸的版面、电视的频道,而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和信息。他们沉醉在自己的传播世界中.对于那些知名评论员、批评家和记者的声音置若罔闻,更别说一般小人物;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急于表达出来,没有谁是意见领袖。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胡泳在《众声喧哗》—书中指出:“由于较少受到社会习俗和制度化的政治权威的限制,互联网使得中国原本隐身的名义变得高度可见。如果说,在现实世界里,很多中国人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一部分,那么,在互联网上,他们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并且,采取着自己认为应该采取的行为。”3.受众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张扬草根的力量是强大的,数量是庞大的。“市民新闻学生长在社会的最底层,具有草根的本质和特性,不是它存心要蔑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而是它压根儿就不知道同样报道一个新闻事实还有什么权威和非权威的区别?”®在这个无权威的传播时代,融合新闻生产空间里充满了质疑、批判和交锋,甚至还充满了无所谓和谩骂。譬如,2010年震动全国的钱云会事件,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事故引起了诸多质疑甚至谩骂,众多网友从不同角度质疑公安机关、新闻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在此期间,整个网络空间各种言论相互交锋.不仅有权威机关与网民之间的言论交锋,更有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言论交锋,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的对峙。当事件终于真相大白的时候,依然有不少网民抱着“别管你说什么,反正我不相信”的无所谓态度。整个事件的过程,传统媒体的信息权威性完全失效,网络上也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舆论领袖,而传统媒介上的声音也被网民所屏蔽。他们乐于在自己的世界中,坚持以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去认识和阐述所见所闻。二、无中心:生产地点的改变网络和新媒体新闻产品的草根阶层不只是质疑和无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也质疑和无视甚至可能要动摇舆论中心,并将其边缘化;也不只是要挑战传统媒介,也许是要颠覆传统媒介。因为,他们从来都是一介非专业性的被边缘化的草根或草民。在网络传播和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介逐渐失去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垄断性优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信息传播呈现出泛中心化或无中心化,传播形态由传统的自上而下、以一对多、受众被动接受的线状的“黑洞”模式,逐渐向无明确中心的、交互的、用户主动生产和接受内容的“多向交叉”的网状模式转化。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介正在重新界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主动打破长久以来存在于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统壁垒,吸引受众参与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丹•吉尔默(DanGillmor)于2004年8月出版的著作《我们即媒体一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W>f/ieMedia:Grassroots]ournalismbythePeople,forthe认为:新闻传播已进入“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时代,只要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并拥有信息源,人人都可以当记者,而且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传统媒体。互联网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设计成无政府、无中心亦为边缘的“共产主义公社”性质的东西。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无疑是对“媒介即信息”观点的新世纪的诠释,揭示了草根博主们将会给传统新闻业带来巨大影响,开启“我们即媒体”的大幕。HenryJenkins(2003)不仅看到了“受众利用新的传播技术积极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而且发现“一种参与文化正在逐渐兴起”。过去,主流新闻媒体主导新闻生产的质量、数量和去向,如今网络传播、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变得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网络和新媒体成了新闻线索的提供者和具有民主功能的社会丑恶的监督者,成了一种实现权力监督的工具。罗德尼•金被警察殴打的图像和伊拉克美军虐囚照片等都是明证,市民和士兵手中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不只是有效地抢救了珍贵新闻,而且也成了美国政府和军队无法抵赖的证据。2010年2月23日,天涯论坛一篇帖子——《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让人眼睛一亮,被网民追捧,网友还智慧地调侃:“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其神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地迷住了我。”网络的热炒使得“犀利哥”成了2010年最为火爆的新闻人物之一,也成了广告商的追逐对象。同样的例子很多,经常有一些无名之辈因某个卖点一夜爆红,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内容因为网民的“智慧之火”而形成燎原之势,在网络中你不知道哪里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最终归宿。这种改变也许值得庆祝,因为“过去媒体的产品生产是单边的,也就是说,它仅仅依赖于媒体这一边的力量。但无论这端的力量多么强大,所提供的产品也必然是有限的,至于个性化的产品就更无法保证。只有把用户一端的力量激发出来,双边共同生产,两者之间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个性化”®。原本传统媒体是新闻的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新闻产品的质量、数量、走向和对象甚至连传播效果都是可控的.受众是传统媒体主要作用对象,而且是单向度的线性的比较被动的作用对象.但现在的情形改变了,受众也成了新闻、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公民记者、草根记者、网民、微博达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新闻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通过他所发布的信息或新闻去影响他人和社会,也影响传统媒体,只要你的声音响亮。如果说传统主流媒介的传播方式是广泛覆盖+反复传播.那么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就是精准覆盖+互动+潜移默化。也就是说,传统主流媒介的新闻产品是单一化和粗放化的,采取的是广种薄收的经营模式;网络新媒体的新闻产品是多样化和精致化的,采用的是精准推送的整合营销。在传统媒介主导的时代,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和路径是相对稳定和清晰的.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介,既是新闻的生产、发布中心.也是受众获取新闻、反馈信息的中心。如今不仅融合新闻生产和传递的“界面”变得越发复杂多样,而且市民新闻、草根新闻的生产和发布的手段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和生活化了。手机报、iPad平板电脑、电子纸、户外视频、汽车电视、IPTV,甚至不断从屏幕右下角弹出的信息窗,都可成为融合新闻发布或获取的渠道;随身携带的手机、iPad、手提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都是公众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博客等形式发布语音、文字、图片、图像信息或新闻的常用工具。在这个信息日益膨胀的年代,受众已经一跃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非常活跃的业余传播者了。三、无边界:模糊的传播范围“各位听众,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后一天,明天全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所有人都将化为宇宙中的一缕青烟。我正看着地球在我眼前土崩瓦解。超级火山扬起的火山灰首先笼罩拉斯维加斯,然后是圣路易斯,然后是芝加哥,最后华盛顿特区的灯光将会熄灭!”这是《2012世界末日》电影中的场景。但现在影片中言之凿凿的灭顶之灾没有降临地球,人类也没有因此而化为一缕青烟。不过,传统媒体世界正发生土崩瓦解的巨变,毁灭的力量并非来自超级火山,而是“无边界”的传播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域媒介了,大家都是全球媒介。原有的媒介边界已经坍塌,界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那些看起来彼此相距上万公里的媒体企业,会突然近在咫尺;那些似乎毫不相干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企业,会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突然向同一轨道靠拢,昨日的陌生人可能很快成为盟友、伙伴甚至敌人;那些本不知道广告为何物的人,可能因为微博上的百万粉丝而突然做起广告的生意和传播的买卖。在世界传播界,无边界的力量正无孔不人、攻城略地,传统媒介殚精竭虑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和专业规范,可能只是一道“马其诺防线”。无边界也意味着自由、宽松和无约束。原来地理学的触觉正在伸向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一方面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无边界,可以角色互换,可以由受众成为传播者,当然传播者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受众;另一方面媒介与媒介之间也无边界,新华社在网上办起了国家电视台,许多传统报业通过网络搞了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下最新的游戏规则。融合新闻生产所做的其实就是让不同媒介的基因序列重组,让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化配套,消除各媒介平台之间的界限,使得来自各种不同媒介的文字、语音、图片、音像信息在融合后的巨型数据库平台共建共享。四、无预知后果:失控的传播效果布热津斯基曾在1993年预言:在21世纪初,我们将面临媒介的全面失控。他认为:“电视是导致媒介失控的根源,对于世界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电视是接触社会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这方面,它正迅速地替代历来由家庭、教会和学校所起的作用。”®“如今媒介失控初见端倪,但却不是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电视媒介失控.而是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媒介面临失控。”在以网络传播为基础的融合新闻生产的新时代,“重大新闻事件大多具有突发性,是很难预知的,因此极难捕捉”。就是说,“突发性事件是转瞬即逝、永不重来的,是不可能事先守候的,因此遭遇到、捕捉到.就是最大的运气”。此外,在传统新闻报道时期.判断一则新闻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能产生什么样的传播效果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到了网络传播和融合新闻生产时期,新闻生产者根本无法预知进人传播渠道的新闻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性质和产生怎样的效果。譬如,2012年8月26日,一则本是用来反映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亲临现场了解和处理延安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图片上传到网上,可是仔细的网友看到的是车祸现场官员的“微笑”和手上的“名表”,引起了不满。于是这则新闻的主题就彻底变了,轰动一时的“表哥”最终因严重违纪被陕西省纪委撤职査办。但问题是:如果“表哥”没有“微笑”,我们还能知道多少真相?类似的无预知后果的事情发生在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身上。2012年11月16日上午10点33分,杨锦麟连发5条微博.自述在杭州萧山机场“打的被宰”的经过。微博消息传出后,杨锦麟博得了网民一面倒的同情和支持,主流舆论都强烈谴责“宰客”司机和杭州出租车管理秩序。可是就在当晚舆情突然发生变化,杨锦麟很快由“受害者”变成了众矢之的。起因是.他接到了杭州市张副市长的电话,“他对我今天的遭遇表示道歉,也希望借此机会认真整顿运管问题”。虽然杨锦麟表示.对副市长致电“真有点不知所措”,但众多网民立即倒戈.批判他利用“名人效应”,是典型的特权思想在作祟,有的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骂其“狗仗人势”“不是东西”。这种无法预知的结局,是这位资深媒体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有纯正动机和良好意向的传播行为会导致事与愿违、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媒介融合时代独有的传播特点。尽管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生产者、提供者甚至包括著名媒体人以为自己很清楚在做什么和会产生什么结果,但事件往往并不按照自己的意向向前发展,会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是因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和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性理解、判断和行动。从“犀利哥”到“名表门”,从“吸烟”到“打的”,网络上许多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打开无法预知大门的钥匙。这种“既非意图且非意料”的后果,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让一些绝顶聪明的传播创意偏离了正道,让某个单独传播行为产生了连锁性的系列后果,让各种本来互不相关的传播行为复合构成了统一的“不合人意的后果”。在网络传播和融合新闻生产的时代里,肯定会有阴谋家生存的空间,但是如果说社会上所发生的“不合人意”的事情都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结果,那么不是高抬了这些阴谋家,就是对今日语境下的传播生态现状和意外后果规律的无知。
判断题 新媒体同时包含了资本的垄断空间和另类声音的抗争空间。
判断题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素质:(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新闻工作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也是一个有风险的工作。新闻工作会造就一批而且也需要一批在社会上有名气的记者,但新闻工作也同样需要有更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无名英雄。新闻工作的这一特点,就需要任何一位立志从事新闻工作或正在新闻工作岗位上的同志十分热爱党的新闻工作,需要有一种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党和人民利益而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方针政策是搞好宣传报道的一个依据,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开展宣传工作。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但要在实践中去考察它执行的情况,而且还要从理论上去正确理解它、把握它,然后才能恰如其分地宣传它。(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新闻事业必须真实地、迅速地反映现实的变动,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始终与实际、群众保持经常的联系。在新闻工作中,和实际保持联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蜻蜓点水”,关起门来想点子,凭着经验吹路子,跑到下面找例子.这种联系只是表面上的接触,并不叫“深入”。这是新闻、评论中平庸之作的致命伤。另一种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长年累月地深入下去,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了解现实的变动,反映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创造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意见、呼声。后者才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好作风。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观,增强了对群众的感情,产生了真诚地为群众服务的愿望,说群众想说的话,与读者共悲欢哀乐、甜酸苦辣,打成一片,真正成为群众的耳目喉舌。邹韬奋以他在《生活》周刊上的小言论出名,这个小言论最大的特色就是抓住了群众当时最关心的问题,而且以最通俗的群众语言像朋友谈心那样来写作。(4)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在目前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介急需一批学者型的或称专家型的记者、编辑。这批记者、编辑应有广博的知识,又在某一专业,如金融、经济、法律、农业、体育等领域有一定的造诣,成为里手行家。尤其在报纸的深度报道、电台的新闻透视等栏目中更需要这样的学者型记者、编辑。(5)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一名编辑、记者,不仅应该精通一行,而且应该样样都能拿得起来,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包括各种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调查报告等。新闻工作的实践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一专多能的记者、编辑来。当传媒进入数字化时代,更需要有一专多能的记者编辑,而且一专多能有了新的内涵。数字化媒体是多媒体的融合。所以,一名记者不但要有采、写、编、评的能力,而且文字编写、视频、音频、照片拍摄都能拿得起,还要能出镜,在现场播报新闻。这是一种全能型的记者。数字化媒体还特别需要专家型记者。在全球化时代,在高风险社会里,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各种现象光怪陆离,让人眼花缭乱。这特别需要对此做出解读,有深刻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在数字化媒体时代,信息不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真知灼见。以上五个方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才能成为党的宣传员,人民的情报员,历史的记录员。
判断题 辨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是以受众为中心进行运作的: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中心运作的。传者为中心和受者为中心,代表了两种经济体制下的媒介运作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介以传者为中心进行运作;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则以受者为中心进行运作。随着体制的转轨,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转化实属必然。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的媒体是以传者为中心而设立的,就是“我写你看,我播你听(看)”这样一种模式。中国传媒业情况更是如此,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处于短缺经济年代,传媒业也“按计划、有比例”来设计,一个省一家日报、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即“一报两台”。一名普通群众能看到报纸、能听到广播、能看到电视已是相当奢侈了,没有任何选择,也不可能有什么挑选。在西方,受众调查也会做,但也仅仅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在西方各国,在商界包括传媒业的经销,盛行的是“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要素:产品—注重开发产品功能;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渠道—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等)促使消费增长。这种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创办的媒体不断出现。新办媒体为避开老牌媒体的锋芒,开始寻找特定受众,即媒体不是面向社会全体,而面向其中特定一部分,这就是分众。分众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年龄、职业、性别、收入、区域等),而这恰恰迎合了某些商品销售商的需要,这种分众广告更有针对性,而且价格便宜。随着新办媒体大量涌现,媒体竞争越发激烈。分众化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传播开始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移。1990年,美国的营销专家劳特鹏提出营销的4C理论,即需求(consumerwantsandneed)、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消费者需求—企业应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而非自己能制造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企业家要研究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和同类产品的市场价,而非品牌策略;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方便—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电话订货、电视购物等新的销售行为;与消费者的沟通—消费者不只是单纯的受众,本身也是新的传播者,必须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以谋求与消费者建立长久不散的关系。通过4C理论可以看到,企业整个营销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营销策略,当然也决定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理论就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主张依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确立统一的传播目标,并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作用,以达到整体传播效果。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媒体高度重视自身品牌建立,高度重视媒体自身的定位,高度重视受众调查以及与受众的互动,追随受众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判断题 革命派的办报思想:重视报纸在革命中的作用。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而办报,公开宣称自己的报纸为党报,机关报。将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党报重视舆论的制造和引导,认为报纸可以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讳言报纸的阶级性,宣扬报纸的国民性
判断题 新闻机构撤销,其原已申领的新闻记者证同时注销。
判断题 写作文案后需要进行复盘,也就是将做过的工作内容加以梳理,根据别人的反馈来总结自己工作中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