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结合实际分析当前电视新闻中大量使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

  (1)隐性采访的利

  在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过程中,隐性采访是一种频繁使用的特殊采访方法。它可以使记者获得通过正帯采访无法获得的素材,因而受到即者的青睐。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多。同时,周详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隐性采访的线索大多来自社会成员的举报,社会各阶层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形成全民参与。隐性采访也是受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 受众有较高的收受兴趣。

  (2)隐性采访的弊

  ①容易导致记者伪造身份。例如为了了解某公司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记者伪造身份,冒充无业人员前往应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这种伪造身份不同于不公开身份,不公开身份是记者以普通人身份从事某项活动,如作为乘客了解售票员的朋务态度,或作为病人查看医疗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伪造身份是把自己扮成一个特定的人员,这样往往会扰乱公共秩序。

  ②容易导致记者虚构事实。如为了测试报警系统的反应,记者假称自己在某地遭遇歹徒,观察警力的配备是否充实,反应是否敏捷,而伪造身份、虚构事实,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它本身就带有违法性。

  ③容易导致对他人的骚扰。例如调查微波炉生产厂家售后朋务的承诺能否兑现,大雨天要求厂家派员前来检修,检修人员上门后才发现自己被愚弄。还有,为了检查夜间急救的朋务质量, 拨打急救车的热线电话,以此来计算到达时间,即不考虑这样做很可能会延误对其他病人的抢救。凡此种种,都是对公共生活的侵扰,违背了关注和促进公共利益的本意。

  ④助长了受众的偷窥心理。无论是电规,还是平面媒体,隐性采访主要就是通过偷拍、偷录、偷听等手段获取社会素材。这些手段的运用,无形中构建出一个对读者、对听众仿佛无处不在的“象征性现实”,而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不实际存在的宠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多的偏离,长期地、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观。

  ⑤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隐性采访的长期广泛使用,虽然树立了一些名牌栏目和以尖锐著称的报纸,受到了民众的欢迎,提高了媒介的信誉。但也正是隐性采访构成了对媒介公信度的威胁。一方面隐性采访频频侵权。另一方面,造成了媒体的“双重标准”。媒体可以运用偷拍偷录的隐性采访方式,也可以假冒身份去欺骗被采访的人,却不允许被采访对象有欺骗行为;还有的报纸电规,对社会的偷窥行为进行批判,自己却毫不顾忌毫地使用偷拍偷录;媒介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道德审判,却从来不对自己进行道德审判。媒介的这种双重标准,引起受众的反想,大大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

⑤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隐性采访较于显性采访的一个最多的优势就是真实性更强。它所带来的那种真实感是受众无法抗拒的。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最大的优势上,隐性采访陷入了一个“怪圈”一一这样得来的材料就客观了吗?公正了吗?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间:眼见为实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副教授斯托金认为,目击者的叙述虽然比道听途说更加可信,但并不总是可靠的。在采访中,观察是一个主要方面,但感性的真实往往不能代替理性的真实。“偶一为之”或者“惊鸿一瞥”都可能使获得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如果记者再缺乏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理性分析,即使是用了隐性采访法,他所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改变摄距,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改变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判断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一般认为是唐代的邸报

判断题 邹韬奋的主要报刊思想: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展示报刊的个性或特色文风要明显畅快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判断题 试论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关系;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写作和新闻采访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即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在学习新闻写作时,强调采访决定写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①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换言之,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不能颠倒。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经过采访阶段和写作阶段,采访为写作收集事实,写作则是把采访来的事实加以表现。可见,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没有采访,也谈不上新闻写作。②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如果采访进行得不够深入广泛,那么写作必然面临“先天不足”的困境,而这种“先天不足“用新闻写作本身无法弥补。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2)新闻写作反作用于新闻采访一个记者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反过来可以指导他的采访活动,有助于增强他的采访意识与提高采访能力。因为他熟悉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判断哪些素材对新闻写作有用。因此,面对同样一个采访对象,会写的记者胸有成竹,他的提问比不会写的记者更有针对性,整个采访也将更有效率。(3)采访与写作都是记者的基本功,既不能重采访轻写作,也不能重写作轻采访。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两手兼备,而且两手都要硬。

判断题 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版面空间能够帮助编辑表现编排思想,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它还包含着多种重要的因素,编辑就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利用,传递给读者某些信号和暗示,从而实现传播的效果和目标。版面空间中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和形状。

判断题 新闻评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①媒介的需要:新闻媒介是新闻评论的物资依托,媒介的需要是这种体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②社会或受众的需要

判断题 中国互联网技术主要有网络安全技术、内容监控技术和网络行为控制技术组成。

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开头的几种方法:(一)点名论题,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二)以新闻事件由头,引出论题(三)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四)摆出靶子,进行驳论(五)用设问句直接点明论题(六)用引语、经典、故事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