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报要闻版编辑改革研究
一 要闻版是报纸登载最重要的新闻、评论以及其他稿件的版,通常指第一版。
二 要闻版改革动因:1 内部动因:新闻传播和要闻版自身的发展规律。2 外部动因:a 读者市场和新闻传播本位观的转换,改变了要闻版关注社会的视点。b 报纸扩版的浪潮迫使要闻版改革。
三 改革的措施:1 消息唱主角;2 使标题“凸”出来;3 不拘一格选头条;4 精简会议新闻或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5 坚强舆论监督,为批评性报道留出位置;6 增加图片意识,从“新闻配料”到“图文并重”;7 加大策划性新闻的数量和比重;8 专栏品牌意识与读者意识融合。(详细参看教科书)
四 传统大报要闻版改革的未来展望:
1 树立宏观编辑意识,建立宏观编辑体系:a 重视新闻日益注重报道策划的趋势,强化报纸的议题设置功能,建立以要闻版为核心的,策划性强的采编调度中心。b 改变报社部门设置与行政对口机制。
2 在市场中明确读者定位,寻找发展的平衡点,改进要闻版编辑:a 寻找农场读者群和城市读者群的平衡点;b 寻找个体受众群和集体利益代表受众群的平衡点;c 寻找男性和女性受众群的平衡点。
3 追求报纸要闻版独特的美学品格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字林沪报:上海近代有影响力的中文大报,1882,字林洋行,上海,由字林洋行1882年创刊于上海,中文商业日报,是上海有影响力的报纸。内容:1所刊新闻,最初大半译自《字林西报》,后刊出征稿启事,加强新闻报道2文艺方面,连载《野叟曝言》开中文报纸连载长篇小说之先河,并曾出版了中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出版最早的中文晚刊之一《夜报》31900年改名《同文沪报》继续出版新闻报:上海近代中文日报,与《申报》并驾齐驱的商业大报,1893,上海。1893年英商与中国商人张叙合资创办于上海的中文日报。后产权全归英商蔡尔康开福士,中国人编撰,采取低于《申报》的价格推销,为争取读者,开我国日报定期随报附送画页的先例,每月还加送总目一张,以便于读者装订,售价低、发行快、广告多。出版一年后,仅次于《申报》,20世纪后成为与《申报》相齐的上海大报。申报:近代中国最有印象的民营大报,1872,英商美查,上海,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
判断题 新闻语言的准确体现在哪些方面?新闻语言的准确,一是指叙事准确无误,所交代的新闻五要素、统计数据、人物语言以及细节都确凿无疑,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符合其原貌。二是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准确精当,没有失当之处。三是指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准确合度,分寸恰当。
判断题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新闻评论。这是一种最简短、最轻便的评论形式,通常只有二三百字,甚至只有一句话。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编者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判断题 视觉中心一般指摄影画面中主体表现的部位,既是画面构图的中心,也是表现内容的中心。摄影艺术语言不是任意编造的,它是从现实社会中来的,使人们视觉感受的反应。摄影作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艺术语言的运用。
判断题 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
判断题 什么是新闻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判断题 光圈:在镜头中用于约束光线通过的孔径光栏(阀)装置。
判断题 只要是官方微博发布的都具有权威性,因此什么时候发微博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