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件是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民族骚乱、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这一类事件是事件通讯报道的重要选题。突发性事件大多为灾难性事件,伴随着人类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坏消息”、“坏事”,对于这类事件的报道难度比较大。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多数媒体总是遵循“先简后详”的原则,先用消息抢先报道,将灾难的大致情况和损害程度抢先告诉读者,以满足读者尽快获知信息的心理需要。继而再采写详细的事件通讯,将消息中的“如何”以及“为何”要素——展开,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探索,满足老百姓详知、深知的心理需要。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判断题 为什么要重视调查核对?哪几种稿件特别需要调查核对?(1)要重视调查核对的原因调查法是新闻编辑针对新闻稿件中有关事实表述中存在的疑点,对当事人或知情者进行调查核实的一种改稿方法。有些新闻稿件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实,仅仅靠分析法和核对法还不能明确判断,比如稿件中涉及对一些现场情况的描写、对当事人的采访等,没有相关的资料能够证明其是否真实,是否准确无误,编辑就要在时间容许的情况下,针对报道中的疑点进一步进行调查。通过对事物的直接了解与再认识来检查稿件是否存在错误,不但能发现并纠正其中存在的差错,往往还能杜绝整个报道的失实。采用核对法和调查法,又可以进一步澄清或改正采用分析法所发现的疑点和破绽。(2)特别需要调查核对的稿件①反映重大新闻的稿件。如重大典型、重大成果和发明,牵连重大政策问题的稿件。这类稿件由于社会影响大,务必准确无误。②批评性稿件。这类稿件容易引起被批评者的挑剔,只要有一点内容与实情不符都可能招来官司,必须注意调查核实。③新作者的稿件。由于编辑对新作者的为人与采访写作风格不了解,加之不少新作者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不甚明确,在稿件中“犯规”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因此对他们的来稿应多加调查核实。④容易失实的作者的稿件。有些通讯员和撰稿人在采访写作中经常犯有主观猜想、以文学创作手法写稿的毛病,对这些人的稿件,编辑要格外小心谨慎。⑤积压时间过长的稿件。由于新闻是对某一时刻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现象的报道,时间变了,情况也可能随之变化,因此在发表这类稿件时,必须对事实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作出相应的修改。
判断题 选稿有哪些基本标准?选稿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标准:(1)真实准确。着是最基本的选稿标准。中外新闻观差异良多,但在对待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大多数中外新闻界人士都认为真实准确是对新闻作品最基本的要求。(2)具有新闻价值。在真实的基础上,新闻价值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选择稿件的第一步,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它所报道的事实具有某些特殊的素质,能构满足受众了解最新情况的需要。如果一条稿件不能把这些特殊素质展示出来,那么它就不具备新闻稿件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不能被新闻媒体采用。所以,新闻编辑选择稿件时,首先是以新闻价值作为衡量稿件可否采用、如何采用的标准的。分析一条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考虑五个方面: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3)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分析新闻稿件的社会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新闻报道必须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推动历史进步和人类和平的积极作用。②要将报道内容与发布新闻的时机及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考虑,要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足于全局看问题。③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④要注意新闻稿件的合理、合法,杜绝有明显危害性质的新闻。(3)要适合所在媒体的性质以及媒体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新闻编辑分析和选择新闻稿件,除了要以新闻价值标准和社会效果标准对稿件作出评判以外,还要对稿件是否适合于自己的媒体进行分析,从中挑选最能体现媒体特色的新闻稿件。
判断题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1)“上限效果”假说的含义“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以下三条论据: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换言之,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序或范围的知识。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受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2)对“上限效果”假说的评价①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②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须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③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念是很幼稚的。
判断题 新闻报道策划有哪些具体作用?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可用三个“是”、两个“标志’,、三个“有利于”作具体归纳:(1)三个“是”①是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②是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③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2)两个“标志”①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②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3)三个“有利于”①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信息资源每天如潮水般袭来,媒体的主要职能必须体现在从中选择出最有价值、最受受众欢迎的信息资源,然后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科学传播,避免优材劣用、大材小用。要达到这些效果,就必须进行新闻报道策划。②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新闻报道策划效果好坏,取决于策划者的“阅历”和丰富的生活底蕴,“好点子’、“金点子”是在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找到的,绝不会是坐在、守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拍出来的。显然,新闻报道策划对增强记者素质修养、改变记者工作作风大有好处。③有利于新闻导向正确。新闻报道承担一定的宣传任务,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决定的。中央高层领导曾反复强调:“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做到这一点,新闻报道策划是最必需的,因为新闻报道策划一般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是群策群力,是集体、团队智慧的结晶,特别是对一些题材重大、涉及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的题材,通过精心策划,事先在报道思想上取得共识,拟定切合时宜和实际的报道选题、方式和步骤,无疑会对舆论导向的正确起保证作用。
判断题 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判断题 停显液的作用是把显影液的作用停止。
判断题 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