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1)“上限效果”假说的含义

“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以下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换言之,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序或范围的知识。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受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2)对“上限效果”假说的评价

①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

②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须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

③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念是很幼稚的。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数字相机的存储卡有(CF卡)(SM卡)(XD卡)(MS卡)(MMC)卡。

判断题 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判断题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判断题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

判断题 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37

判断题 请简述全媒体背景下图片应用的变化。(1)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图片的产生发生了发化。摄影记者仍是新闻图片的主要生产者,但是角色和工作模式有转变。摄影记者转变成图文影并重的全能记者,并也开始从事图片编辑,另外专题摄影报道也是其优势。网民和手机拍客也为媒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闻图片。(2)全媒体背景下,图片运作机制发生了发化。现在的图片运作机制一般可概括为:一个中枢、一张网、两大支柱、三扇窗。①“一个中枢”,是指很多报社已经设立的图片中心或规视觉中心。②“一张网”,是指数字化图片管理系统,把图片中心的电脑同编辑记者的电脑、签约摄影师和拍客的电脑联结在一起,实现图片信息的实时有效传递。③“两大支柱”,是指既要注重专业摄影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又要注重社会摄影队伍的挖掘和培养。④“三扇窗”,是指把经过选编的新闻摄影作品通过报纸、互联网、城市街头的多型LED显示屏提供给广大受众。

判断题 试述新闻客观性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之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不改变对象自身的内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演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客观原则是新闻传播业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同步发展的产物。①在自由主义经济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方式要求新闻实现市场化运作,为满足大部分人的信息需求,必然要有客观报道的形式。②该原则的出现,也受到当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的影响。他们深信自己应当写真,在报道中侧重事实,剔除所有偏见、个人色彩和风格,去如实地报道新闻。(2)客观原则的产生与发展“还有一个哲学基础”。①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植根于人的精神交往需要和人的社会性道德意识。同时也植根于人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②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更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必然产物。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目的不是向公众提供某种必须遵循的意见,而是客观反映现实,它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3)便士报是客观原则发育的肥沃土壤。便士报中的新闻都是对事实的陈述,最终便士报取得了胜利。这不仅标志着报纸由“言论纸”过渡到了“新闻纸”,告别了政党报纸的“黑暗时代”,更意味着客观性成了新闻界人人必须遵行的法则。(4)通讯社特别是美联社的诞生与发展,是客观报道原则得以确立的重要动力。①通讯社强化了新闻的商品性。通讯社为了将自己采集的新闻供给持有不同立场、不同办报方针的报纸,只能提供客观的事实信息。②1900年美联社改组,将“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作为宗旨,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把客观性定为新闻传播原则,也标志着“客观性”作为一个重要新闻观念的问世。1923年美国《新闻规约》对客观原则的确认,是客观报道原则确立的最终标志。(5)到了20世纪30年代,客观已成为新闻界常见的说法。

判断题 投放中,短视频信息承载量丰富集中,可以与用户进行深度和互动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