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稿件修改中,订正事实要达到哪些要求?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新闻编辑在改稿时,首先对稿件中有关新闻事实的内容进行分析,看看有无需要核实和订正的地方。新闻稿件报道新闻事实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准确、科学、清楚、统一。
(1)真实
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现实方面的各种材料必须完全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编辑在选择稿件时,由于稿件数量多,工作时间紧迫,不可能对每一篇稿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因此,在修改稿件时,判断新闻内容的真实与否是首要任务。
(2)准确
构成事实成分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准确无误。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对那些越是细小的地方越要注意,比如有些不常见的地名,记者容易误听误记,如果编辑不认真把关,错误就会见诸报端,轻则贻笑大方,重则误事害民。
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述还与时间的变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事物还沿用过去的说法就不太合适。
(3)科学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新闻事实、文字表述须符合科学。
(4)清楚
对于事实的表述要让读者看得明白,不留有疑问。新闻稿件写得不清楚往往有这几力一面的原因:①名称过于简单;②缺少新闻要素;③缺少必要的背景交代;④缺少必要的细节交代,读者对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很难把握;⑤缺少必要的解释。
(5)统一
统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同一篇或同一组稿件中,关于事实的表述前后要相一致;二是新闻事实的表述方式要与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低感光度胶片灰雾度大。
判断题 新闻报道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消息报道的避免纯粹官方化作为校园新闻采写者,在做会议新闻报道时,我们的心态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能因为采写会议新闻就官方化味道十足。由于我们的工作任务本身更多侧重于学校党政新闻方面,有记者往往任何此类消息都采取单一报道方式,写出来的稿子几乎可以拿来当新华社通稿。另一方面,我们的有些记者往往在写多了形式一致的消息报道之后总会产生一种错觉,即校园记者不过如此,当个会议记录者罢了。这种情绪的产生,个人感觉最大的根源在于自我写作的千篇一律不懂创新。这一点又和第一方面要阐述的内容吻合,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不仅仅是领导开会、专家讲座、对外接见、洽谈合作等冠冕堂皇的官方化制作,我们应该更独具自我眼光,从中挖掘新意并试图改变报道思维与报道方法。二、报道内容的避免求大求全化在采写一个讲座稿子时,切勿全篇记录,不管讲座人的发言是否与主题有关,一概写进新闻中。这样的写作处理方法显然有悖消息写作要求。另外,力图做深度报道不是不被允许,而关键在于,究竟有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是事无巨细、毫无重点,更不是全程跟踪、一滴不漏,而是全方位描述、多角度思考,往往更加体现新闻策划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此类稿子的写作中一定要注重挖掘重点、突出报道,多从受众角度考虑,提供有用信息。三、报道避免过分倾向受众的哗众取宠化目标过分倾向受众,等于滑进了哗众取宠的窠臼。其实校园新闻的制作并不是一个难以从事的工作,只要受众喜欢的线索,就是我们要做的有价值的新闻。不过这里重要的还是一个度的把握,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能过分偏好而丧失新闻道德。这不仅是我们目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在今后走向社会职业的道路中,也需时刻注意,不断反省总结。四、人物通讯报道避免歌功颂德化作为校园新闻记者,写人物通讯是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可能被采访对象是我们的老师或是同学或是身边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学校领导,无论采访对象如何受记者本人尊敬,在通讯写作中都要尽量避免记者主观意愿的表露。可以采用的一种思路是,以该新闻对象为线索,主要描述该对象曾经发生过的系列事实。避免过分客套话与恭维话,严格站在客观立场进行描述,应该是人物通讯报道的基本原则。清晰思路,以具体事例论证观点,注重描写语言的通俗、生动活泼,注重特色,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是人物通讯报道操作的基本方法。
判断题 胶片保存时间长,温度高,灰雾度大。
判断题 导语的概念: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判断题 通讯选材需注意什么问题?通讯要具备说服力和吸引力,所用的材料必须充实丰满。为满足读者的特殊要求,如详细、生动等,通讯对选材的要求比较高,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要围绕主题选材,选材忌重复这三方面,(1)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由于人们更容易接受“暗示”出来的道理,记者要通过新闻事实表态、发言,被传播的这类事实就必须典型,既普遍存在而又富有个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选材的典型性含义:①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②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2)要围绕主题选材围绕着主题,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事实材料,是记者用新闻价值标准过滤事实材料的结果。选择的每一个典型事例,都是想让读者顺着这一个个事实达到记者对事实本来面目的认识,要适应读者阅读时的思维习惯。(3)选材忌重复说明同一问题、同一侧面的事例,列举一个即可,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事例最好大小搭配,各个事例之间或有差别、或有递进。
判断题 《华盛顿邮报》(TheWashingtonPost)由斯蒂尔森·哈钦斯于1877年12月6日在华盛顿创刊,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最老的报纸,具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位于美国首都,擅长报道美国国内政治动态,经常发表一些评论和分析性文章,是了解和研究美国内政外交的重要报刊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获得国际威望。1880年成为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2009年《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达58.2万份,是美国第五大受欢迎的日报。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华盛顿邮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09年关闭华盛顿之外的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三个主要分支机构。2010年8月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与音响器材大亨悉尼·哈曼签署协议,以象征性的一美元出售旗下连年亏损的杂志《新闻周刊》。
判断题 黑白胶片的主要特性是感色性感光度颗粒性反差
判断题 硬新闻与软新闻:按照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可以把新闻分成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市场行情,疾病流行,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同时还要求报道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不过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需要写出情趣。不同的新闻媒介对新闻有不同需要。一般来说,严肃的高级报纸(在中国以党报为代表)以刊登硬新闻为主;大众化通俗报纸(在中国以晚报、都市报为代表)有更多的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