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就几篇近期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特写,具体分析其写作的优劣。

(一)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一:

“沈书记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2009年12月3日下午,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回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到了最熟悉沈浩的小岗村村民当中。

在沈浩离开他热爱的小岗村近1个月的时间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已先后在安徽省多个市县做了巡回报告。

在沈浩指挥修建的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报告厅里,在沈浩曾经无数次讲话的主席台上,凤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冬梅,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沈浩四哥、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农民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等强忍着泪水,向大家讲述了沈浩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心系群众、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气氛凝重。台上、台下共同追忆着引导村民奔小康、六载离家鞠躬尽瘁的沈浩。

当沈明儒硬咽着讲述“沈浩流过三次泪”的故事时,报告厅里的小岗村村民、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的记者、工作人员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不禁潸然落泪。

周冬梅说:“在风阳,了解沈浩的人对他的共同评价是,这是一位公而忘私、对群众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激情、敢想敢干、勇于挑战的好干部。只要是对小岗发展有利的事情,无论多么难,他都要坚持干下去。”

这6年是小岗村村民收入增长最快的6年。2008年小岗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在小岗村,处处凝结着沈浩带领村“两委”班子共谋发展的激情和艰辛。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向大家讲述沈浩一天奔波三地,顶风冒雪接待三批客商,工作会一直开到晚上11点的故事。夏树在报告中讲述的一个细节,让大家对沈浩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夏树说,他曾问沈浩:“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小岗苦不苦?”沈浩当时回答:“是吃了不少苦,但看到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男人,我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人生中真正能独当一面、干点事业的时间,没有多少年。我能把自己最好的一段时光献给小岗,实实在在为农民干事,我觉得值!’听到夏树的讲述,在场的人们无不由衷地对沈浩高尚的精神境界肃然起敬。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我这个当年连杀头、坐牢都不怕的人,却在2006年的秋天,真的‘怕’了一回。怕啥呢?怕沈浩走。当时沈浩在小岗3年快到期,就要回城了。我们急得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凑在一起合计,说什么也要把沈浩留下来!我们写报告为留沈浩又按了一次红手印。”

“2009年9月24日,我们又按下了186个红手印,想要再次留住这位好干部。可是万万没有想到,1个多月后,沈浩永远留在了我们小岗村。11月8日,我们小岗人,用最隆重的方式,把沈浩的骨灰接回了村里。那天,在沈浩的墓前,我大哭了一场。”这位70多岁的老人声泪俱下地说。

1个多小时的报告会结束了,小岗村村民杜永兰哭得鼻子、眼睛通红,她走出报告厅时,泣不成声地告诉记者:“我嫁到小岗村几十年了,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书记!他从来没有瞧不起我们,我们有难事,他总是帮助我们,从来没有觉得我们给他添麻烦。他节假日也不休息,基本都在村子里,我们好感激他,也好想他啊!”

沈浩的房东马家献也来听报告,她几次落泪,难掩心中的悲伤:“我总是觉得沈书记没有走,他还会回来的。今天听到大家讲沈书记的故事,我心里很难过。沈书记确实走了,但他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站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前,一幢幢白墙红顶的村民小楼,平坦宽敞的友谊大道尽收眼底。路灯亮了,自来水通了,文化广场建好了,新的居民小区入住了,18公里的小岗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了……沈浩为小岗人民勾画的一幅新农村美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沈浩就在这幅凝聚着他生命火花的美景中。沈浩没有走,他永远都在小岗村。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闻特写二:

奥运前夕街头的外国游客:北京真的“很特别”

在后海拉黄包车的李师傅最近心情很好,因为奥运近了,外国游客越来越多,生意好得没话说。北京的胡同里,大街上,成群结队的外国游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城市。

中国的小吃非常香

西单明珠旁的小吃街上,来自芬兰的女孩安娜利左手一串金黄的烤玉米,右手一串油汪汪的烤鱿鱼吃得正香,一边吃一边还不忘让同伴给自己拍个照,“这个很香,”她挥挥手中的玉米,“可是这串味道有点奇怪。”她说的是沾满作料的鱿鱼须。

中国的特色小吃是外国游客的兴趣点之一,“老北京的豆汁儿等特色小吃、四合院里的一些特色菜他们都会去尝尝。”李师傅很了解。

在江苏南京居住的美籍教师罗伯特是中国菜的热衷者,他来北京1个月了,几乎尝遍了北京的小吃,“豆汁儿的味道很奇特,我只喝过一次;北京老豆腐挺不错,不过我在不同的地方吃的口味有所不同,里面加的调料也不同。”对于中国菜,他如数家珍,“中国菜比美国菜要复杂多了,”他表示,中国菜会将很多调料放在一起,很复杂,但是很好吃。罗伯特表示,在所有的中国菜中,他最喜欢宫保鸡丁,“酱特别香甜。”

然而,大部分初来乍到的外国游客对中国菜只是好奇,虽然很喜欢,但不是特别习惯。一位来自波兰的小伙子说:“真的很特别!”他说自己尝试过麻婆豆腐,“对我而言,这个菜太辣了!”说到这,他夸张地把舌头伸出来,还用手扇了扇。

原生态活动成“最爱”

后海小道的一片居民区内,来自西班牙的游客笨拙地将毽子抛向空中,然后伸出脚想接到,不料失“脚”,她无可奈何地看着毽子落了地。在一旁观看的中年人捡起毽子,再一次给她示范。

这样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原生态活动是外国游客的“最爱”,他们在亲身体验之余,不忘举起相机留个纪念,“我们喜欢北京那些古老神秘并具有生活气息的地方。”美国人彼得说道。他虽然仅仅来到中国5个小时,但相机中的照片存得满满当当,各色中国人就是最主要的风景:什刹海上泛舟的三口之家,身着时尚服装的中国女孩,穿着绣金红肚兜的婴儿。街上随处可见一群群外国游客将镜头对准中国人。“我走到哪里都背着我的相机,北京有很多好玩的东西,错过了就遗憾了。”彼得说。在后海的一个太极拳雕像面前,他特意摆了个相同的姿势拍照。

奥运福娃是“宝贝”

北京很多平常的东西在外国游客眼中都是宝。后海路边的1栋老式平房成了热门的拍照“景点”:灰色朴实的砖瓦,斑驳的门上挂了一个蓝布门帘,窗外的竹竿上晾晒着衣物。路过的外国游客纷纷举起相机拍下这一场景,一个骑着自行车飞奔的外国青年也忍不住放慢速度仔细看上两眼。

“他们对这些有红五星、印着为人民服务的T恤和挎包都特别感兴趣,毛主席语录也是卖得比较好的物品之一。”一位店主这样介绍道。

“在我们心里,毛泽东是个英雄,所以,读一下他的语录,也是我们了解他的一个途径。”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客说。除了《毛主席语录》,他还买了一个毛主席挥手状的闹钟。

奥运纪念品也很畅销,各种质地的奥运福娃是外国游客眼中的“宝贝”,“我觉得他们很可爱,我喜欢贝贝,它看起来比较秀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闻特写三:

奥运带来公园健身热

每天清晨,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园里满是晨练的人们,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共同的爱好——健身运动让他们走到一块。

老年人激情不逊年轻人

天坛公园晨练人数很多,玩的花样也很多。抖空竹、柔力球、交谊舞、太极扇……各种各样的锻炼方法让人眼花缭乱。家住甜水园社区的任大妈天天来这锻炼,最近她玩起了柔力球。“刚练1个多月,以前和他们一起打太极。”说着,她指了指身边一群正和着音乐打太极的老人们,“我们不光打拳,还舞刀、舞剑、舞扇子。”任大妈说。谈到对于运动的热爱,她说:“我们都锻炼惯了,在家根本呆不住。我们老年人的激情绝不次于年轻人。”

八岁孩童爱足球

朝阳公园占地面积大、环境优美、娱乐健身设施完备。每天早上和傍晚,这里是人们锻炼的绝佳地点。

今年67岁的张大爷买了年票,每天都来公园打网球或羽毛球。大学时代曾是校足球队员的张大爷平时最爱看足球,他说:“十分喜欢欧洲五大联赛,欧洲杯我也看。”谈起这次北京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他兴奋地说:“小罗肯定来北京!他对中国还很有感情的!”做为一名巴西球迷,他这次看好巴西夺冠。

今年8岁的白宇超家住麦子店社区,姥姥每天早上带他来朝阳公园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白宇超说:“我喜欢踢足球,平时最爱看足球比赛,但我只看中国队的比赛。”姥姥说,宇超平时走路也边走边踢球。她从包里掏出一个旧的球说:“瞧,这就是他平时走路踢的玩意儿。”姥姥说。老人平时打太极,对武术情有独钟,“今年武术也上奥运会了,我看到有的外国人也打拳,但不如中国人打得好。”她笑着说。

减奶奶组织健身征文

在地坛公园的门球场地,一位老人正在练习门球,他是国家一级教练,每天都在这里和老伙伴们打球,他们都是东城区门球协会的会员。而减奶奶是门协的创始人,1988年4月门协成立,之后不断壮大,减奶奶说:“现在我们上岁数了,而奥运的项目竞技性比较强,老人们练习门球也算是支持奥运了。减奶奶还在组织征文《改革开放三十年——话说全民健身》。“从事门球运动20年了,最近准备写本关于全民健身的书”。

奥运将至,国家体育总局社区还精心制作了“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展国人风采”的锦旗,30余名居民代表已经将寄语亲手送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副局长叶秋利手里,激励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表达热情的方式很多,家住石佛营社区的张大妈选择了当社区志愿者,负责维护治安和咨询服务,一个早上她能帮助二三十个外地人指路。“我最喜欢中国女排,运动员很有拼劲,女排也是咱国家的强项啊。”她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闻特写四:

“的哥”的奥运时光

一整天挺忙碌

8月10日这天,首汽出租车公司的韩师傅早早把车打扫干净,赶在8时之前开到了励骏酒店门口。今天他要接阿根廷的体育部长活动一整天。上午去雍和宫,中午奥运村,下午五棵松体育场,傍晚曲棍球场,晚上五棵松中美男篮比赛现场……半夜11时半韩师傅才回家,中午只在车上将就吃了一顿盒饭。

韩师傅说,他今天的工作没完成好,心里有些内疚。原来韩师傅不认识去曲棍球比赛场的路,虽然询问了志愿者,心里仍然有些紧张,“我生怕误了他们阿根廷队的曲棍球比赛。”当时又下起大雨,还想问路的韩师傅在按下车窗时,不小心打开了部长先生身边的窗户,大雨打湿了部长的衣服。“我赶紧关车窗,本以为部长会不开心,可是他只是轻声地告诉翻译让我关车窗。”韩师傅说着憨厚地笑了。“我明天会更加努力。”韩师傅说。

有辛苦有快乐

路达公司的张玉山师傅开了19年出租车,奥运会开始的这段日子,他忙得不可开交。

近来张师傅的七成客源都是到北京来体验奥运的外地客人。有些外地客人并没有买到奥运会门票,他们就是想看看“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和故宫、天坛等名胜古迹。“咱北京现在不是新修了很多的地铁线路嘛,很方便,公交车也特便宜,我一般是把他们送到地铁站口或是公交车站,然后告诉他们怎么坐车。”张师傅说。要是遇到外宾,张师傅也不用担心沟通问题,出租车公司统一安装了GPS语音遥控系统,如果自己无法准确了解外国朋友的目的地,该系统可以将客人的语言传到公司,再由公司的语言服务人员翻译后传回来。

“现在有很多的外宾都会几句简单的汉语,他们走的时候还会说祝我发财呢。”张师傅乐呵

呵地说。有忙碌就有收获,张师傅说这个月的收入与以往比平均每天多挣100多元。

看比赛话奥运

温特莱酒店门口,贾纯成师傅刚送完一个20多岁的女孩,赶紧将收音机的声音调大些,好听清中国队比赛的情况。要师傅说他喜欢体育比赛。开车的时候就听听奥运广播,有些时候还和客人聊比赛。下班回家,贾师傅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看奥运。

和贾师傅同车倒班的刘师傅也是球迷,12日看中国队对西班牙队的男篮比赛,看到中国队起初领先的局面,刘师傅说:“要是中国队赢了,我就庆祝一下,今晚不出车了。”可比赛分数一直咬得很紧,刘师傅看得心急火燎,“差点没把我急出心脏病来”。他说。最后中国队输掉了比赛,刘师傅带着些许遗憾还是出车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分析

(1)这四篇特写都很有镜头感,例如“天坛公园晨练人数很多,玩的花样也很多。抖空竹、柔力球、交谊舞、太极扇……各种各样的锻炼方法让人眼花缭乱”描绘出了一片晨练的景象。

(2)001个多小时的报告会结束了,小岗村村民杜永兰哭得鼻子、眼睛通红,她走出报告厅时,泣不成声地告诉记者:‘我嫁到小岗村几十年了,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书记!他从来没有瞧不起我们,我们有难事,他总是帮助我们,从来没有觉得我们给他添麻烦。他节假日也不休息,基本都在村子里,我们好感激他,也好想他啊!”,这一段,截取一个典型的画面,就好像被采访者正讲述沈浩的故事,如临其境,很有现场感,人物生动形象。

(3)“什刹海上泛舟的三口之家,身着时尚服装的中国女孩,穿着绣金红肚兜的婴儿”等,以小见大,给人以很强的现场感,频繁出现的典型、新闻价值高的横断面,有较强的内在张力。

(4)“上午去雍和宫,中午奥运村,下午五棵松体育场,傍晚曲棍球场,晚上五棵松中美男篮比赛现场…….半夜11时半韩师傅才回家,中午只在车上将就吃了一顿盒饭。”这句简单的特写镜头展现出韩师傅忙碌的一整天,让读者感同身受。新闻特写四,整篇以奥运为背景,通过普通人物展现新闻价值的突出点,截取了三个普通“的哥”工作的镜头,并进行了细致的勾勒,使人物生动形象。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融合新闻教育的美国模式从时间上来说,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其传统媒体遭受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要早过世界其他地区;从强度和影响上来讲,美国也是传统媒体倒闭、裁员、减薪的重灾区。因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媒体行业就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并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的新闻传播教学改革。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新闻学院,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新闻院校之一,为世界各国新闻教育学习和效法的榜样。其创办者威廉制定了最早的《记者守则》,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条律,被称为“永不过时的《记者守则》”。®其教育秘诀是“学习新闻和广告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实践”。但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并不是美国媒介融合教育改革的率先尝试者,美国堪萨斯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早在1999年就已经启动了媒介融合教育计划,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也于2002年进行了媒介融合教学改革。事实上在2000年前后,全美大约有60%的新闻专业院系都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在2001年,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就有79%的人认为.新闻行业未来会以媒介融合作为发展方向,并认为应将媒介融合纳人到新闻传播的课程设置中去。2005年秋季学期,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的媒介融合专业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学教育的高等学府,长期以来在美国新闻专业中排名第一.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不言而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举一动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和作用。其次,中国新闻专业教育规划多是以美国模式为样板,尤其是受到了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模式的影响.不仅每年有为数众多的中国留学生前往这两所大学深造,而且这两所学校也是中国新闻学者赴美考察的重要目的地。在历史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于中国早期新闻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中国最早的两所新闻系——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和燕京大学新闻系,就是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帮扶下建立的,课程基本上也是照搬密苏里大学,双方也有交换学生和互换教师的协议。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系初创时,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不仅向燕京大学新闻系派出了教师,当时的系主任也由密苏里大学的教师担当。民国时期,许多从事新闻宣传的人也都曾在密苏里大学学习过。®2005年,在密苏里大学创办媒介融合专业前夕,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恰好在此调研,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感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改革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转向培养专家型记者的思路不太相同,它以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这种尝试显然是有前瞻性的。”®因此,密苏里大学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率先进入了国内新闻学研究者的视野并备受关注,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1.专业设置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针对本科生的教学中设置了6个平行专业方向,分别为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杂志新闻(MagazineJournalism)、图片新闻(PhotoJournalism)、印刷和数码新闻(PrintandDigitalNews)、广播电视新闻(Radio-TelevisionJournalism)、策略传播(StrategicCommunication)„六个平行专业的选择并不是从本科生人学就开始的,事实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完成一年半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自主选择六个专业方向中的一个继续深造。而前期一年多的时间主要是针对新闻学本科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新闻素养的培养。在我们所关注的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专业方向之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又分出5个平行的专业兴趣方向,分别为融合图片新闻(Conver­gencePhotoJournalism)、融合广播报道和制作(ConvergenceRadioReportingandProducing)、融合电视报道(ConvergenceTelevisionReporting)、新兴媒体(EmergingMedia)和新闻产业化(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不同的专业方向及专业方向之下的兴趣方向中均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与之相配合,以满足学生对媒体不同领域的知识需求,可见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师资力量之雄厚。2.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设有一系列的专业必修课.也就是新闻学的核心课程,其中包括新闻职业训练、美国新闻业守则、跨文化新闻、新闻报道、美国新闻史、实践问题解决、传播法和重点媒介领域的毕业研讨课。学生要取得学位就必须要修满19个学分的核心课程和完成3个学分的毕业设计。在6个平行专业共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各个不同的专业方向还设有自己的核心课程、专攻课程及推荐选修课。融合新闻方向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四门:电视、广播和新闻摄影基础,融合报道,融合编辑与制作,专业研讨。同时,融合新闻方向的学生还需要修满6个学分的专攻课程。专攻课程划分非常细致,包括广电新闻类专攻课程、信息制图类专攻课程、国际新闻类专攻课程、调查性报道类专攻课程、在线新闻类专攻课程、新闻摄影类专攻课程、纸质媒体设计类专攻课程、纸质媒体编辑类专攻课程、纸质媒体报道类专攻课程,以及电视新闻生产类专攻课程。每个专攻方向下设有两到多门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融合新闻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完成6个学分的推荐选修课,如:可视化传播、新闻摄影发展史、传播实践课、新闻业问题探究等。可见.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全美最优秀的新闻学府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整个新闻学院开设数十门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覆盖了广播、电视、纸媒、图片、网络等媒体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各个方面。3.师资力量在师资力量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倾向于聘请媒体中资深的新闻从业者。这些教师在媒体界都取得了社会认可的新闻专业资格,许多人还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或者美国新闻的其他奖项。在融合新闻方向,共有9位教职人员,他们全都是经验丰富的前媒体从业者。他们不一定具有博士学位,但给学生带来的知识来自亲身实践,对新闻工作的理解非常具有指导作用。他们有的曾是网站的新闻部总监,有的曾是报纸记者,有的曾是摄影记者、电视编导。新闻教学中大量来自媒体一线的专业人才的加人,使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融合新闻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媒体实践,使学生的能力培养更为符合当下媒体的实际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融合新闻教育其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媒体实战技能与经验。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一所享誉全球的新闻学院,将其称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学第一学府绝不为过。学院于1912年按照当时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的遗嘱投资200万美元创办。创立学院后,在1917年根据普利策先生的另一个遗愿,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一新闻学界最高奖项的评审与颁发机构。同时,哥伦比亚大学作为美国常青藤名校中唯一一所拥有新闻专业的院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使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成为世界公认的新闻学顶尖学府,不仅为全球各地的新闻学子们所梦寐以求,更是成为各国新闻学院学科设计、教学规划效仿的楷模。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侧重于本科生教学不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全美少有的新闻学研究生院。在学院1912年创办之初,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每年还有1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同在学院深造,到了1935年,时任院长的卡尔•阿克曼认为似乎用4年时间完成新闻报道专业知识的教学没有必要,这样的目标在10个月时间中就可以达成。因此,学院决定改革成为全美第一所新闻学研究生院,只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人才,其中研究生培养仅为10个月;博士生教育相对较长,一般为4一6年,最多可以延长至8—10年。1.专业设置在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设置上,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在提供三种不同的教学计划,分别是MS科学硕士项目(MasterofScienceProgram)、MA文学硕士项目(MasterofArtProgram)以及PhD哲学博士项目(DoctorofPhiloso-phy),分别授予硕士与博士学位。其中.科学硕士的课程设计更为强调媒介实践能力的训练,而文学硕士则更强调媒介理论的培养。学生可以在经过一年学习获取MS学位之后,再申请延长他们在新闻学院的学习时间,以获取MA学位。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大学还有数字新闻中心(TowCenterforDigitalJour­nalism),以及其他专业与新闻专业的双学位项目(Dual-DegreeProgram)等。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学中有四个方向可供选择:(1)报纸(NewsPapers)。选择报纸专业方向的学生,必须学习秋季学期常规的6个学分的“报道与写作I”和春季学期的“报纸工作室”。(2)广播电视(RadioandTelevision)。这个方向的全日制学生必须修完秋季学期的8个学分的广电方向的“报道与写作I”和春季学期的“广电业务”,还要修秋季学期的“广电新闻写作”,有些广电方向的学生也会改选春季选修课中的“广播电视管理”。学院鼓励所有广电方向的学生选修“报道与写作n”中的一门.当然须先获得指导教师的许可。(3)杂志新闻(MagazineJournalism)。杂志新闻课程通过GeorgeT.Dela-corte中心提供。因为杂志方向的学生必须上春季学期的“杂志业务”,所以不要求选修秋季的“杂志”方面的选修课。但是,要求参与春季学期的“Delacorte夜晚报告”的学习,并可以拿到半个学分。由Delacorte中心提供的杂志课程包括杂志写作、文学新闻、叙事写作和杂志生产。(4)新媒介(NewMedia)。选择新媒介方向的全日制学生必须修“报道与写作I”,秋季选修课“报道与写作II”中的“网络新闻”,还有春季学期的“新媒介工作室”。2.课程设置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之所以能以十个月的时间速成新闻记者与编辑,这与学院侧重于新闻业务训练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有直接关系。其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几乎都围绕着如何写好新闻、如何制作好新闻来展开。其中,学院特别强调新闻记者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将其作为融合报道记者的一种核心能力来重点培养。学院的学生在一年学习期间通常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和报道训练,从短篇新闻到长篇报道,甚至大论文般的新闻特写,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同时,学院还开设针对不同媒体的写作课程,如“报道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杂志写作”等,并且要求全日制学生必须参加学院的报道与写作讨论会、媒体工作室等,进行实践锻炼。另一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培养新闻从业者通过增加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实现,认为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已经不需要再学更多的新闻了,他们需要的是选择专业的方向,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其课程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能提供给学生一个用于报道这些主题的全方位菜单,并且将非新闻的专业知识同训练记者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中国传媒大学考察团在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参观后感慨:“哥伦比亚大学所追求的是纯粹的新闻专业教育,着力培养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新闻工作技能展开,专业课程划分非常细致。哥伦比亚大学关于新闻写作的选修课就包括了‘世界报道’‘移民报道’‘地区冲突报道’‘经济报道’4环境报道’‘政治报道’‘种族报道’‘特稿写作’等21门。”关于融合新闻生产方面,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数字媒体的专业方向,针对未来媒体的需求进行了课程的调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动画、视频剪辑、图像处理、网络写作等融合新闻报道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2010年初设立的数字新闻中心,也是为了适应融合新闻报道环境下对于新闻记者的全新要求。来自英国《卫报》的前数字内容总监艾米丽•贝尔(EmilyBell)担任数字新闻中心主任。3.师资力量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拥有堪称全美国最杰出的教师团体,目前任职的有40名全职教员及10名荣誉教授,其中绝大多数拥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譬如,数字新闻中心主任艾米丽•贝尔(EmilyBell)教授从1990年就开始担任财经记者;国际新闻专业教授安•库伯(AtmCooper)拥有超过25年的广播和印刷媒体的工作经验;作为小说家和专栏作家的教授海伦•本尼迪克特(HelenBenedict)不仅曾经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写过专栏,而且在1990年就开始出版自己的著作;摄影专业教师妮娜•伯曼(NinaBerman)从1988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作为一名独立摄影记者为世界各地的杂志提供图片作品。除此之外,学院的教职人员中不少还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丰富背景,譬如,商业新闻教授纳萨尔(SylviaNasar)拥有文学和经济学的学科背景,拥有德国和土耳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媒介创新研究所的马克•汉森教授拥有的是数学和统计学的专业背景;教授阿里•戈德曼(AriGoldman)不仅有《纽约时报》20年的从业经验,更是跨文化和宗教领域的专家。另外,由于哥伦比亚大学地处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各类型人才相对集中,新闻学院还聘请了123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这些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就自己的专业领域或研究领域来为学生作专题讲座,这在美国新闻院系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师资力量,而且学院对教职人员的要求也有其独特性。学院的副院长Klatell说:“在这里教书,我们不需要博士文凭。我就没有。但我们坚持教师应该有高水平的专业经验。我希望有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院对教授没有研究方面的要求,但有很严格的发表作品方面的要求。我们希望他们能定期出书,但不是关于理论的书,也不是教科书.而是关于新闻的书籍,深度的、非虚构的、需要作者本人进行大量报道的书籍。”也就是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那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学教职人员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还鼓励他们继续强化他们所擅长的新闻传播实践,而不是投身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工作中去。学校希望他们能够在教学的同时继续从事新闻生产,使之不与媒介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节,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持教学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三、融合新闻教育的改革路径与走向2010年,旨在促进新闻行业创新的“骑士基金会”(KnightFoundation)副主席艾瑞克•牛顿(EricNewton)教授在论述媒介融合语境下美国新闻教育转型中的对策时,提出了四种改革路径和发展趋势,现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论述。1.改革创新新闻与传播学院应该成为传播内容和媒介技术的革新者,要积极尝试新的叙事报道方式,向学生讲授数据可视化、网页抓取、计算新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老师甚至还应该带领学生一起开发用于新闻报道的新软件。传统的新闻学教育往往只充当媒介业界新闻改革创新的旁观者、总结者和失败时的嘲笑者,现在应该站在新闻传播改革的第一线,深入媒介领域调査研究,利用学校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知识密集的优势,主动开展各种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报道改革。2.协调沟通新闻与传播学院应该更多地与其他学院保持紧密联系,借助整个大学的知识资源,促使大学新闻教育不断地向外延伸,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健康、商业、娱乐等领域,甚至包括电脑程序等.否则传统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会不堪重负。艾瑞克•牛顿(EricNewton)建议“新闻传播学院最好与自己学校的其他院系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尽可能地运用其他院系的学科资源来充实和丰富新闻学教育。3.开放共享新闻与传播学院要积极施行开放式的、协作式的新闻传播教学方法.提倡不同的新闻传播学院之间要彼此分享教学方法、工具和实验室等,进行更多的网络教学,共享大数据、网络教学资源和研究资源。4.组织发动新闻与传播学院还要“深刻理解社区媒介生态,不仅作为社区数字新闻的提供者,而且还要发动社区中的人们参与进来”。在融合新闻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梳理出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也需要设计出一种中心明确、层层递进、以上统下、先主后次的具体路径。新闻与传播学院固然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但还要尽可能地从客观实际和教学实际出发,充分盘活和利用学校的各种现有资源(包括教师、科研、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丰富资源),最大限度开展开放式、协作式的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助,从而不仅可以迅速地将新闻传播教育不断地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有针对性地开设面向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商业、体育、娱乐等新闻报道专业领域的课程,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性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承认,完成融合新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是一项全体新闻传播学院甚至是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不是哪一家可以单独完成的。因此,需要加强同类型新闻传播学院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交流经验,共享资源,积极、主动地将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教学课件、PPT、讨论题、案例、参考资料、阅读书目等)上传到网络,不仅跨越学院、高校,而且跨越地域时空交流分享,从而共同促进新闻传播教学创新,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过去的新闻教育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将名记者的辉煌事迹作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和案例,主要培养学生个人单打独斗的能力和本领。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知悉媒介生态和走向,掌握新闻本质和价值,更好地融人社区、服务社会,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融人并参与到融合新闻生产的流程中来。只要新闻传播教育坚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媒介生态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有一天,当人们看到这些进步,也许不再将其看作是什么新的趋势,而是一种新的教育传统。

判断题 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

判断题 版面的变化以下要素构成。1.体裁的变化——多样化;2.栏的变化——基本栏、长栏与破栏交替应用;3.标题的变化;4.空间的变化;5.色彩、图片、线条、装饰等的变化。

判断题 简述通讯选材的特点。通讯对选材的要求比较高,其特点如下:(1)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选材的典型性的直接含义,即材料的代表性。“代表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是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典型事实小一定都是大的事实,有时,很小的事实也具有典型性,也会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在采集通讯素材的过程中,很多人遇到的难点是典型事例的“稀缺”。有时事例不少,但都不突出,缺乏特色;有时事实很特别但又缺乏普遍性;或者事实精彩但又与主题无关。当然,事实材料是否典型还受主题的制约,在某些主题评价标准的衡量下毫无意义的事实,在另一种评价标准的衡量下却价值倍增。(2)要围绕主题选材在确立通讯主题之后,记者就围绕着主题,寻找能够表现主题的事实材料。因此,选择通讯素材,说到底是一种思维的结果,是记者用新闻价值标准过滤事实材料的结果。通讯对素材提出这个要求表面上是个约定俗成的写作要求,其实根本原因在于:通讯要适应读者阅读时的思维状态。因为人的思维的一大弱点就是怕乱。如果通讯中的典型事例东一个西一个,使人的注意力在内视屏幕上大跨度地多次移动,造成注意力振荡,导致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读者看不明白,只好放弃阅读。一些初学者所写的通讯常常出现“两个黄鹏鸣翠柳——不知所云”和“一行白鹭上青天——越飞离题越远”的情况,正是因为所选材料与主题结合不紧或发生矛盾所致。(3)选材忌重复说明同一问题、同一侧面的事例,列举一个即可,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事例最好大小搭配,各个事例之间或有差别、或有递进。例如写一个以吃苦耐劳著称的先进人物,大可不必连续几个事例都写大致相同内容、相同情节的事例。

判断题 新闻(消息)主体的结构方式有:倒金字塔结构、纵向结构、_横向结构、点面结构。

判断题 一个成熟的IP只需要在前期包装和传播。()

判断题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老媒体指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指以电脑、手机为主要终端的互联网。新老媒体联动,形成新的舆论格局。舆论有其全新的特点:1)草根性。2)突发性。3)鲜明的指向性。4)声势壮,影响大。

判断题 产品通过品牌向消费者传递价值,消费者也通过品牌来感知产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