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州筹办,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中文版英文版每日各出一大张,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孟余兼任社长,陈启修任总编辑,林语堂等人主持编辑工作,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停刊,于1928年在上海复刊,反共拥蒋,后又迁往南京,由中央宣传部党报委员会直接管辖,在事业上发展迅速,后在长沙,重庆,昆明,成都等地办分版。抗战胜利时已建成一个庞大的《中央日报》报团,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1、通讯的语言应朴实无华:通讯再现所报道的事情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渲染和夸张。这就要求记者抓住能反映通讯主题的最感人的事物,用清新朴实、具体真切的语言将它们生动地描述出来。2、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要使通讯的语言鲜明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富有变化。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再新颖生动的语言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老是一个腔调地采用它,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味。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通讯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比喻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人物鲜明生动,通俗易懂。(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所报道的事物,使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机盎然。(3)引用诗歌、民谣阐明问题可以增强通讯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引用时一定要少而精,最好引用大家熟知的名句,使读者一看就产生亲切感,也便于理解通讯所表达的意思。3、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既能使通讯做到群众化、通俗话,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通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乡土气息。4、浓郁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通讯的语言比新闻的语言带有更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排比句,能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议论加抒情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能表达出作者的鲜明的爱憎感情。
判断题 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文章可在群发前开启原创声明功能,并设置文章类别和作者;其它公众号若想转载文章,需要联系授权写入白名单,否则文章将会以分享的形式展现。
判断题 事件通讯:顾名思义,它是以重大的或不同寻常的事件为报道内容的通讯类型。事件通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因此,事件通讯主要是报道事件,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往往有头有尾、有情节、有细节。即使篇幅短小,也要把事件说清楚,使读者读后对事件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
判断题 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
判断题 通讯是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一般而言,通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和议论色彩较浓等五大特点。
判断题 通讯的特点: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新闻的一个品种,同消息一样都是向广大读者报道事实。通讯有以下特点:1、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通讯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情况时,一般要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对一些重要的环节和情景,要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比起消息报道来,通讯报道比较详细、深入、具体。2、通讯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文体。通讯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几种。这几种表现方法可根据通讯的具体内容,灵活动用。形象化地写人记事,以情动人,是通讯表达方式的一个特点。3、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通讯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往往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通讯显得灵活、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另外,通讯和消息一样,必须具备各种基本要素。然而,通讯又不同于消息。在传播时间上,它有着比消息宽松的要求;在内容上,具有消息所难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那种简单新闻消息中所没有的背景材料。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可以成为历史的记录,它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历史,若干年后,人们重读这些通讯,可以重温当年的历史片断。
判断题 简述报纸编辑工作划分标准及主要类型。报纸编辑工作种类的划分较为复杂,划分标准不同,种类也不同。主要的划分方式有:(1)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可分为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版式编辑、新闻编辑和校对等类型。(2)按业务程序划分,可分为日班编辑、夜班编辑、内务编辑等。(3)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可分为政治编辑、文教编辑、经济编辑、体育编辑等。
判断题 风貌通讯的分类:风貌通讯的选材比较广泛。如果按内容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综合报道某个地区、某条战线的今昔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报道地方的新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是风貌通讯的重头戏。这种报道在综合性大报上尤其常见。(2)报道某地的风土人情,人的精神面貌。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迥然有别的风土人情,往往是足不出户的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3)报道历史文化遗产,以景写情,睹物思人。重游中外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地,使人领略文化韵味,聆听历史的足音,启发思绪,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