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
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在我 国广泛传播开来。建党学说中,包括了创办和利用报刊的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开展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直接需要。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这样的特点: 1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 2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 3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多数是新创办的,如《共产党》月刊、 《劳动界》等工人报刊、中俄社;也有由原有报刊经 过改革、性质发生变化的,如《新青年》 。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为以后的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是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新闻事 业,开辟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何重大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 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几乎所有报刊都有不同的变化。 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当时有三种情况:1、新旧思潮的激战;2、三大论战;3、学术、文化、 思想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三者特点性质各异,但报刊让各方发表看法,还把反映各种观 点的材料汇集起来,供读者分析。 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民国初年,应景的文字充斥报端,有见地的政论少见,到“五四” 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 阶段。 《每周评论》 《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 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 《新青年》 《随感录》 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 是一种“匕首” 、 “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 新文风的出现:白话文和标点符号 副刊的革新:四大副刊 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 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 外重大新闻。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出现比较新鲜的栏目。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 国内外消息、通讯比例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有些报纸还聘请国外兼职通 讯员,从而丰富了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 中共建党时期,党报有何特点 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贯彻党性原则, 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 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在文风上,党的报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这个特点是由中国 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需要实现“民众的大联合” ,党的 报刊不仅要报道与评论民众所关心的一切方面,而且应争取在社会各阶层中拥有自己的读 者。中共报刊的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道 路迈出了第一步。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下创建的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 它 是党和人民大众的喉舌。 是苏区人民用以巩固工农民主政权、 争取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革命胜利的锐利武器, 虽然当时它还处于初生状态, 很粗糙很不完整, 但它已经形成了一些特点,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揭开了中国新闻史的一页,具有重大意义。 (一)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3、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1) 大力发展通讯员 (2) 广泛听取读者意见,采纳读者建议 (3) 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 4、开展批评与表扬 5、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二)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共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 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 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时期,其存在时间仅有三年,又处于战争的环境中,新闻事业开创了 一个全新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开头,有些方面还显示了它的幼稚性,同时根据地新闻事业也 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分析形势、干部政策、文风) 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及其抗日宣传与斗争 (1) 上海 “孤岛” 是指1937年11月12日, 国民党军队撤离淞沪, 日军占领华界地区至1941 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地区。 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各类新闻媒 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中共以及其他爱国政治力量与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始终 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在特殊的环境中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 (2)1《译报》 、 《每日译报》 。1937年在上海租界创办,中共领导,夏衍主持。是一份纯 翻译的抗日小报, 所登新闻及言论, 全部译自英法美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出版的外文报 刊,但都进过编者的精心选择与改写,客观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无情的揭露日军的侵略 暴行, 并准确宣传了中共关于实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坚持持久抗战的主张, 深受读者欢迎。 不久被日剧取缔。 “洋旗报” ,1938年该报以英商名义发行《每日译报》 。初与《译报》内容 基本相同,后改革版面,充实内容,除刊登外报译文外,还刊登自己采编的新闻,常刊登中 共中央的文体和负责人的文章、讲话,还采用“特讯” 、 “专电”等形式报道有关共产党和八 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反映抗战前线的战况。1939年被迫停刊。 2《文汇报》 。1938年创刊于上海,创办人爱国人士严宝礼,徐铸成主笔。是爱国人士以外商名义出版的“洋旗报”之一。创刊后,义正言辞地鞭挞汉奸败类。积极宣传抗战, 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介绍八路 军、 新四军以及延安情况。 拥护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呼吁国共合作, 一致对外。 1938年被迫停刊。 3日伪一面通过上海租界当局交涉设法取缔。一面用恐怖手段迫害、摧残抗日报刊 和报人。爱国报人针锋相对,不屈不挠,坚持抗日。 《申报》 《新闻报》 《华美晚报》 《大美晚报》 《文汇报》 抗战胜利后,1945年在严宝礼的主持下恢复出版。在《复刊词》中,声称该报为无党派色彩 的纯商业性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矢志保持高尚的报格。但实际上该报在政治上倾 向国民党,常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立言记事。不久后,由于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参加编辑工 作,使报纸的政治倾向转向进步。 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被国民党政府封闭。部分 报社同仁一路辗转到香港,在各界爱国人士的帮助下,在香港复刊。香港《文汇报》 ,目前 已成为全球影响最大的海外华文媒体,在海外、香港以及内地地位非常高,以中国新闻报道 的权威著称于世,内地的政府重要通知,新闻以及海外宣传大多在上刊发。以爱国爱港为办 报宗旨,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以社会精英为读者定位的主流报纸。 解放后,上海《文汇报》也复刊。 (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复刊后其主要使命是团结知识分子, 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在贯彻“双百”方针比较积极,相继开展了尊师重道、马寅初的 新人口论等问题的讨论,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 象的报纸,不是党的机关报。总编辑是老报人徐铸成,在“大鸣大放”中,大量刊登了各种 批评意见,在文化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反右斗争中,成了被“钓”上来的大鱼,很多人被 打成右派,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文革时期,成了制造舆论的旗手。 文革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发行量达到一百七十万份,在 拨乱反正期间,宣传思想改革的方针,伤痕文学。 建国初期,新闻业务的建设 建国初期, 我国新闻业务的建设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 新闻界推出了不少有力地 建设性措施,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首先,新闻界从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 新华社开展练笔运动,旨在消灭稿件中的事实错误,文法错误和文字冗长现象 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报刊编排形式采用横排 改进报纸图片的运用。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一编辑制作了这样一个标题:《狼狗咬伤我左腿主人打断我右脚》,以对联的形式,恰当概括了这个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原因。新闻界有句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这前后两句,缺一点都不是新闻。而且这种对联形式的标题,对仗工整,拿来对应的新闻元素能够悄然地传达作者的感情立场。
判断题 新闻期刊编辑研究一新闻期刊又名“杂志”,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版式基本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期刊的特点:1有独特的出版形式;2时效性较强;3内容多样化。二期刊的传媒功能:1传播优质信息,记录人类文明;2传播思想观念,促进社会进步。3影响国家经济盛衰。三期刊的定位的重点:确定阅读对象和建立风格1读者对象:“窄播”:面向固定的受众。2风格:a发掘新品种,b在同类期刊中标新立异;c以内容和思想深度取胜四期刊内容编辑包括:1选择那些文章,2用何种结构承载这些文章1期刊最佳的结构:板块+专栏2树立精品栏目3重点选题:a要具有时代感;b要注重新闻事件的延伸和阐释;c要贴近读者需要五新闻期刊的形式设计:1注重第一印象-封面2注重目录页的编排3内文版式注重黑白统一
判断题 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判断题 谈谈你对报纸版面中出现的大标题、大图片的看法,举例说明。报纸版面中出现的大标题、大图片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弊的版面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醒目夺人。这一方式能够对视觉构成强烈的刺激,国外有学者称之为“拳击式示现”。20世纪中后期电视的出现对报纸重视图片的运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照片提供给读者的固定形象对于那些习惯了电视图像的人们来说局有强烈的吸引力,于是照片在报纸版面上多起来、大起来,并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1982年美国诞生了一家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CUSAToday),在版面上大量采用多幅的彩色照片,而且每天出版整版的彩色天气预报示意图,以一种“快餐式”报纸的活泼新颖的形象在西方报坛独树一帜。国外的一些报纸较早地采用了这种编排方式。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北京青年报》。该报将版面确定为浓重型,有些重要的正文和标题增加色块,配以底纹,形成黑白灰的强烈反差;新闻照片增多加大;稿件之间用黑粗直线分割,淘汰花边花纹。这些编排元素变革的结构,一改版面视觉形象,造就了“浓眉大眼”的独特风格,能够引起读者的无意注意和视觉兴奋。该报改为大报后,依旧保持了这种色调浓重的编排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弅也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处理不当,会带来令人压抑和呾虚张声势等负面效应。因此,对这一编排方式的使用应慎重。
判断题 编辑:编辑是指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篡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编辑一词在现代已发展为多义词,一般指专业性的工作,如出版社的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等;非出版机构中,文献资料的整理,编撰工作通报、专业刊物等,也是编辑的工作。通常编辑可分为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及电子出版物编辑等。根据1986年3月30日颁布的中国《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4种,其中的编辑为中级职务。其他国家的出版机构中,编辑人员粗分为高级编辑、文字编辑及技术编辑。
判断题 报纸版面常识?1.报纸版面上方标明版名、版序、日期、编辑姓名等内容的区域,叫报眉。2.横排报纸版面左上方报头下面刊登的稿件叫头条。3.报纸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布局。4.版面的基本功能有:导读功能、显示功能、导向功能、审美功能、标志功能。5.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6.版面空间:区域、面积、距离、形状。7.编排手段(版面要素):字符、图像、线条、色彩。8.版式按稿件配合关系可以划分为集中式、综合式、重点式。
判断题 正确的政治观点,是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要体现在各种具体问题上。在处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政治与军事等等各种关系时,既要反对脱离政治的倾向,又要防止空喊政治口号、用政治代替一切的倾向。
判断题 报纸、广播、电视的概念: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广播:以无限电波(或导线)传递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电视:以无限电波(或导线)传递声音和图象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