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延安《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停刊。该报创刊初期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评论苏德战争的爆发,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解放日报》于1942年进行改版,内容改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加强了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根据地、八路军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和文章,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和消息,他的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首先在该报发表的。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简述新闻整体真实性的三种类型:新闻的整体真实,又称总体真实,是指对复杂或具有漫长过程的事件在报道时要反映各个事实的联系与事物的全貌,揭示全部的事实真相。整体真实不再把新闻的个体真实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追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新闻整体真实的类型包括:(1)连续报道的整体真实指若干条报道准确地组合,如实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社会和自然界的许多事件都有广阔的时空延续,媒体对它们的报道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形。大事件一般都有持续的发展过程和多种因果关系,媒体需要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报道,揭示它的各方面的联系。从理论上讲,个体事实的报道只能体现局部真实,随着事件发展进行多次报道,体现的则是对整个事件或全局的真实。(2)反映事实量比的整体真实指按照不同类型的客观事实的比例,真实地报道这些事实的量比。即坏事与好事、消极现象与积极现象、成绩与挫折、优点与缺点、顺利与困难等这些对立事物在社会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有的具有普遍性,是大量的,有的不具有普遍性,是个别的、少量的。记者从事实的联系中观察、分析不同类别的事实的量比,按照不同比例再现这些事实,达到对立事物分布的整体真实。把整体真实视为选择不同类别事实比例的真实,是记者从宏观角度认识生活的重要理念。(3)反映真象与假象的整体真实指对客观事件的报道要符合该事物固有的真相,分清假象与真象,在真象事实与假象事实的联系上,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事物的假象与真象都是实际发生的,被反映后都具有表象真实。事物的真象和事物自身的本质一致,而假象则恰好与事物的本质相分离,但后者一般在新闻的持续报道中反映。误以假象为真象或误以真象为假象,都蒙蔽了事实的真相,常常造成新闻报道的整体失实。

判断题 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13

判断题 照射角度: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判断题 请简述全媒体背景下图片应用的变化。(1)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图片的产生发生了发化。摄影记者仍是新闻图片的主要生产者,但是角色和工作模式有转变。摄影记者转变成图文影并重的全能记者,并也开始从事图片编辑,另外专题摄影报道也是其优势。网民和手机拍客也为媒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闻图片。(2)全媒体背景下,图片运作机制发生了发化。现在的图片运作机制一般可概括为:一个中枢、一张网、两大支柱、三扇窗。①“一个中枢”,是指很多报社已经设立的图片中心或视觉中心。②“一张网”,是指数字化图片管理系统,把图片中心的电脑同编辑记者的电脑、签约摄影师和拍客的电脑联结在一起,实现图片信息的实时有效传递。③“两大支柱”,是指既要注重专业摄影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又要注重社会摄影队伍的挖掘和培养。④“三扇窗”,是指把经过选编的新闻摄影作品通过报纸、互联网、城市街头的大型LED显示屏提供给广大受众。

判断题 新闻法规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四种正规的途径:(1)司法控制(国家以法律来监控新闻媒介);(2)行政控制(行政部门以各种规定,税收来控制新闻媒介);(3)资本控制(大公司垄断新闻市场,使新来者难以介入);(4)媒介的自律。世界上任何国家,对新闻媒介最具威慑的社会控制是来自公众,即公众乐于还是拒绝接受媒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新闻媒介的管理采取法律形式。新闻法规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一、新闻法规:1)新闻法规是国家对新闻媒介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2)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的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形式,其特点是法院审理案件只能服从和依据《新闻法》);二是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如美国和英国);三是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是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3)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都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需要。二、为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危害国家和公众,各国的新闻法规对新闻报道和评论作了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国家安全法,诽谤法和隐私法。1、国家安全法——新闻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危害国家安全。2、关于新闻诽谤:各国涉及面最广、案情最为复杂,也是令新闻界、司法界最挠头的案件。“不准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他人”是任何国家新闻法规必备的条文。(1)、什么是诽谤?“无确凿的证据而散布对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来自美国法律研究会编辑的《法律的重述》。)(2)、诽谤的对象(一般有三种):一是个人,二是某个特定团体,三是企事业单位所生产的产品。(3)、在西方国家,诽谤罪的确认通行的标准,一般有四个条件:一是特定的对象,可以让他人确定的对象,不是泛指;二是歪曲,夸大,捏造事实;三是必须含有恶意;四是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4)、在中国,诽谤罪称作新闻侵权(又称作侵害名誉罪)。判定新闻媒介侵害名誉权的主要标准:一是看报道是否真实,二是看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5)、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主要手段:真实性。在确认诽谤罪时,新闻真实是否定诽谤罪的最有力的辩护措施。3、关于隐私权(1)、何谓隐私权?隐私权是“不被干涉的权利;免于被不正当地公开的权利……个人或组织如果愿意,可使他本人和他的财产不受公众监视的权利”(英国的《法律大辞典》)。(2)确认犯隐私罪的武器——在确认诽谤罪时,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强大的武器;但在确认隐私罪时,真实不起作用,唯一能起作用的是“新闻价值”。法院在判决时,常以传播内容是否有新闻价值作为决定性依据。

判断题 使新闻语言形象生动的办法有哪些?能让新闻语言形象生动的办法如下:(1)要尽力寻找有特色的字眼①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有表现力、有感染力的词句。②要经常注意引用采访对象那些机智的、富有特色的语言。(2)注意长短句搭配,有节奏感新闻报道的句式不能太长。太长了,像论文,可读性差,版面也不好看。最好长短句搭配,这样容易产生节奏感,产生生动的效果。(3)要多使用形象化语言有一条报道美国政府外债严重的新闻,报道中所说的具体数字一般人记不住,但是它说把这些外债都变成100元一张的美元,堆起来的高度可以超过美国最高的110层大楼,这个形象化的比喻,给人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4)注意刻画富有特色的细节仅仅在报道中讲一个出土的花瓶“美丽”,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但是若能在报道中指出“这个花瓶有一个人那么高,颜色紫里透红,晶莹透亮”,这就把花瓶的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了。(5)多用动词多用动词易给人以动感。连续使用动词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画面,产生较大的感染力。(6)交替使用修辞手法交替使用记叙、描写、议论、引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易产生生动活泼的报道效果。

判断题 连续性报道的特点及采访要求有哪些?(1)违续性报道的特点违续性报道是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收到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以形成舆论和引起读者的关注。换句话说,即对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从开始到发展、结果,从“一环扣一环”的过程报道,使信息传播得以强化,受众接触信息的心理意向得以增强,进而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及其蕴含的有意义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解,并能有效地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和强烈的社会震动。(2)违续性报道的采访要求①注意优化组合a.反对简单相加。违续性报道要求作者不要过于枝节横生、四面出击,对材料要严密取舍,不要把在性质上并无多大关系的材料统统包揽进去,这样势必会影响连续报道的整体性。b.掌握报道节奏。既然是对同一对象进行违续、追踪性的报道,那么,掌握好报道节奏的问题就很重要。c.讲究善始善终。违续性报道旨在强化新闻本身及其蕴含的社会意义,启发人们从更广、更深处去思索更多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形式的最后报道尤显重要。②注意系统思维传统思维难以摆脱平面性、单向性、静态性的缺陷,而系统思维则可使我们的思维立体化、多向性、动态化,使报道对象作为完整、清晰的模型呈现在受众面前。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把事物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局次、多变量的考察。③注注意反馈失控控制论告诉人们,信息正是通过反馈机制的运动而实现控制和操纵的。但是,反馈过程的有效实现是要有条件保证的,不然的话,若是反馈失调,反馈过程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判断题 在互联网新媒体生态环境之中,界定以下方面的角色进行互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服务提供者、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