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限效果”假说的含义
“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以下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换言之,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序或范围的知识。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受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2)对“上限效果”假说的评价
①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
②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须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
③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念是很幼稚的。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新闻敏感。
判断题 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7
判断题 机动记者是指任务不固定,往往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直接受总编辑或编辑部派遣和调动的记者。机动记者分为编内和编外两种。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分线,一般是固定跑市政、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部门。但有些突发亊件,或是没有固定分线的,或策划选题,就由机动记者去跑。
判断题 怎样进行稿件配置:A稿件的组织:a同题集中:联合编排、连续编排、对比编排、参照编排、相关编排;b组构专栏B稿件的配合:配评论、配发资料、配发图片、配发示意图表。
判断题 一篇文章选取的关键词越多,揭示文章主题就越深,可供搜索、利用的概率就越高。
判断题 如何划分网络新闻的种类:网络新闻就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根据来源,可以把网络新闻分为两种类型:复制新闻和原创新闻。(1)复制新闻①含义复制新闻,或称COPY新闻,是指从传统媒体上复制(COPY)来的新闻。②制作过程a.编辑从上网报纸的内容中寻找新闻;b.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被挑选出来;c.通常新闻不作改动,只是把长段打开,多划分几段;d.改写标题,多为实题,包含新闻基本要素,单行题;e.搜索本条新闻的相关链接,敲入与此新闻相关的关键字,搜索出相关的新闻,在发送该条新闻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它自身的“合并同类项”的归类。(2)原创新闻①含义原创新闻是指报社或者电视台等传媒机构从新闻第一现场真实采集而来报道的第一手新闻信息,并非是转载而来的新闻。原创新闻是网络新闻写作研究的对象。②类别a.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b.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c.该新闻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殊优势,制作出的适合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③重组网络资源进行改写的重要手法——“综合”法a.同类事件的综合;b.对某一时段新闻信息的综合;c.同一事件的综合。
判断题 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挑战传统新闻教育埃里克•牛顿(Newton)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进行新闻教育改革主要是为了培养符合国家新闻传播事业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也是为了清除现有新闻教育体系的弊端,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不断提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的技能。德国通讯和新媒体协会(BITK-OM)最近发布报告,全球在IT上的支出增长了5.1个百分点,达到了3.5万亿美元,其中印度(增长13.9%)、巴西(9.6%)和中国(8.9%)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在全球信息技术(IT)支出的比重,中国以9.5%的份额超过日本(8.3%),成为全球第二大IT市场,但仍然大幅落后于排名第一的美国(26.8%)。这意味着在IT产业的强力推动下,不仅媒体融合的势头将不可阻挡,而且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和分享方式也在兴起,传统的新闻传播、文化娱乐的方式将变得面目全非,新式的知识传播和新闻教育也将脱颖而出。数字化的技术使得传统新闻生产之间的壁垒在逐渐消失,不同新闻产业间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迅速变迁的传播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现有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一、集约融合式新闻生产与单一化人才培养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新闻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单一路径向髙度集约化的融合生产过渡。报纸、网络、电视等不同媒体平台之间人、财、物、信息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协同生产使得采编人员、客户、设备和新闻资源实现集约化使用,实现媒介产品的广度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达到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体化、经济规模化”。融合新闻生产者不再是按照单一路径和模式完成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他们消息灵通,知识丰富,素质全面,是技术上的多面手、思维上的整合者。就目前而言,我国新闻学教育基本延续了传统的学科门类、教育体系和媒介类型,专业设置基本按照媒体平台类型来划分。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其本科阶段的专业基本上是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进行设定的。在此基础上很多学校又细分出了播音主持专业、编导策划专业、摄影摄像专业,并且有越来越细化的趋势.如网络新闻方向、财经新闻方向、体育新闻方向、国际新闻方向等。这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培养思路不仅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媒体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甚至是针对不同的媒体工作领域培养不同的人才,明显倾向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其结果是不管哪个专业、哪个方向的学生,当他们面对融合新闻生产的工作特点和具体需求时,都有点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显得无所适从。诚然,19世纪末,新闻学进入大学课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满足印刷媒体对专业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普利策为代表的一批新闻教育倡导者,更是将新闻教育定位为一种职业教育。因此,新闻学教育自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就是说,新闻学教育要针对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具体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其教学内容要同媒介生产和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具体任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主持、编导等)紧密联系。但是,一流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反对过度应用性,反对将大学教育蜕变为职业教育,更为重视学科规律的探索和学术理论的建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也要能上升到理论。教学型高校则十分讲究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战性,主张把学术理论和教学规律具体化、对象化、方法化和可操作化,有的甚至要求教师既有媒体工作经历和职称,又有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即要求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中,针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渗透到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各个专业都期望尽可能地贴近媒体实践设置课程.按照各媒体领域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来强化对学生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譬如,为了满足印刷媒体对于采、写、编、评的客观需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几乎都是各大新闻院系的核心课程;广告学专业则开设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管理等核心课程;为了满足媒体主持人的需要,则开设类似播音发声学、录音艺术、影视表演、灯光设计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媒体岗位的职业需要,但这种专业化的教育同时也将学生框定在了一个狭小的专业技术领域之内。学者感叹:新闻传播教育“越来越技术化的专业课已经占到总学分的37.57%,甚至还有继续加大比重的倾向,使我们迷失于专业技术化而不能自拔”®。事实上,融合新闻生产所需要的恰恰是知识与技能的多样化、综合化,以及一种跨媒体的思维模式,能够跳出原本的媒介领域看到信息的多种可塑性和可能性。因此,融合新闻教育改革不应仅仅是技术上、能力上的丰富和强化,而更应是思维上、精神上的拓展与延伸。二、开放共享式新闻生产与独立化人才培养融合新闻生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当中所有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新闻生产者不仅可以向媒体资源库中不断地上传和添加新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不断地下载和调用其中的各种资源。这种高度开放、高速交换的海量信息空间,为不同媒体平台的记者与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编辑与编辑之间建立了一套数字化、大流量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的传播体系,编辑部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策划、采集、编辑、报道、反馈的各个流程中。新闻记者不再是新闻报道中独立战斗的个体,而是整个新闻生产链条中的一个活跃分子,在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在逐渐减少和稀释,高端决策、集体智慧、金点子等复杂因素随时随地介人其中。因此,在融合新闻生产语境下,媒介对新闻生产者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同样也强调记者的沟通能力,认为“沟通能力是新闻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因为新闻业原本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需要很好的表达、沟通与倾听能力,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才能完成自己的资源积累”。因此,新闻传播各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传播学、社会学、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都会涉及人际沟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新闻采访的教学过程中,更是强调采访沟通的原则,教记者应该如何与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打交道,介绍各种沟通方式和技巧。目前新闻采访教学往往强调新闻记者如何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沟通与交流,如何让被动的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说出“心里话”。这样的沟通交流训练往往强调记者的自主性,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是完全独立的,采访的过程是一对一的,记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报道思路进行提问,采访笔记也是根据自己的认识选取重点,新闻报道的撰写更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个人生产创造。因此,传统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很少有团队协作式的新闻生产训练,尤其是在以报刊印刷媒体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中,基本就不涉及团队化新闻生产的内容。而融合新闻生产恰恰就是一种团队化的新闻生产,虽然在表面上全能记者担负了所有媒体平台新闻信息的采集职能,其自主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但事实上,各个不同媒体平台对于新闻信息的采集有着各种不同的目标与标准,对于新闻素材的处理都有一个庞大的后期团队,真正成功的优秀的融合媒体并不是将全能记者的采访写作内容原原本本地直接发布出来,而是让编辑和技术人员都成为新闻信息的加工者和生产者。新闻产品不再是个人创造的作品,而是集体共同完成的产品。在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这一流水线上的所有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工权、参与权和发言权。什么可以做图片新闻,什么可以做网站专题,什么可以做深度报道、做访谈、做辩论,这些讨论会贯串始终,集体智慧在打造出更加精益求精的新闻产品的同时,也使得新闻记者不再是单线程的新闻生产者,新闻信息在从采集、加工、分流到各个媒体平台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复杂的交流环节。新闻记者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推荐者,向不同的媒体平台介绍和推荐新闻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新闻记者也可能成为新闻生产的主导者,直接指导新闻生产流程中的各环节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多形态加工处理,进行多形式的交流传播;新闻记者还可能是新闻生产中智慧和资源的贡献者,他们向编辑、技术人员提供自己掌握的材料,提供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无论如何,他们不再是独立的生产个体,因而他们需要团队意识,需要更多的团队训练,以便能够更好地融人新闻生产的团队工作中去,更好地在集体中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三、全民参与式新闻生产与专业化人才培养这是一个全民新闻生产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诞生使得信息大范围传播的门槛变低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媒体一样的公共话语权。这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中的舆论领袖、独立撰稿人、评论家、公众人物等,都可以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他们传递信息、发表观点、分享体会,甚至一呼百应直接左右舆论的走向。这使得传统媒体中新闻生产者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真正的好新闻,没有独创的新观点,那就意味着他们的声音将被淹没在网络世界的众声喧哗之中。因此,新闻生产者的专业性需求并没有因为全媒体、多技术而下降,恰恰相反,记者的专业新闻素养在全民参与的新闻生产中变得尤为重要,进而成为新闻媒体融合化发展之下的核心竞争力。密苏里大学的孙志刚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大范围地普及之前,美国报业对招聘新的记者和编辑是这样要求的:40%的新闻素养,60%的非新闻素质。而有了互联网和新媒体以后,这个比例倒过来了。现在,美国报业对新的记者编辑要求60%的新闻素质,40%的非新闻素质。因为他们意识到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可以当记者,人人可以做编辑,反而要强调新闻的一些基本性的东西。”新闻的基本素养是新闻从业者专业性的一方面,但这一点并不足以让新闻从业者应对复杂社会中的多方面问题。正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教授所言:“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做记者所接触的广博的社会现象是没有可比性的。”®因此,国内新闻传播学教育中一再强调,新闻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人才,而不是某个现实领域中的专家,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尽可能避免记者自己对问题发表意见和观点。多引用专家学者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态度,既是为了客观、平衡,也是记者自身能力不及所致。但是,当网络新媒体给予各个领域专家学者以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渠道的时候,那些缺乏见地和没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就成为“浅薄”的代名词。受众自发地向那些资深而又敢言的网络专家们聚拢.他们成为传统新闻生产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媒介融合和大数据的世界里,媒介最需要的是新闻记者的专业特性创造力、直觉和专业主义精神,因为只有这些特性才是优质新闻不断产生的源泉。因此,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新闻的专业素养教育,也应该向其他专业领域拓展和延伸,双专业甚至多专业的记者人才是融合新闻生产所迫切需要的。经济记者有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背景,法律记者深谙法律系统的运作,国际新闻记者不仅掌握语言工具而且有跨文化的研究背景。这样的专业记者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既是新闻的采集者、生产者、评论者,甚至还是舆论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