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是指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字号小于主题,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表现力一法、句子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比较自由。引题的字数不受主题限制。从简洁和美观考虑,两者的数量一般以接近为宜。
引题在消息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通讯中一般不用引题。其功能表现在: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通常情况下,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在处理与受众关系时在一些问题和一定程度上考虑并满足群众的某些信息需要
判断题 简述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1)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兴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在报业运作系统中,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和编辑报纸。可以这样概括,报纸编辑工作是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2)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①策划是指报纸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③组版是指配置各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3)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同样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只是具体对象有所限定而已。①新闻编辑的策划是指对报纸新闻版面包括新闻性专版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新闻编辑的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修改和制作新闻标题;③新闻编辑的组版是指配置新闻版的内容和设计新闻版面。
判断题 议程设置理论分析一、议程设置的演化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虽然大众传媒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可以像广大受众指明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从发展的观点看,“议程设置”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李普曼·沃尔特《舆论》一书,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把“外在的世界”形成“我们脑中的图画”的作用。此后,朗·诺顿在1958年发表文章,对确定议程的功能进行直接论述:“报纸是所在地议事日程安排的最主要的提议者,它在决定大多数人将要谈论什么”以及“大多数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1963年,科恩在《报纸与对外政策》一文中再次表明这一观点,“报业在告诉人们去想什么上往往难以奏效,但告诉人们该考虑什么什么却会惊人的成功”。虽然这时候还没有明确提出“议程设置”这一概念,但其观念已经形成。二、议程设置为什么会发生?⒈与导向需求的关系密不可分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新环境下时,也就是说处在一个认知真空中时,就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直到我们搜索并了解了这个新环境之后,这种感觉才会消失。回忆你刚刚进入大学的那一年,你可能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涯。在这种情况下,新去的人会产生一种认识当前环境的需求。大学会开设内容广泛的新生课程。出版商也不会错过挣钱的机会,他们会为游客提供指导类书籍,包含地图、饭店目录以及其他向导信息。这就是导向需求。同样,在公民领域也有许多需要指导的情境。从概念上讲,个体导向需求可以通过两个次级概念来界定:关联性与不确定性。关联性(relevance)是导向需求的初始界定条件。在许多情境中,尤其是在公共事务领域中,我们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心理方面的不适感,而且亦没有导向需求,因为我们觉得这些情境与我们个人之间没有关联。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只要个体认为某个话题具有关联性,那么,下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话题的不确定性程度(levelofuncertainty),不确定性程度是导向需求的第二个也是其后的界定条件,一般来说,个体已经获得了相关话题所有的欲知消息,他们的不确定程度更低。舆论在很长时间里都非常稳定的公共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⒉与自己的亲身经验有关大众媒介并非我们了解公共事务的唯一来源。个人经验也告诉我们许多议题,。这些个人经验包括与家庭成员、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当然,在不同的议题上,这种影响力的来源也不同。对于诸如通货膨胀这个经济议题来说,直接经验通常是主导来源,如果经济中出现了较大的通货膨胀,那么个人在日常购买行为中会发现这种情况。我们既不需要大众媒介提醒我们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大众媒介消除我们对其重要性的不确定性。相反,对于国家贸易赤字或者预算赤字等经济议题,新闻媒介可能是我们获得指导的唯一来源。除此之外,在许多其他公众议题上,尤其是外国事务方面,亲身经验及其受限,甚至根本不存在。用理论术语来说,一些议题是具体的(obtrusive),也就是说,它们不容商量的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进入我们的直接经验。其他议题是抽象的(unobtrusive),我们只在新闻中而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它们。⒊与个体差异和媒介使用有关三、议程设置的后果⒈铺垫舆论议程设置效果的显著后果之一就是视角的铺垫,从而引导公众产生关于公众人物的意见,这个后果将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影响带入舆论这个核心领域。的确,大众媒介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塑造我们头脑中的客体和属性议程。艾延加尔与金德在《重要的新闻》中解释道,“通过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至某些问题而忽视其他问题,电视新闻(以及其他新闻媒介)影响人们在评判政府、总统、政策以及候选人时所使用的标准”。②议程设置效果(导致议题或者其他因素在公众议程上的显要性)与其后关于具体公众人物的意见表达之间的这种联系叫做铺垫。⒉属性议程与意见媒介中报道的某个议题的因素(属性议程)塑造了我们的视角与意见,在美国的一座小城市有个地方议题涉及一个建立大型零售商店新商业区的开发。研究者丢认识到这个议题的居民进行调查,在阅读地方报纸数量不等的人中比较这个议题的六个方面的显要性。结果发现,在那些经常阅读报纸的人中,者六个属性上显要性变化的模式与报纸的属性议程非常相似。但在那些中度和较少阅读报纸的人中,就没有这样强烈的相似性。⒊态度、意见与行为几年前,媒介大量报道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中发生的犯罪与暴力事件,其中包括一件谋杀案与一些强奸案,结果导致这所大学入学申请数量明显减少。③说明媒介议程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头脑中的图画,很多时候,媒介影响我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是我们的行为。
判断题 总角度:总角度又称总方向,主要角度。为保证景物空间关系的统一和正确表达场面调度所确定的全景拍摄角度
判断题 一般意义上,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包括哪些:(1)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判断题 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写得生动是指把新闻写“活”,即要求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想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就必须:(1)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2)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具体包括:①在绝大多数新闻事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或者说,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新闻报道说到底,是报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变化。因此,在写新闻报道时若是抓住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便生动,便“活”。反之,若是舍去了这个最活跃的因素,稿件就容易死板、干瘪。②新闻报道对于传播对象,即广泛的不特定的读者群来说,最容易让他们认同的莫过于对人的关心和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关心。因此,新闻报道里有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了他们的动作、语言、行为、表情,尤其是有对他们的感情与生活状态的报道,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兴趣。(3)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消息还是通讯写作,都要注意谋篇布局,注意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和冲突性。生活中存在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记者善于抓住矛盾,又善于运用文章的结构把其戏剧性或者冲突性体现出来,那么写出来的报道则波澜起伏。而曲折起伏本身就是一种生动。
判断题 网络稿件的校对技巧①.网络校对常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出版工赖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道独立工序,它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存在的错误。因此,校对工序便成为确保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关节。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对原稿负责(这里所指的原稿,并非指作者的投稿,而是指经过加工并发排的编发稿)。所谓“对原稿负责”,就是忠实地反映原稿上所书写和批注的一切内容,即通过校对,消灭校样上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文字、符号、标点、图表、版式等错误。“对原稿负责”是一切校对人员的主要职责。一般地说,校对人员只要做到对原稿负责就算完成任务了,然而,“对原稿负责”仅仅是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职责。一个好的、尽责的校对人员,不但能够准确无误地校对原稿,而且能够发现原稿上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帮助编辑或作者校正。在校对过程中,如果发现原稿有错误,这时,校对员最好不要迳自改正,而可以把原稿上的错误记录下来,甚至提出改正意见,让编辑或作者自己核定校正。这样做既能忠于原稿,分清职责,又有利于核定校正原稿中的错误。如果校对人员越俎代疱,有时就可能把本来不是错误的当成错误来处理,以致造成某些不应有的错误或损失。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工作,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个高级的校对员,其水平和待遇应与副编审相当。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校对人员的责任是重大的。一般地说,担任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的责任校对,应由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只有这样的人才素质要求,才能保证校对人员完成其应有的职责。校样和校次。校样将铅排的活字版推到打样机上印出的纸样,或由照排机排出的版面(软版或相纸)的复印样,均称为校样。校样是专供校对人员用校对符号指示排版错误的印样。校次指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书刊分为初校、二校、三校和校红四个校次。必要时可增加校次。毛校样、毛校拼版后未经任何校对的校样称为毛校样。印刷厂的校对人员对毛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毛校,毛校一般仅进行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两次毛校。长条校样对于词典、工具书或某些尚未定稿的书、报,由于需要经常改动,这时,便可按规定的行宽和行距排成不合版面的长条,这种狭长的未经拼版的校样称为长条校样。长条校样也是一种毛校样。红样经过校对的校样称为红样,因校对人员常用红色墨水笔进行校对,故名红样。配样、改样印刷厂的拣字人员按照红样上批注的校对符号,查出错字和缺字,并把要补上的字一一找出来,以供改版之用,这一工序称为配样(查样)。印刷厂的改版人员按照红样的要求改正排版的错误,这一工序称为改样或改版。打样把排好的活字版放在打样机上打印出校样的过程称为打样。清样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称为清样。清样是相对于红样而言的,有时也把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称为清样。初校样、初校毛校样经过毛校、配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初校样(头校样、一校样)。出版社的校对人员对初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初校(头校、一校)。二校样、二校初校样经过初校、配样、改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二校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进行的较对称为二校。②、校对程序一般书刊大致经过三次校对就可以付型或付印了。这三次校对分别称为初校、二校、三校,合称为三个校次。印刷厂的毛校,责任编辑的通读以及责任校对的校红,均不计入三个校次之内。在这三个校次中,均须将校样与原稿一一核校。特殊的书稿也有四个校次以上的,但一般的书稿,经过三个校次也就可以了。应该知道,校次与改样次数不一定是等同的,以三个校次为便,在校改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校改方案:1.初校→初改(二校样)→二校→二改(三校样)→三样→三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三改。其优点是可以校改得仔细些,缺点是校改周期较长。2.初二连校→初改(三校样)→三校→二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二改制。这一方案能满足一般书刊的校对要求,又能缩短校对的周期,故为多数出版社所采用。3.初二三连校→初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较一改制。其优点是校改周期较短,缺点是遗留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以上所述的三个校次是就出版社的校对而言的。实际上,在整个校对流程中,除了以上三个校次以外,还有印刷厂的毛校,作者的通读或校对,责任编辑的通读等等。由此可见,一份稿件从拼版到付印,需要经过校对员、编辑、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繁复而艰难的校对历程。按照通常的惯例,从拣排到付印的整个排版周期内,校改周期将占整个排版周期的三分之二左右,即校改时间比拣排和制型时间还要长些。由此可见校对的重要性和艰巨性。③校对原则各个校次及整理过程对校对均有不同的要求,这里仅列出一些通用原则,以资参考。1.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所著录的项目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这一项是相当重要的,决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存在。2.消灭校样上一切错字、别字、缺字、倒字、横字、坏字、多余的字以及字体、字号上的错误。3.外文字母、科学符号和计量单位的字体(黑体、白体、正体、斜体)、字号、语种(英文、俄文等)、大小写、上下角标的用法是否正确。4.外文单词的转行是否符合语法规则。5.全书的标题层次是否统一,正文的各级标题名称以及正文页码是否与目次页上的著录一致,前言、附录、索引中是否有不妥之处。6.改正标点符号用法上的错误;改正数字、数码、时间、缩略语等用法上的错误。7.检查图表、公式、化学方程式、化学结构式是否有文字上的或符号上的错误,其版式上是否有伤大雅之处,并予以改正或调整。8.检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次序是否与正文所标识的号码相吻合,参与文献的著录上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9.检查全文是否有缺页缺段、缺图缺表或图表歪斜倒转等现象。10.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正线、反线、双线、注符、上接下转等版式上的问题,是否符合版式处理的要求;整个版面上是否存在拼行、统版的问题。以上所提出的十大校对原则,仅是校对工作中的一些通用原则。实际上,校对人员应该掌握的校对知识是相当广泛的。从这些校对原则中可以看出,凡本书中所论述的与校对有关的知识,校对人员都应该加以掌握,并做到运用自如。④校对方法校对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折校(又称比校)、对校(又称点校)和读校。其中,折校是最常用的。一般的科技书刊均采用折校或对校,只有文字稿才能采用读校的方法。折校(比校)将校样平放在桌面上(用压铁压牢),然后用双手夹持原稿轻折,压在校样上,一字一字地对比校对。双手夹持原稿的方法是这样的:用双手的中指(在原稿的背面)和食指(在原稿的正面)夹扶原稿,并用双手的姆指在原稿的正面慢慢推压移动。校对时,尽量将原稿紧挨着校样,先从左往右地校完一行后,再用姆指推压原稿,折向下一行进行校对。这种校对方法不但省眼、效率高,而且校对质量较有保证,故为多数校对人员所采用。折校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原稿压平在桌面上,双手夹持校样进行校对。由于校对时需要在校样上进行改动,所以,还是上一种校对方法更理想。对校(点校)把校样平放在桌面上(用压铁压牢),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地校对下去。校对时,可用左手指着原稿,右手执笔指着校样,眼睛均匀地在原稿和校样之间移动。为了减少头部左右摇晃和眼睛疲劳,原稿与校样应紧挨在一起。默读时,一般以读七、八个字或三、五个词为宜,遇有较长的句子,可分次读完后,再在校样上将整个句子复校一遍。一般地说,对校比折校要多费些眼神。读校读校是两人合作进行的校对,即一人朗读原稿,一人看校样。读稿人要每字、每句、每个标点符号都朗读清楚,速度要均匀、有节奏感,同音异义字、罕见的字、另页、另面、另行、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等等版式上的记号,也要正确地读出。看校样的人要聚精会神地听,认真地校对。这种校对方法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不宜采用。在以上三种校对方法中,如果以校对人数来分,折校和对校均属于单人校,而读校属于双人校;如果以校对时是否朗读出来分析,折校和对校均属于默校,读校当属于唱校。
判断题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的概述(一)隐性采访的涵义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的采访。(二)隐性采访的特征隐性采访是有条件的。出发点的积极意义。要冒一定的风险。(三)隐性采访的类型体验式采访: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取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伪装式采访:记者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四)隐性采访的重要手段——偷拍、偷录(五)隐性采访适用的新闻报道类型1.揭露或批评性报道2.亲身感受型报道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八条(一)寻找线索和线人1.新闻职业线人2.新闻事实的知情者(公开身份的知情者、匿名的知情者)3.记者的社会网络(二)在采访前确立某种假设⒈提出假设的重要性为记者提供明确的思路,指明调查的方向。方便记者与编辑部门负责人沟通。帮助记者判断线索的新闻价值。⒉对假设的初步求证在隐性采访过程中,对假设的初步核实应当尽快完成,以判断究竟有几分把握可以证明这个假设。3.证实与证伪(三)周密地考虑各种应当考虑的问题1.确定利害关系。2.安排采访的先后顺序。3.资料搜集。4.确定调查的价值。(四)确定被采访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五)贴身暗访1.假造一个不易被察觉并且便于进行暗访的身份。2.进入暗访的地区,寻找、接近暗访对象,取得他们的信任。⑴要对被暗访者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利益吸引力。⑵要表现自己是“业内人士”,对这一行很精通。⑶要镇定自若,有时候还要欲擒故纵。3.套取所需要的情况,以证实自己事前的假设。(六)获取必要证据1.必要性证明报道的真实性应对新闻报道所引发的法律纠纷2.合法证据:采访笔记、录音、录像带以及照片、各种书证、实物证据、文件资料的原件、副本、复印件、抄件等。■采访笔记准确记录下可能作为直接引语的原话,并忠实表达采访对象的意见,保证采访笔记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应请采访对象在笔记上签字。■录音机和设想设备如果事关重大,应考虑用录音机和设想设备,录音和录像要比采访笔记更有可靠性■照相机对于现场场景以及无法带回的证物来说,拍下照片是最好的选择。它可以辅助采访笔记,增强说服力。■书证与物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和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事实的书面文件和物品。物证是指能够证明事实的物品和痕迹。(七)隐性采访中的观察1.记者观察到的细节可以在写作中赋予报道以无限丰富的色彩和质感。2.记者观察到的细节可以帮助记者去伪存真。3.记者观察到的细节可以让记者探知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应对。(八)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司法甄别A级证据(可信度最高)公开的资料、政府文件、档案馆记录、法庭调查报告、警方档案、传统媒体网站、网络数据库和重要的FTP服务器。B级证据(可信度略差)私人的、非公开的资料,在门户网站、商业网站搜索得C级证据(可信度最差)采访对象的口头叙述,来自聊天室和BBS的匿名信息。如何判断采访对象口述的可信度区分采访对象的动机。通过其他信息源求证。提供消息的人是否愿意说出自己的名字。如何鉴别伪证(1)采访对象陈述的情况是根据道听途说或谣传得来的,且多方查证无法证明属实。(2)采访对象提供的消息是通过自己毫无根据的分析、推测和想象得出的结论。(3)证词的明确程度不高,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者证言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应有的细节。(4)证言本身自相矛盾,前后不能连贯,漏洞百出,或在两三次采访中证言不一致,出现明显偏差。(5)与科学公理和普遍常识明显相悖。(6)采访对象有幻象型性格,容易自我暗示;或有偏执型性格而极端自负;抑或性格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而陈述失实证言。(7)证据的内容与其他大多数证据的证明结果相悖,则多数伪证。(8)若一对相关证据的证明意义完全相反,则其中必有一伪。(9)几个采访对象的证词完全相同,甚至连遣词造句都分毫不差,要考虑串供的可能性。(10)经过鉴定和勘验,确认提供的证言和证据不符实。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一)关于隐性采访是非的争论1.完全赞同记者使用隐性采访这一采访形式。2.反对记者使用隐性采访。3.对于隐性采访持中立的态度,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考虑使用。(二)隐性采访的道德界线(理解关于隐性采访在道德层面上的问题)1.在隐性采访中记者身份的扮演应有严格的限制✪记者不能装扮成国家公务人员借行使公务获取新闻。✪记者不应装扮成违法犯罪之徒。✪记者装扮不能改变其固有的自然性别角色,而深入到另一个性别世界中采访。2.隐性采访中严禁任何“诱导”3.隐性采访不能干扰公共生活和秩序(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1.隐性采访与侵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核心,侵害人格尊严就是侵害人格权。✪镜头不能丑化采访对象,更不能出现带有侮辱性的画面。2.隐性采访与侵犯隐私权⑴隐私的要件:一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私事,即所谓“私”;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预,即所谓“隐”。⑵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⑶采访场合对隐私权的影响公共场合、非公众场合案例:迪特曼诉《时代》公司⑷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抗辩事由抗辩事由之一:公众知情权。知情权即知的权利,也称作知悉权、了解权,其基本含义就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国家应当最大限度的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抗辩事由之二: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是一个正当的抗辩事由。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法律准许使用他人的肖像,准许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和活动公之于众。抗辩事由之三:公众人物。公众人物的一般理解应是著名、知名度高、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的人物。3.隐性采访与侵犯名誉权■新闻侵害名誉权有四个构成要件:①名誉受损的事实;②违法行为;③因果关系;④主观过错。■隐性采访侵犯名誉权的应对①严格把握真实性原则,做到内容真实。②公正评论:第一是出于公众利益发表了意见;第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发表了意见;第三,所发表的意见一定要很客观,不带有个人感情上的色彩;第四,就是不具有恶意。4.隐性采访与侵犯肖像权注意:在记者拍照或电视台摄像的过程中,有时候画面背景的选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侵犯不相干人的肖像权。5.隐性采访与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