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中国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
1、香港
1第一阶段:1997——2006
目标是训练精明的媒介消费者,在个人层面,让他们达到“批判自主”;在社会层面,让他们能够监察媒介,改善媒介环境。
主张“社会参与模式”取向,具有强烈的“赋权”意识。
2第二阶段:2006——2007
基于Web2.0技术,由“接受式内向型”延展至“参与式外向型”
2、台湾
1理念推广(20世纪90年代)
2政策确立(2002年10月)
3政策执行(2002年后)
3、大陆
1理论方面:早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萌芽
2实践上:还处于初始阶段
总体上,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对转型期中国媒介环境特殊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推广紧迫性的深入研究,提不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严重不足。
网络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媒介融合的大环境等。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理论回答新闻学中的根本问题
判断题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判断题 报纸: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判断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解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判断题 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判断题 突发性事件因其小可预知和灾难色彩给记者的采访带来了哪些困难:(1)记者的采访写作大多在事件发生之后,很难在现场进行同时空的观察,不容易看到事件的发生过程,往往缺乏现场感受,只能靠事后寻访当事人和目击者,从他们的回忆中了解情况,勾勒事件的过程,然后向读者展现这个事件。即使赶到发生事件的“现场”,有时也只能依据“现场”的遗留物来做报道。(2)突发性事件绝大多数是灾难性的,常常伴随有生命和财产的惨重损失,而我们的报道大多是去挖掘真相,追踪原因。因此,去调查这一事件本身必然牵涉到某些人的责任、名声和利益的损失,导致记者的采访常常受到封锁:当事人三缄其口,现场被破坏,为采访者设置重重障碍等。在这种情况下,拿到的材料就可能过于零碎,甚至可能是假相,这使得记者的调查更加扑朔迷离。这时候,记者面对的难题简直与公安人员相似。这种事件的调查,是对记者的正义感、责任心、洞察力和调查基本功的严峻考验。(3)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要求有较强的时效性。在事件的复杂程度和采写时效的压力下,要十分警惕“失实”的陷阱。(4)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有些记者片面追求“卖点”,在突发性灾难的报道中,渲染恐怖镜头,展示犯罪细节,易造成负面的社会效果,这也是我们在采访写作中应该注意的。
判断题 照相机主要由哪几种附件是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