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如下:同新闻真实相对立的是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报道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并带有普遍性、顽固性的特点。几乎有媒体报道,新闻失实就如影相随,从未离开过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新闻写作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和角度,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惟上、不惟钱、只惟实,不盲目地“跟风”和“跟钱”。手中的笔只有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真实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谋篇布局实际上体现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正确交代因果关系,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对复杂事物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掌握“平衡”原则。

(3)在写情节细节时要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新闻事实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想当然容易失实。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材料

实践已证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新闻报道涉及面广,要求记者培养质疑意识:①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②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③要注意核对数字。记者在新闻写作涉及数字时,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的作风。

(5)描写要有分寸感

用词造句与描写的分寸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时,都要精心选择用词,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去描述。有些报道失实,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描写,特别是慎用形容词,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6)要注明新闻来源

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

(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稿件写完后一般应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免宏观上的失实。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缘薄的凸透镜

判断题 舆论不能命令人们的行为,因此,與论不能产生社会控制的作用。

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有区别于其他文字写作的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要求来自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播产品,需要满足大量、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同时这种传播是在与受众之间通过快速交流实现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如下方面:(1)坚持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果新闻不能坚持真实性,则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准确无误;新闻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新闻中涉及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应注意以下方面:①注意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辩证结合。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微观科学固然是客观科学的前提,但宏观科学更是微观科学的指导和保证。在很多情况下,单就某一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把它放到全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则失去原来意义上的真实性。以点代面、用一个侧面否定另一个侧面、片面性、绝对化等都会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②加强作风建设,消除“客里空”影响。“客里空”是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的剧作《前线》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前线记者的名字。后来成为记者浮夸作风的代名词。具体表现在:为追求生动感人,“合理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合理预言”,加大提前量;夸大其词,胡编乱造;见风使舵,强扭角度。③提高记者素质,增强辨别能力。有时记者本意并不想造假,但由于素质上的欠缺,或粗枝大叶,或真假不辨也会造成失实。(2)坚持时效性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有些新闻迟发一步,可能成为没有价值的旧闻。这由新闻自身的“一次性消费”特点决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时效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既是传媒的资源优势,又是资本优势。拥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产生社会效应,而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新闻写作中体现时效性的方法如下:①新鲜。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最近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一点”,即新闻所报道的“何时”要素,是指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点而不是指整段过程;b.“最近”,即新闻所选择的那一点时间应该尽可能是距离报道事件最近的,是事件发展过程的末端而不是前端。②快速。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最迅速的应该是“倚马可待”。在消息的电头里,抢发新闻的时间“单位”正在变小。③简短。把新闻报道——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写得短些、精粹些,对提高时效性有重大的意义。篇幅短了,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可以多发新闻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简短有助于突出新鲜的内容:简短还有助于快,新闻报道写得越长,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发稿自然不会快。(3)坚持可读性可读性,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要把新闻写得“好看”。落实到新闻写作的行文中,可读性主要体现在要使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做到通畅,没有障碍,要使新闻报道尽量消除自身的小确定性与模糊性,增强其透明度,便于同读者的快速交流,使得他们容易接受。坚持可读性包括以下几点:①具体a.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b.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②生动a.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b.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c.新闻报道能否生动,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③通俗通俗,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a.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不能把来自某些权力机关的新闻发布、领导讲话稿、工作简报之类的材料拿过来,不经采访,也不经任何文字消化加工与改写,就当做新闻报道原文照登。b.要学会“第二种翻译”。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c.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全局性、易懂易记的数字能加强传播的力量,但堆砌大量数字会削弱传播的清晰度,因此要巧妙地处理好数字,使其内容通俗易懂。(4)坚持针对性针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写给谁看;第二要明确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通过它要引导或影响读者到什么目标上去。这两层意思可概括为两句话: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日的。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性就报道内容而提出的写作要求,包括三方面:①加大信息量a.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或称写“立体化新闻”。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透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避免单向、直线思维模式。b.学会抓特点。特点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其信息最越大。学会使用新闻背景。无论是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还是相关间接背景,都能有效地加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d.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②加大知识含量a.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看,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是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b.知识含量的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③挖掘思想深度读者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要理解事实的“意义”。因此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越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越大。

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是齐越。:

判断题 一篇新闻评论中有如下几种类型的观点:1.只被论证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2.不被论证而只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3.既被论证又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判断题 怎样利用三角形原理处理好现场镜头调度:①访谈节目中,面对面谈话;②关系线是倾斜或垂直时的三角形布局;A:关系线倾斜;(一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B关系线垂直;(拍摄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坐在轮椅上,分别拍三个镜头:a推车人特写;b被推人特写;c推车和被推人全景)③拍摄三人时的三角形布局;

判断题 宝马撞人案反映了传统媒介失语和网络流亡

判断题 短评的体裁特征是短小精悍、新颖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