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试述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P213 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外商——官办——民营 1920年美国匹兹堡 KDKA 广播电台正式开始广播,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1923年出 现第一座广播电台,在全世界各国中也属较早的。主要是娱乐节目,未经北洋政府批准而被 停办,功率仅50瓦。 (1)1923年,美商奥斯邦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创办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1924年,美商开办开洛公司广播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设发音室报告新闻。 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1929年止。 (3)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这是我国历 史第一个关于无限电广播的规则。 规则中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 还就收音机装设范围, 收听内容,收音机收费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这个规则的颁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 的发展。 (4)1926年,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随后天津、 北京、沈阳的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5)1927年,中国最早的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广播电台创办,同年,北京商办的 燕声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 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很小,收听范围只限于广播电台所在地区附近,特别 是由于收音机价格昂贵,广播听众大多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以及外国人,一定程度上限 制其大规模传播,所以当时广播传媒社会影响不大。 中央广播电台 1928年开始在南京播音 1932年建成新台,增大发射功率,75千瓦,呼号改为 XGDA,成为亚洲之冠,受听范围可达 东南亚,至抗战前,国民党还先后办了二十多地方广播电台,形成了一个广播网络。国民党 在南京建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后随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彻底崩溃而迁往台湾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12.3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中国共 产党的新闻事业有了无线电广播电台这一新生的广播媒介。 由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 筹办。 电台呼号为 XMCR,播出内容主要是中共中央重要文件,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论及各类文章, 国内外时事新闻,明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日语等,另外还有抗日歌曲、音乐吸取 等文艺节目。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供同新华社的 文字广播配合,向国内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共的各项政策与主张,加强了 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把声音送到了国统区,其对日广播在瓦解 敌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3年春因机器故障而暂时停播。

解放战争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抗战胜利后, 中共领导的解放区的人民新闻广播事业经历了一个发展、 收缩、 在发展的历程。 人民广播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广播电调网初具规模。 (1)1945年9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播送节目有时事新闻、解放区消息、时评及名 人讲演等; (2)人民军队在收复关内和东北地区的一批中小城市后,在没收、利用日伪广播电台设备 的基础上创建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大连广播电台相继开 播; (3)解放战争时期,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人民广播电台,在宣传上最大的特点就 是立足解放区, 以国统区听众为主要对象, 帮助国统区听众了解中共的政策和解放区的生产 建设情况,通过具体、真实的新闻报道和广播讲话来驳斥、揭穿蒋介石集团的造谣和歪曲宣 传。 (4)1946年6月, 《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颁布,对编写稿件和节目要求,稿件处理制 度等都作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 (5)全面内战后,解放区刚刚发展起来的人民广播事业被迫收缩,不少电台停播,延安新 华被迫迁址。1946年11月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 广播电台网建国期 49——5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4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3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入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音,6月,中 共中央将原新华社的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廖承志任处长, 领导全国广播事业。 广播事业与新华社脱离,进入了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9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 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广播电台,1950年开办对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业务,1954 台湾广播业务, 这时期创办了 《新闻报摘》 , 《全国联播》 两个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新闻节目。 北京广播电台 1950年成立,为了便于对外报道,建立专台对国外广播。用7个外国语种播音,用普通话、 广州话等对海外华人播音。 人民广播电台的宣传报道任务,一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二是社会教育。三是文化娱乐。 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成了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4级广播电台。对广播事业,新中 国采取了全部由国家经营,禁止私人经营的方针。 有线广播收音网在农村建立。1952年,全国第一座利用电话线路播出的九台县广播站建成。 利用电话线建广播站的方式称“九台式”

二、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中广播的改革,确定了重点建设对外广播,中央台和地方台并举建 设的方针。 三、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57——66 由于实行中央和地方并举的方针, 1957年以后地方广播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新建了一批中等 城市电台。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广播电视适当减少了播音时间,强调精办节目,提高宣传 质量。 四、文革 67——77 停步不前,跌入低谷 (1)1967年开始,对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一律停止编辑播放地方自办节目, 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特色节目被迫停办,对台广播节目停办,文艺节目只播样板戏。 对外广播也充斥着“左”的政治说教。播音风格“播音八股” 。 (3)对外广播扩大:农村有线广播发展。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人民为阅读对象的中文报刊,其中的《月食》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

判断题 多维视野中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从来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术、机构、经营、内容等方面的融合,而是一种复杂的观念融合和整体融合,目的是实现人、财、物、讯四大资源的整体优化和科学协调。在媒介融合研究中,似乎也没有一种能够为所有学者共同认可的定义和理论,更多的只是研究者们从各自学科或特定视角出发所作的操作性分析研究。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当下,“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已经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即便在当时,它也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早在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laPool)就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convergenceofmodes)。普尔认为,“媒体之间点对点的传播与大众传媒点对面的传播之间的界线,由于一种传播形态融合过程的出现,已经逐渐变得模糊”,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过去需要由几种媒介才能分别提供的服务内容,现在以一种单一的物理介质(如电线电缆、广播电视无线电波)就可完成。相反,过去由任何一种媒介提供的服务,现在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媒介来呈现。过去存在于一种媒介与用户之间的传统对应关系正在消失”。新的融合正在将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这就是数字网络媒介。数字网络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这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994年,《纽约时报》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时,取了个小标题“一次媒介融合”(AMediaConvergence),第一次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概念曾给陷人停滞不前境地的传统媒介带来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美好愿景,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融为一体,能够为媒体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和丰厚的利润,并且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从而为实施融合的大众媒介带来竞争优势。事实上,在非媒体行业中,融合(Convergence)从来不是一件稀奇事。美国学者莫顿(Morton)在追溯媒介融合的渊源时就曾指出:“在非媒体行业,融合的趋势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常常销售竞争对手日本制造的轿车,他们只是在日本制造的轿车上标明自己的商标品牌。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美国公司拥有日本企业相当大的股份。因此,“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媒体行业的时候,我们不必感到诧异”。当非媒介行业的产业融合如火如荼之际.媒介融合的实际运作随之出现。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更替,媒介行业内的融合自然会成为一种选择和趋势,尽管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最早的媒介融合的实践者,其实并非完全符合今天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概念。科隆(Colon)曾指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报社就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并且共享一些信息资源。共享新闻源和传播渠道,以及新闻采集与生产团队,使得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携手合作,其实有着不短的历史。以新闻集团为例,鲁伯特•默多克在投资新媒体领域时一直相对保守,但是新闻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印刷媒介转移到影视图像上来,如福克斯有线电视网、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英国天空电视台(SkyTV)。“新闻集团的横向并购就是将过去单一层次的媒体通过并购扩张,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企业。”2000年,默多克同雅虎(Yahoo)展开新媒体领域的合作,并开始收购新媒体公司MySpace。新闻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进行媒体企业收购、兼并、整合,虽然公开打出“媒介融合”的旗号,但这种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多层次、立体化、全球性的整合联动,目的也是希望由此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为媒体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和丰厚的利润,其实质就是“媒介融合”。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媒介融合”到底是指什么?它与跨媒体间协作的区别何在?唯有理清媒介融合的概念和特质,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二、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对于“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个概念,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和业界似乎都不愿意过早地框定它的特质和范围,没人愿意为这个新生事物草率地做岀严格界定,也不愿意让“融合”缺乏其应有的神秘感,担心无法容纳更多更好的创新。也许正因如此,“媒介融合”的概念一直较为模糊。媒介融合的倡导者堪萨斯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前任院长甘特里(JamesGentry)认为,媒介融合是一种能力,“一种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出现的信息平台进行讯息传递、广告售卖的能力”。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融合是为了“将生产成本分摊给更广泛的产品市场和地区市场,理所当然,媒介公司也可以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受益”。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拉里•普赖尔(LarryPryor)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美国新闻学会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AndrewNachison)的定义是,媒介融合是一种联盟,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美国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杰金斯(Jenkins)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媒介融合是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实际上,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媒介融合并不只是一种基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互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章于炎等人认为:“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项正常的项目或者说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整合或利用处于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之下的报社、广播电子媒体,以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下,这些融合的媒介形式以及被重新包装的媒介内容,将提供给受众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实现领先竞争对手、获得盈利、提供优质新闻的目的,并最终在数字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在学术研究中,“几乎只谈美国经验,这样做的风险就是把其他国家的贡献忽略掉”。澳大利亚《奥兰多前哨报》编辑johnHade在1995年说过:“我想要向关注新闻业向媒体融合转变的人们强调.这是组织文化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需求。”英国《曼彻斯特晚报》主编PaulHorrocks认为,“受众已经出现了媒介融合的需求,并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信息”。马来西亚星空出版集团主编Mi-chaelAeria认为,媒介融合为他的公司提供了可以接触多种受众的机会。可见,“媒介融合是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正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涌现”。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于2005年率先引进“融合媒介”(Convergence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的概念,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章于炎等人于2006年在《媒介融合:从优质新闻业务、规模经济到竞争优势的发展轨迹》一文中第一次向中国传媒业界和学者介绍了源于美国的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概念及理论,论述了媒介融合后可能拥有的媒介竞争优势。细心的读者是能看出中国学者关于媒介融合定义的特点的。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的汇聚和融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扰,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他们的界定都强调了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推动作用,即不论何种类型的媒介和技术,其核心是媒介通过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输介质实现了融合,所有的信息归于同样的0和1的数字排列组合。黄建友在技术驱动的微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媒介融合的内涵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介质、媒介形式的整合,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的媒介类别的聚合,而所有权合并、组织结构融合、媒介战略合作都仅仅是媒介融合的表象。”在2008年到2012年间,国内媒介融合的研究日渐增多,视野也日趋复杂。有学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有观点认为,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替代旧媒体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有人认为,媒介融合是繁荣媒介事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应该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否则不是媒介融合概念的内涵模糊不清、范围难以确定,就是在媒介融合的运作过程中难以规划,缺乏可操作性。事实上由于技术的发展从不曾停滞,甚至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有着不断加速的趋势,以数字化技术为推动力的“媒介融合”自身也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趋势之中,也许我们可以从当下媒体的实践中找寻到些许共同点,并借此给“媒介融合”下一个暂时看似妥帖的定义。这也许并不是“媒介融合”的最佳定义,甚至并不能准确地界定出媒介融合到底是什么,但这个定义却突出强调了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为了适应受众不断变化和不断增长的需求,媒体需要不断地调整、改变和优化新闻生产的重心和姿态。换句话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我们需要从信息生产和信息接受整个传播过程进行思考和把握。我们在这里给出的操作性定义是: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三、全媒体与融合媒介、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显著特点就是全媒体和互动性。“全媒体”的英文omnimedia,为前缀omni和单词media的合成词。罗鑫在《什么叫“全媒体”》—文中介绍:他经过搜索国外的Elsevier(SDOL)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及Springer外文期刊,发现omnimedia(全媒体)在国外只以专有名词形式出现,即一个于1999年10月19日成立的“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MSO)’’(玛莎一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家政公司,公司拥有杂志、出版社、网站等多种媒体,还为电视台制作节目和为报纸编辑专栏,并通过这些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但是,“全媒体”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术语,并未为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所提及和论述,同年却在中国媒体业界和学界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和话题。罗鑫经过检索发现“全媒体”一词首先出现在1999年6月《中国经济时报》上的《消费真无热点?》一文中,文章写道:“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即将成为家用电器行业的新潮流,也将是消费者新的消费追求热点,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必将造就一片新的市场空间。重享受的发烧友追求全媒体、全数字的声音和图像效果。”此处所说的发烧友追求的全媒体的声音和图像效果,显然主要指受众全方位的立体性的体验感受。2007年11月12日《投资中国项目精选》上的《Xtel统一通信平台项目招商》介绍,对“全媒体”的认识和阐述有所突破:“Xtel统一通信平台具有以下功能:全媒体通信,支持音频、视频、即时消息、手机短信、应用共享等各种媒体形式。”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全媒体通信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它已包括了多种媒介形态。2006年9月13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2006年12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的《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两份文件中,也包含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职称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等建设项目。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建设”,确定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安全生产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进行数字复合出版的研发和试点。这是“全媒体”概念作为媒介发展方向,在我国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并规划和加以实施。“全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并不排斥传统的单一媒介,相反它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它打破电信领域、新闻领域和知识领域的传统疆界,勇敢地向一切可能的领域拓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开始,就有许多媒体从业者纷纷提出“全媒体传播”“全媒体战略”“全媒体定位”“全媒体出版”“全媒体电视”和“全媒体广播”等口号和概念,结合媒介融合的浪潮积极规划和大力推进。罗鑫认为:“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何镇飚教授认为:“国内学者对全媒体的概念定义是科学、合理并且全面的。”但他同时指出,中国学者探讨的“全媒体”,不应该直译为“Onmimedia”,进而只得到一家“玛莎一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家政公司”名称的检索结果。而应该根据国际传播学会出版的《国际传播学大百科全书》词条“DigitizationandMediaConvergence",中文直译为“数字化与媒介融合”,这最适合国内学者们给出的全媒体定义。这一词条的撰写者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谭佳和安德斯两位学者.他们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五大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何镇飚教授认为,这“与国内的全媒体概念非常契合。事实上,也只有绕开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才能将全媒体研究纳人国际视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中国特色,获得学术研究的合理性与学理性”。但是,媒体学界和业界要避免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整合陷阱和盈利陷阱,就要打破行业壁垒,推进三网融合;抓紧培养全媒体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产重组;创新全媒体市场开拓与盈利模式,从而“形成跨媒体、跨部门的大股东组合与经营平台,真正打破传统媒体的运作桎梏,实现全媒体的媒介融合与数字化改造”。全媒体与媒介融合、融合媒介的意象的确相似,仔细推敲,它们的意义又有所区别,不可混淆。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媒体业界的具体应用领域,是媒体融合、“跨媒介整合”的结晶和传播形态。可以说,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媒介融合的一个过程。全媒体既是指媒介集团综合运用文、图、像、声、光、电等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或传输传播内容的前端传播形态,也是指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和复制、粘贴、链接等各种表现形式通过电信网、互联网全方位地、立体地传播和接收信息的终端传播形态(如智能手机、手掌电脑等)。因此,全媒体是表现形式和传播形态融合、综合和归并后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精神内容,不是媒介融合的体制、制度、机制、模式和方法等。融合媒介有时与媒介融合同义,有时就是指“融合的媒介”“融合后的媒介”,亦即媒介整合后的传播形态,同全媒体意象和意义均有点相似和相近。媒介融合的概念最先来自新闻传播学界的学术探讨和应用研究。如果说全媒体是媒介运作的结果,那么媒介融合就是媒介运作的过程。作为过程,媒介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商业利润和受众需求为推力,以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为特征,是一个以开放性、包容性姿态进行整合性、融合性运作和经营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一方面可能导致不同媒介之间边界模糊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建立起新的完全不同的传播领域、形态、形式和器具。媒介融合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不会只依赖传统的、单一的甚至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也不会永远遵循一种长期不变的甚至曾经非常有效的单一传播模式和经营机制,它会而且也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巨大系统和平台,不仅要融合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而且要融合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各种传播媒介,融合博客、播客、微博、微信、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相信随着3G网络的广泛应用和4G网络的成功运行,又将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传播形态和表现形式融合和整合进这一庞大的不可阻挡的发展进程当中。

判断题 “雷达加朋友”的缺点是目标性不强。

判断题 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判断题 如果短视频是游戏电竞方面的,就更适合B站这类游戏用户聚集比较多的平台。

判断题 简述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概况。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概况可以从几个阶段来阐释:(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新闻评论形成并初步发展①我国古代的论说文是新闻评论的渊源。②近代在华外报兴起,报刊上开始出现言论的形式。华人报刊言论的崛起,以王韬的《循环口报》为标志。它被称为“中国人自办日报之成功最早的第一家”。③在王韬倡议变法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利用的一个有力武器是报刊言论,并形成一种新的文体——时务文体。④辛亥革命后,我国的报刊评论又一次经历了革新和发展。各报都高度重视评论。言论风格和内容有所革新。报刊评论文体趋向多样化。(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评论发展成熟并不断丰富完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十分注重运用报刊传播自己的主张,这种主张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报刊政论,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无产阶级政论家。此时期除无产阶级报刊政论文数量大、质量高外,鲁迅的报刊杂文,邹韬奋的报刊言论,张季鸳在《大公报》的社评都是评论中的明珠,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3)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30年间,新闻评论曲折发展①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的报刊评论,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报评论的优良传统,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导向的作用,取得显著的成绩,推动和指导了实际工作的开展。②在“反右派”和“大跃进”时期,报刊评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③“大跃进”和“反右倾”后,比较重视思想讨论,组织和引导读者,对群众普遍关心而感兴趣但又有不同理解的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和意见。(4)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革新发展①新时期的新闻评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短小精悍、求真务实的学风和文风。在恢复言论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有所发展和革新。②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除了报刊评论蓬勃发展以外,广播评论也真正兴旺起来。电视评论类节目蓬勃兴起。随着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另一种新型评论——网络评论也悄然兴起,并且迅速发展。

判断题 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等四种,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等三种。

判断题 怎样校对封面首先要了解封面的设计形式,了解都包含什么内容。然后再校对正误及是否遗漏信息。1.面封印有公司的logo、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宣传语。书名的形式上的要求清晰醒目,易于辨识,不使用繁体字。作者名一般仅署主编名,不署副主编、审阅者、作者名。主编一至三人,全部署名。人名与人名之间空一格,不用顿号。主编三人以上,署第一人加“等”字。人名与“等”字之间不空格。注意作者署名是署笔名还是署真名,署名的顺序等。出版社名一般在封面下端,位置居中。字体要求庄重,如出版社对字体有特殊要求,要严格遵循其要求。现在许多出版社都有社标,注意按出版社的要求填加。注意在“出版社”之后不再加“出版”二字。2.封底:包括责任编辑姓名、封面设计姓名、条形码、定价、图书宣传信息等。其位置排放为左上方是责编和封面设计者姓名,必要时列绘图者姓名。右下角是ISBN编号、定价。3.书脊:包括公司的logo、书名、出版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