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
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一般称为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种传统而重要的宣传报道方式,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大特色。典型人物报道是历史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集中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各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典型人物报道对象包括以下两类:
①全国性的典型人物。
②配合一个时期宣传主题的典型人物。
(2)新闻人物
这里所说的“新闻人物”,不是从宣传角度树立起来的人物,而是指在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因“事”而“显著”,他们和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凡人奇事,奇事凡人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不属于哪级树立的典型,亦无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们的一事、一语、一情、一思,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我们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精神。这类人物通讯也可算是新闻小故事,常常有小巧、新奇、隽永的特点,人因事而显,人与事相连,一般篇幅不太长,有时说不清是写人还是写事。
(4)“冰点”人物
与奇人凡事不同,这类人物似乎没有值得特别提起的先进思想和传奇事迹,他们并非因事迹而进入人物通讯,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才被作为报道对象。
(5)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这类人物主要是各类反腐败案件中的党政干部。
在改革开放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滋生出大量社会腐败现象。以腐败的官员作为人物报道的对象,详细揭露其犯罪事实,谴责其对社会正义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剖析其道德上的堕落和人性蜕变的轨迹,并提示产生腐败的社会土壤,起到了警示社会、释放民怨、鼓舞斗志、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剖析型社会观察通讯大多报道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类题材。这类题材往往已为社会所关注。但受众获知的表面信息虽多,却缺乏对这类问题高屋建瓴的信息梳理和根源剖析。这类通讯的报道方式大多在纪实的基础上剖析问题。报道中有许多分析解释的段落,是对纪实内容必要的整理和深化,有比较强的社会认识价值。
判断题 新闻编辑工作特征: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方针与总指挥①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体新闻产品形象的设计师。②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③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组织者,
判断题 正确认识事件性消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事件性消息是消息的“正宗”。(1)新闻报道必然追逐事件人类自有传播活动起,尤其是自从商业性报纸诞生之后,事件始终是传播者猎获的目标。①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即变动的特点,是环境变化的一部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②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不范、典型不警的作用;③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2)消息是报道事件的首选体裁所有的(具各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可以写成消息,消息的广泛适应性和制作、传播过程的短平快特点,为报道事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消息无疑是最佳报道体裁。
判断题 新闻媒介的受众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受众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制约新闻传播活动,具有广泛性、混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媒介如何看待受众不但决定了媒介和受众的关系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媒介的编辑方针、内容特点、风格定位、运作模式和操作方法,甚至进一步决定了媒介的发展方向和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几种受众观:A:受众是学生:定位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媒介担当的是宣传和启蒙的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需要,这种教育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激烈的社会变革期,先进的政党、先进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媒介为启迪民智的工具。但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报告社会的最新变化,因此教育是其附属功能,而非第一功能,所以这一理念只有在特定历史时期才适用。B: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犹如不见面的指导员、司令员。传播的内容就是指令、命令,媒介上的内容不仅生硬,简直就是杀气腾腾。受众被剥夺了最起码的自尊,更谈不上自由和权力了。犹如无知的“阿斗”(朝鲜电视台)C:受众是消费者:这是一切商业性媒体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信奉的受众观。媒介等于企业,执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通过争取消费者,争取广告,获取最终的利润。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体的共同取向。D:受众是公民:这是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强调的是一种权力。把受众看成公民以维护公民权作为媒介责任和运营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作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知情权的突出)
判断题 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
判断题 轴线的规则是什么:摄像机要在180°之内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
判断题 灯光型彩色片标准色温是5600k。
判断题 新闻编辑工作的当代性特点。新闻编辑工作发展到当代,其性质和过程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发化,但在编辑环境、编辑取向以至编辑工具方面却显示出一些不同的特点。(1)编辑环境复杂化编辑环境是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当今时代,编辑环境充满了变数,出现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①从国际上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流,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同时,国际产业结构加速重组,产业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当代科学技术广泛、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流通、组织结构、活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②从国内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另一方面,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现阶段既是一各逐步走向辉煌的时期,也是一各丧矛盾和困难丛生的旪期。人们面临着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③与社会环境一样,人类的生态环境也今非昔比。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粮食短缺,能源枯竭,资源匮乏,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环保报道热”已见端倪。当代编辑环境互动和变化的广度、力度和速度都在加大、加快,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催生出无数新闻事实,给新闻媒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闻源,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编辑人员判断和把握新闻的难度。新闻编辑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编辑取向优质化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越来越成为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当今时代,大众传播业空前繁荣。发达国家的报纸、广播和电规,尤其是网络媒体向国内外同时扩展和渗透。在中国,报纸、电台和电规台的数量都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十几倍。面向市场以后,千方百计争取受众和广告主,以求生存和发展,造成绝大部分地区被多级、多种、多时段新闻媒体重合覆盖。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不断被新兴媒体所瓜分,竞争空前激烈,在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现实,新闻报道粗制滥造无异于自杀。惟有实施精品战略,优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提高新闻的有效供给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新闻媒体纷纷确立质量兴报、质量兴台的方针,尤其在新闻报道都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进入21世纪,这种呼唤和追求的势头有增无减。可以预见,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报道优质化的取向将愈益明显,对新闻编辑工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3)编辑工具电子化20世纪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改变了新闻出版业的面貌,当代新闻编辑的工具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化,进入了电脑操作的新阶段。随着电子出版系统的问世呾不断改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系统陆续从单纯的激光照排向采编全过程的计算机化迈进。在中国,新闻界“网上客”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继“换笔热”之后,又掀起了“上网热”,即通过互于联网了解新闻信息。互联网已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一各重要的新闻来源。编辑工具电子化为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给岗位职责、操作方式以至工作语言带来了一系列发化,对编辑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