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 :1、著名记者,报刊政论家,杂文家。1966年文革中重点批评对象,含冤去世。 2、1937年进入革命根据地,从事党的报刊工作并长期担任主要负责人。 1940年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 1949年起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亲自主持了1957年《人民日报》改版工作 1957年当选为全国记协主席,因在整风期间宣传报道中跟不上毛泽东步伐而被批评 1958年改任中共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副书记,负责主编理论刊物《前线杂志》 1961年为《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的专栏,撰写知识性杂文 他所写的新闻理论的文章,收集在《邓拓文集》第一卷,约15篇 3、邓拓杂文的特点:1961年《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辟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邓拓 执笔,每周二、四刊登两次。署名马南邨。这个专栏题材十分广泛,作者旁征博引。议论横生,将知识与思想熔于一炉,写的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 的文采深受读者的喜爱,不久结集出版,广为流传。邓写这些杂文时刚刚48岁,正是一个政论家与史学家的黄金时代,虽是短短千字的文章却将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深 的理论修养、精湛的写作技巧融为一体, 是真正的厚积薄发。1961年——1962年,在《前线》 发起《三家村札记》 ,由吴晗、廖沫沙执笔,共用笔名“吴南星” 4、邓拓的新闻思想 1邓最重视的是报纸的社论工作,认为社论是一期报纸的旗帜,报纸的评论工作应当看成是 思想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重视报纸的理论宣传,应当就各项问题进行马列的解释,强调理论宣传要从实际出发,力戒教条主义 3对办报的任务和目的上,认为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是有区别的,全国性报纸的责任是 全面地反映全国建设工作的成就, 解释全国性的问题与任务, 从全国的观点出发并照顾地方 的特殊条件来反映地方生活,解释地方的成就和经验,并把它们普及到全国去,还负有解释中国的国际状况和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 保卫世界和平的任务。 地方报纸应以大篇发表地方材料,以地方实际情况和需求发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材料 4群众办报和全党办报,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群众的形式表现群众的内容就是全 党办报的核心。 5十分重视改进新闻报道,提出: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必须选择人民有共同兴趣的事实,刚刚发生的事实,倡导“简明的科学的生动的文风” 。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杂志广告大致有四封: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和内页,一般情况下,封面和封底价格最高,内页价格最高
判断题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判断题 培养粉丝信赖感对转化有帮助,即使成本高,也可以尝试。
判断题 社群成员之间讨论的话题应该尽量专业、有热度,且要有目的性地组织语言,以提高与社群成员之间的交流质量。
判断题 受众的细分六种分类方法: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凡是比较习惯地、固定地接触和使用一定媒介的受众,称为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反之,没有固定习惯,知识偶尔接触媒介的称为不稳定受众。对于任何一家新闻媒介来说,稳定受众群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媒介传播内容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不断争取扩大稳定受众群是所有媒介恒定不变的努力目标。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一般受众指剔除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地域等方面的特性变异和相应兴趣区别,对于新闻媒介的各种传播内容抱有一致的共同需求。这些受众兴趣广泛,信息需求旺盛,但目的不是十分明确,信息需求的指向性比较模糊;特殊受众与之相反,是基于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兴趣,对某类或几类信息产生兴趣和相应信息需求。着类受众兴趣比较专一,对媒介的接触目的明确,信息需求指向鲜明。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核心受众:新闻媒介整体上是对全社会开放的,全社会成员均可作为其争取的受众对象。但实际上,各个单独的媒体和媒体上设置的各类栏目,都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个性风格,这些内容和风格是针对并满足某些比较固定的、明确的传播对象,也是媒体的生命线。媒体的内容选择、风格定位等都较多地以核心受众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核心受众的确立,在目前受众群体分化与多元的大潮面前,对于新闻媒介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要实行媒体分流、分向、分层次发展,必须首先有明确的核心受众观念,改变以往模糊笼统的受众观。媒介整体和媒介设定的栏目,都要强调传播特色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在针对并稳定核心受众的基础上,再争取拓展受众面。边缘受众:在核心受众群体之外的称为边缘受众。他们当然不是媒体及其栏目确定的传播对象,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也有可能对这类传播内容抱有一定兴趣。
判断题 灰卡也叫测光灰板。
判断题 采写典型:采写典型,又称“下马观花”,是记者深入一点,专门考察某一个典型的活劢,这种采访方式是典型报道的需要,其特点是深入、细致,调查系统周密。在采访中与进行综合报道的“面”上的采访相对,常采用两者结合,即点面结和的方式进行采访。
判断题 “无冕之王”:“无冕之王”一词出现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多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的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也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朋务的,记者很难或者根本不能摆脱这种格局。所以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西方记者自己也丌承认他们是“无冕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