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
判断题 《救亡日报》:1937年创刊于上海,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名义上则为国、共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1938年广州副刊,1939年在桂林复刊,1941年“皖南事变”被国民党勒令停刊。该报有力地进行了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反对妥协的宣传,不登国民党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专稿多,特稿多。它“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讲国民党不肯讲的话,《新华日报》不便讲的话”
判断题 顺光:又称平面光或正面光,被摄主体前面与相机镜头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
判断题 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第一,要具体。1、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2、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第二、要生动。1、越是写得“具体”就越“生动”;2、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让稿件“活”起来;3、新闻报道的结构与生动也有很大关系。第三,要通俗。1、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2、要学会“第二种翻译”,即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3、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
判断题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
判断题 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判断题 “容器人”对认识网络危害的启示:(1)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2)“容器人”的存在说明网络可能会使网民沉溺于互联网而不能自拔,产生媒介依存症,现代社会诸多宅男、宅女的存在就是当代容器人现象的衍生体。这就要求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培养网民正确上网;另一方面,注意净化网络信息。
判断题 色彩、线条的版面作用。色彩的作用:传情、表现强势、生成美感、表意线条的作用:强势作用:围框、三面勾线、双面勾线、加平行线等,强势依次减弱区分作用:隔开稿件结合作用:稿件围在一起,体现相关性表情作用:曲线活泼,反线深沉美化作用:造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