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媒体文案主要注重的是内容的所带来的流里,通过流里可以充分说明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常用校对方法校对的基本方法,是从各种具体校对方式中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出版物的校对。1.对校法对校法是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标符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2.本校法本校法是在通读校样中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本校法要求校对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书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对照,包括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正文,文图相对,文表相对,正文与注释对,名词术语、概念前后对等,通过对照,发现问题,订正讹误。它不仅可以消除对校疏漏,达到提高校对质量的目的,还可以为编辑加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通读校样发现的问题,一是查原稿进行核实,二是通过他校法寻找根据。在确认差错之后,才予以订正。3.他校法他校法是利用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图书与所校的原稿对照,找出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的一种校对方法。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著作类图书中用他校法最多。平时我们利用《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校正文字也当属他校法。他校法的特点是通过数本复议来确认差错。为此要求校对主体对新标准、新规范要有所了解,对权威工具书一定要相当熟悉,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运用此法释疑解难。4.理校法定义:即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特点: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方法: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推理判断,都需要校对者对书中的知识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是植根于丰厚的知识积累的沃土之中的。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的过程中,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同时要避免“想当然”而造成妄改。

判断题 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18

判断题 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通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叙事文体。叙事,是它的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事件通讯的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为了说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不是为叙事而叙事。2、叙事要清晰(1)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事件通讯是报道真实的事件。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叙事要清晰,首先是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如果交代得不明白,叙事丢三落四,或是该说清楚的地方,说得含含糊糊,读者看后心里尽是些问号,那么就收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了。(2)叙事线索要清晰。向读者叙述一个事件,要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由于各个事件各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特点,因此先记叙什么,后记叙什么,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来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动笔之前必须周密考虑好的。如果叙事线索不清,叙述颠三倒四,人们读了就会迷惑不解。一般说来,一篇事件通讯总要有一条主要的清晰的叙事线索。这样,即使事件错综复杂,曲折多变,但有线索在手,仍会排列有序,衔接有方,使读者一目了然,有个完整的印象。4、叙事要生动。首先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写事件通讯,要注意避免记流水帐,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如果从头到尾总是一个劲儿,就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其次要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事件通讯,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内容丰富多彩。所以要把事件写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发生的境地,并像亲眼看到似的,以满足读者的要求。5、在叙事中写好人物。不论是记叙大事还是小事,事件通讯一般都要写到人,因为事与人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事带人,即将事件的发展作为主线,用主线串连起与事件相关的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细节三方面刻画人物,烘托事件,以确保事件通讯见事观人。一要选好人物。要选择与事件有密切关系的,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来写。二写人物要注意精练。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富有特征意义的事迹,作简单的描述,不能像写人物通讯那样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对人物进行精雕细刻。三写人物要生动形象。事件通讯中把一些人物写活了,也就有助于把事件写活了,因此描述要具体形象。

判断题 中国的电视事业出现于:1958年5月1日,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诞生,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

判断题 毛泽东提出“新闻——:该抢则抢、旧闻——该压则压、不闻——坚决不发”。

判断题 什么是版面元素及其组成元素版面元素:构成现代报纸版面的正文、标题、线条、图片和色彩等基本的印刷符号。当代报纸在运用编排元素方面表现出“七多”:正文方形多,标题黑体字多,大标题多,图片多,大照片多,直线多,色彩多。反映出版面设计追求简洁、醒目、直观、顺畅和时代感的趋势。一、正文:即用来显示报道和文章的文字。字的大小具有评价功能。我国报纸的正文以宋体为主,评论文章的正文一般用楷体。二、标题标题字的大小也具有评价功能。标题的题形:平列式,即多行的排列整齐划一,无参差。参差式,即多行的排列呈阶梯形。宝塔式,即多行的排列呈正或反的宝塔形。对称式,即多行的上下行排列一致。叠字式,即两字相叠排列成行。此外还有锯齿式和平斜结合式。题文组合的方式:盖文题,即标题将所辖正文全部盖住。偏盖文题,即标题将所辖正文部分盖住。元宝题,即标题两端排有相等的文字,标题只盖住中间部分的文字。中心题,即标题居于正文中间,四周都排有文字,又称文包题。对角题,也叫头脚题,即标题分置一块文字的头部与尾部。三、线条细线称正线,粗线称反线,一正一反称文武线。内容轻松的配正线,内容重要的配反线、文武线。四、图片题图:与标题叠印在一起的照片,也叫压题照片。有助于形成强势和节省版面。五、色彩增强版面的表现力,利于营造气氛,美化版面。彩色报纸不能冷落空白:空白可以显示重要,分清条理,美化版面。

判断题 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创刊,由英华主持,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该报发展四阶段:第一阶段,创刊至1916,英华主持,1912年前基本上是一张宣传君主立宪的报纸,1912年后在政治上拥护共和,以严肃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逐步发展成为华北大报。第二阶段,1916到1926,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亲日报纸。第三阶段,1926到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第四阶段,1949至今,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仍在香港出版,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1)1902—1916,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对外上先是亲法,后转而亲日。由于英华有法国公使馆做后台,报纸又在天津租界出版,因此敢于揭露清政府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经常为穷人鸣不平,又多次举办赈济灾民的活动。以报风严肃,“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深受广大读者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2)1916——192611916年,英华将报馆安福系财阀王郅隆,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浓重亲日色彩的报纸,为读者所厌弃,于1925年11月停刊2胡政之受聘为该报经理兼编辑,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惟一中国记者,其“巴黎来电”成为人们竞相阅读的内容。(3)1926——194911926年9月,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吴鼎昌任社长、胡任总经理、张任总编辑。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板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2抗战时期停刊和内迁1936——19451936年,鉴于京津局势紧张,《大公报》落户上海,创办上海版。京津版同时发行。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机陷落,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分别于1937年8月、12月停刊张季鸾相继创办汉口版、重庆版;胡政之先后创办香港版和桂林版。抗战期间,辗转迁徙,财产损失严重,但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报馆依旧获得长足发展,渝版、港版、桂版一度同时发行,在规模和舆论影响力上,其他报纸难以相比。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A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12月,上海版、天津版相继复刊。46年在上海成立大公报社总管理处,管辖上海、天津、重庆三馆。又设台湾办事处,发展为拥有上海、天津、重庆、香港4个分社同时出版的报团组织。言论上基本是呼吁和平、反对内战。B国共谈判期间,貌似公正的《大公报》采取时阴时阳的报道方针,态度暧昧。就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和平与内战问题,持反共立场的《大公报》与《新华日报》产生过激烈的论战。新华社社论揭穿了其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的立场对国民党不满和抗议其镇压学生运动和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C解放战争后期,鼓吹“第三条道路”在国共争夺权力的白热化时期,发表《自由主义者的信念》社论。主张中国走“第三条道路”,“文人论政”的大公报处境尴尬。王芸生1948年11月主持港版工作后,发表《和平无望》,宣布改变立场,开始左倾,49年后,与《香港商报》、《文汇报》构成香港左派报纸的阵地。(4)建国后,1949至今11950年,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并在报内建立中共党组。根据指示,既不正式对外宣传,也不故意否认。此后,思古退还,成为中共领导下的公营报纸。1952年重庆版停刊,53年上海与天津合并,在天津出版,56年迁至北京。王芸生任社长,分工报道财经工作,1966年停刊2香港版仍在出版,是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辛亥八报——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由孙中山领导创刊于香港,由陈少白主持,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后迁至广州出版,后1913年“葵丑报灾”被袁世凯查封,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革命报纸。宣传内容:1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2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3《鼓吹录》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4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重要的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在该报内进行,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报馆所继承。

判断题 报纸编辑选择新闻稿时应该注意报道的平衡,这种平衡包括哪些方面?注意报道重点与报道面的平衡。注意各种报道内容之间的适当平衡。注意报道地区、单位的适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