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于1949年6月15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创刊,初为华北局机关报,1949年8月1日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建国后,《人民日报》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1956年改版后扩充为8版。自1955年1月起,改报先后在上海,武汉,西安等地出版航空版。《人民日报》的主要内容是: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政策问题,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发表读者来信问答。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国家崛起靠的是政治崛起和军事崛起,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崛起无所谓。()
判断题 时间顺序式结构概念:时间顺序式结构又叫编年体式结构。它没有导语,只是自然而然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事件的开端,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结束,消息就收尾了。因此它适合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判断题 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媒介素养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不同群体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的问题。这种能力,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2)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对各种信息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相关信息的能力);(4)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在信息洪水中选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5)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包括对各种信源的动机、目的、背景的了解以及对媒介信息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分析能力):(6)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作为传播者的基本能力)。
判断题 请你以中国2008年奥运会(或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分析大众传播是如何建构共享的意义和文化的。(1)传播是共享,詹姆斯·卡里认为,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群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等。①他们共享着相同的文化。传播塑造和定义“我们”,把“我们”与“他们”区别开。由于我们天天依赖于传播的这一功能,就像鱼相忘于江湖,反而不易察觉。②传播是仪式。传播仪式是一种对主体的召唤,邀请读者参与到传播中,获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传播仪式是对现实的再现与建构。③传播的仪式观并不把新闻看做是简单的信息,而是把它看做戏剧。传播不是描述世界,而是描述权力、行动的舞台,人们被邀请参与其中。④大众传播可以形成社群、共同身份、文化,这种观念在中国儒家的文化中也受到重视。(2)传播是彼此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在其中传受双方获得相互理解和共识。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我国大众传播媒体抓住了主旋律,来进行构建我国的奥运文化和意义,大众媒体采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全方位的对奥运会进行报道。对奥运会的报道我国采用的是大的以积极正面的形象报道为主,同时突出典型的形象。传媒选择了合适的报道素材,因为这些意义是普遍的和典型的,人们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意义。在受众中不会存在理解的障碍和隔阂,能够做到意义的共通。同时设置了及时的反馈渠道让受众进行反馈,这样传播者就能更好地理解受众意义,这在刘翔退赛中可以很好看出。
判断题 简述全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与做单一新闻产品的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全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与做单一新闻产品的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如下:(1)在线索和策划环节,新闻编辑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了发化。比如,通过网络获取线索和相关资料,通过舆情分析和网上热点发现报道选题显得更加重要。在现实工作中,新闻编辑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获取报道线索和新闻资料的做法,在今天已经非帯普遍。在策划方面,要将文字、图片、音视频、交互设计等多渠道的报道方案纳入考虑之中。(2)在采集和编审环节,新闻编辑根据记者采集新闻的方式和稿件形态的多样化,也相应要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如除了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编辑之外,还要完成音视频新闻编辑,要和技术人员合作完成互动式新闻的设计和制作,还要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新的线索或内容,以提高新闻报道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新闻采集和编审的过程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在新闻编辑部内部封闭性进行,而是会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类社交媒体与公众不断地交流和互动,以开放发的内容生产模式将用户提供的内容纳入到新闻报道中。(3)在发布和跟踪环节,新闻编辑同时使用多种媒体形态和信息终端,需要在新闻产品的定位与设计上更加精准,尤其是对使用无线移动终端的用户,还应该尽可能根据他们的地理定位、个人身份以及媒介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设计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推送。对新闻产品与服务效果的跟踪与分析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可行。对媒体内部人员的业务考核和管理也能够比以往更加精确和科学。
判断题 图片配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报纸编辑选择照片,一方面要考虑照片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合乎报纸采用,这与对文字稿件的选择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照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作品,在技术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适宜于报纸的制版印刷。(1)照片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拍摄者摆布或假造出来的。新闻照片尤其强调画面内容的真实性,这种真实包括画面中的形象是真实的、人物的表情和新闻细节是真实的、现场气氛是真实的。(2)新闻照片报道的题材具有新闻价值。编辑要分析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是否是新近进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具有趣味性的、与读者地理或心理上接近的,这些新闻价值要素具备的越多,新闻图片就越有采用价值。(3)照片的画面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新闻照片不同于文字报道的最多特点是以形象性的符号生动再现新闻场景。因此,编辑在选择照片时要考虑其画面是否抓住了报道对象最典型、最精彩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应该能够展示人物最有特点的面貌与性格,展示事件发展最高潮时期的场面和气氛。(4)照片画面上的景物层次丰富、对比清晰、制作精良,有利于制版印刷。黑白照片的黑白对比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以免影响制版效果彩色照片的主色调,最好能构与版面的主色调和风格相协调。(5)照片反映的内容具有正面的社会效果,避免副作用。有些新闻照片从画面上看很有视觉冲击力,但这种冲击力可能是来自于对社会阴暗面或者丑恶行为的夸张性的表现,甚至是对一些犯罪场面、淫秽行为的赤裸裸的展示,这样的照片如果发表出去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还有一些照片由于拍摄者考虑不周,选择角度或取景不当,画面上泄露了不应泄露的国家机密,这类照片也是不能采用的。(6)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报纸的特点。编辑选择照片与选择文字稿件一样要立足于本报的编辑方针,根据报纸的性质、立场、读者需求和风格特色来分析照片是否适合报纸采用,是否能够体现报纸应有的水平和一贯风格。(7)如果是选择系列照片编辑专题新闻报道,或者编辑图片专栏或专版,还要综合考虑照片之间的相互配合,要避免一组照片中出现画面相重复的情况。而且要注意中景、远景和特写镜头画面的相互配合,使其组合后的整体效果多于每幅照片机械相加的总和。
判断题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报道范围、报道规模、报道方式、发稿计划、力量配置、运行机制等。a)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心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b)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动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与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c)制定发稿计划。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d)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它是由报道选题和报道预期目标决定的。报道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和传播符号。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主要有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报道方式最终在报纸上的具体展示及形象化,就是报道的表现形式e)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
判断题 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校对活动是校对主体与客体矛盾运动的过程,一方面客体存在讹误,一方面主体要改正讹误,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当客体的讹误得到改正,主体查错正误的目标得以实现,校对活动的矛盾运动才会终止。校对又是群体活动,校对主体的多元性和校对过程的集体交叉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校对主体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矛盾,协调好关系,才能形成合力,使校对活动健康开展,从而保证校对工作的质量。而要解决矛盾,协调关系,形成合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对工作制度。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如下4项:三校一读及样书检查。“三校”即三个校次。“一读”即终校改版后的通读检查。由于校对客体差错的复杂性和出错原因的多样性,“校书如扫落叶”,校对活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投入必要的校对工作量(即校次)。“三校一读”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必须坚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书稿和校对难度大的书稿,如经典著作、文件、辞书、古籍、学术著作、教科书及教辅读物等,还应相应增加校次。作者校对、编辑校对不能顶替校次,交给他们校对的校样是“副样”,“正样”仍由校对人员校对,三个校次都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校对人员来完成。计算机校对如果使用得当,可以顶替一个校次。三校改版后打出的校样,不能算作付印清样,还必须进行一次通读检查,通读检查后改版打出的校样,才能算作付印清样。为了保证校对的质量,凡遇到如下情况之一的校样,校对者有权提出增加1~2个校次:(1)初校样的差错率超过15/10000的;(2)编辑发排的书稿没有齐、清、定,而在校样上修改的页码超过1/3的;(3)终校样的差错超过3/10000的。增加校次的决定权属于专业校对机构。样书检查,指图书成批装订前先装订几本样书分由责任编辑、责任校对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成批装订出厂。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现代校对的特征之一,是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所谓主体多元化,是指作者、编者和专职校对员共同参与校对,还有社外人员参与校对活动,从而形成校对主体群。作者校对属于自校,编辑校对属于半自校。他们共同的优势是:对书稿内容的把握,对相关知识的熟悉。共同的劣势是:因习惯线性阅读难以感知个体字符的差异,因思维定式而往往对差错“熟视无睹”。社外校对人员,技术、经验、心态和责任心一般不如社内专职校对员。因此,校对主体多元化必须与专业化相结合,并且以社内专职校对员为校对主体群的核心。所谓以社内专职校对员为核心,有三层意思:其一,出版社必须建立专业校对机构,对全社校对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全程监控;其二,出版社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校对员(编校人员配备的科学比例为3:1,不应少于5:1),并由专职校对员担任责任校对;其三,必须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对员或工作认真、经验丰富的其他校对员来做三校,把好终校关。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现代校对的特征之二,是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集体交叉校对,是指由不同职级、不同专长的校对者分别负责不同校次的校对,一般不得采取一人包校的做法。集体交叉校对,可以避免一人包校的知识局限,和反复校读导致对差错“熟视无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同时,集体交叉校对还是一种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的有效方式。但是,集体交叉校对也存在不足,主要是校对者对差错的认定不会完全一致,大部头书稿分章集体交叉校对,还会造成版面格式处理的不统一。因此,在集体交叉校对的基础上,还必须实行责任校对制。责任校对是本书校对工作的总责任人和总协调员,参与本书校对全过程,承担终校或通读检查(通读检查也可以由责任编辑承担)以及文字技术整理,协助责任编辑解决校对质疑,并最后核对付印清样。责任校对应在书名页上署名,以示对本书的校对质量负责。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校对质疑编辑排疑,是现代校是非的基本形式。校对员的校是非,不同于编辑的文字加工,两者有质的区别。校是非的任务是改错,即通常说的清除硬伤,不做篇章布局调整、思想内容提升和文字润色的工作。对于明显的错字、别字、多字、漏字、错简字、错繁字、互倒、异体字、旧字形、非规范的异形词,专名错误,不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数字用法、量和单位名称及符号书写,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版面格式,校对员应当予以改正,但改后须经责任编辑过目认定。发现了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以及事实性、知识性、政治性错误,校对员无权修改,只能用灰色铅笔标注表示质疑,并且提出修改建议,填写“校对质疑表”,连同校样由责任校对送给责任编辑排疑。责任编辑应当认真地对待校对质疑,虚心采纳正确的修改建议。对于认定的修改建议,用色笔圈画表示照此修改;对于不拟采纳的修改建议,则打×表示删去(不要用色笔涂抹,保留校对质疑笔迹,以备需要时查检)。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校对员质疑,校对员质疑经责任编辑认定后,应当给与质疑者适当的奖励,其质疑表应当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考察校对员业务水平、晋升专业职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