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稿件的校对技巧
①.网络校对常识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出版工赖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道独立工序,它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存在的错误。因此,校对工序便成为确保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关节。
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对原稿负责(这里所指的原稿,并非指作者的投稿,而是指经过 加工并发排的编发稿)。所谓“对原稿负责”,就是忠实地反映原稿上所书写和批注的一切 内容,即通过校对,消灭校样上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文字、符号、标点、图表、版式等错误。“对原稿负责”是一切校对人员的主要职责。一般地说,校对人员只要做到对原稿负责就算 完成任务了,然而,“对原稿负责”仅仅是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职责。一个好的、尽责的校对人员,不但能够准确无误地校对原稿,而且能够发现原稿上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帮助编辑或作者校正。在校对过程中,如果发现原稿有错误,这时,校对员最好不要迳自改正,而可以把原稿上的错误记录下来,甚至提出改正意见,让编辑或作者自己核定校正。这样做既能忠于原稿,分清职责,又有利于核定校正原稿中的错误。如果校对人员越俎代疱,有时就可能把本来不是错误的当成错误来处理,以致造成某些不应有的错误或损失。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工作,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个高级的校对员,其水平和待遇应与副编审相当。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校对人员的责任是重大的。一般地说,担任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的责任校对,应由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只有这样的人才素质要求,才能保证校对人员完成其应有的职责。
校样和校次。
校样 将铅排的活字版推到打样机上印出的纸样,或由照排机排出的版面(软版或相纸 )的复印样,均称为校样。校样是专供校对人员用校对符号指示排版错误的印样。
校次 指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书刊分为初校、二校、三校和校红四个校次。必要时 可增加校次。
毛校样、毛校 拼版后未经任何校对的校样称为毛校样。印刷厂的校对人员对毛校样进 行的校对称为毛校,毛校一般仅进行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两次毛校。
长条校样 对于词典、工具书或某些尚未定稿的书、报,由于需要经常改动,这时,便 可按规定的行宽和行距排成不合版面的长条,这种狭长的未经拼版的校样称为长条校样。长 条校样也是一种毛校样。
红样 经过校对的校样称为红样,因校对人员常用红色墨水笔进行校对,故名红样。
配样、改样 印刷厂的拣字人员按照红样上批注的校对符号,查出错字和缺字,并把要 补上的字一一找出来,以供改版之用,这一工序称为配样(查样)。印刷厂的改版人员按照 红样的要求改正排版的错误,这一工序称为改样或改版。
打样 把排好的活字版放在打样机上打印出校样的过程称为打样。
清样 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称为清样。清样是相对于红样而言的,有时也把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称为清样。
初校样、初校 毛校样经过毛校、配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初校样(头 校样、一校样)。出版社的校对人员对初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初校(头校、一校)。
二校样、二校 初校样经过初校、配样、改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二校 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进行的较对称为二校。
②、校对程序
一般书刊大致经过三次校对就可以付型或付印了。这三次校对分别称为初校、二校、三 校,合称为三个校次。印刷厂的毛校,责任编辑的通读以及责任校对的校红,均不计入三个 校次之内。在这三个校次中,均须将校样与原稿一一核校。特殊的书稿也有四个校次以上的,但一般的书稿,经过三个校次也就可以了。 应该知道,校次与改样次数不一定是等同的,以三个校次为便,在校改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校改方案:
1.初校→初改(二校样)→二校→二改(三校样)→三样→三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三改。其优点是可以校改得仔细些,缺点是校改周期较长。
2.初二连校→初改(三校样)→三校→二改( 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 称为 三校二改制。这一方案能满足一般书刊的校对要求,又能缩短校对的周期,故为多数出版社所采用。
3.初二三连校→初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较一改制。其优 点是校改周期较短,缺点是遗留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
以上所述的三个校次是就出版社的校对而言的。实际上,在整个校对流程中,除了以上三个校次以外,还有印刷厂的毛校,作者的通读或校对,责任编辑的通读等等。由此可见,一份稿件从拼版到付印,需要经过校对员、编辑、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繁复而艰难的校对历程。按照通常的惯例,从拣排到付印的整个排版周期内,校改周期将占整个排版 周期的三分之二左右,即校改时间比拣排和制型时间还要长些。由此可见校对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③校对原则
各个校次及整理过程对校对均有不同的要求,这里仅列出一些通用原则,以资参考。
1.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所著录的项目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这一项是相当重要的,决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存在。
2.消灭校样上一切错字、别字、缺字、倒字、横字、坏字、多余的字以及字体、字号上的错误。
3.外文字母、科学符号和计量单位的字体(黑体、白体、正体、斜体)、字号、语种( 英文、俄文等)、大小写、上下角标的用法是否正确。
4.外文单词的转行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5.全书的标题层次是否统一,正文的各级标题名称以及正文页码是否与目次页上的著录一致,前言、附录、索引中是否有不妥之处。
6.改正标点符号用法上的错误;改正数字、数码、时间、缩略语等用法上的错误。
7.检查图表、公式、化学方程式、化学结构式是否有文字上的或符号上的错误,其版式 上是否有伤大雅之处,并予以改正或调整。
8.检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次序是否与正文所标识的号码相吻合,参与文献的著录上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
9.检查全文是否有缺页缺段、缺图缺表或图表歪斜倒转等现象。
10.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正线、反线、双线、注符、上接下转等版式上的问题,是否符合版式处理的要求;整个版面上是否存在拼行、统版的问题。
以上所提出的十大校对原则,仅是校对工作中的一些通用原则。实际上,校对人员应该掌握的校对知识是相当广泛的。从这些校对原则中可以看出,凡本书中所论述的与校对有关的知识,校对人员都应该加以掌握,并做到运用自如。
④校对方法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折校(又称比校)、对校(又称点校)和读校。其中,折校是最常用的。一般的科技书刊均采用折校或对校,只有文字稿才能采用读校的方法。
折校(比校) 将校样平放在桌面上(用压铁压牢),然后用双手夹持原稿轻折,压在校样上,一字一字地对比校对。双手夹持原稿的方法是这样的:用双手的中指(在原稿的背面)和食指(在原稿的正面)夹扶原稿,并用双手的姆指在原稿的正面慢慢推压移动。校对时,尽量将原稿紧挨着校样,先从左往右地校完一行后,再用姆指推压原稿,折向下一行进行校对。这种校对方法不但省眼、效率高,而且校对质量较有保证,故为多数校对人员所采用。折校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原稿压平在桌面上,双手夹持校样进行校对。由于校对时需要在校样上进行改动,所以,还是上一种校对方法更理想。
对校(点校) 把校样平放在桌面上(用压铁压牢),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地校对下去。校对时,可用左手指着原稿,右手执笔指着校样,眼睛均匀地在原稿和校样之间移动。为了减少头部左右摇晃和眼睛疲劳,原稿与校样应紧挨在一起。默读时,一般以读七、八个字或三、五个词为宜,遇有较长的句子,可分次读完后,再在校样上将整个句子复校一遍。一般地说,对校比折校要多费些眼神。
读校 读校是两人合作进行的校对,即一人朗读原稿,一人看校样。读稿人要每字、每句、每个标点符号都朗读清楚,速度要均匀、有节奏感,同音异义字、罕见的字、另页、另面、另行、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等等版式上的记号,也要正确地读出。看校样的人要聚精会神地听,认真地校对。这种校对方法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不宜采用。
在以上三种校对方法中,如果以校对人数来分,折校和对校均属于单人校,而读校属于双人校;如果以校对时是否朗读出来分析,折校和对校均属于默校,读校当属于唱校。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判断题 立论的方法有哪些?(一)想想自己以前接触过的新闻或经历的事件(二)看看别人对类似问题的观点(三)对照一下党纪国法(四)考虑一下公民道德(五)头脑风暴法
判断题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判断题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
判断题 滤色镜可归为三大类:彩色摄影滤色镜、黑白摄影滤色镜、黑白彩色通用滤色镜。
判断题 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面。()
判断题 著名导演英达是最早将情景喜剧引入中国的人。
判断题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点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列宁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建党学说中,包括了创办和利用报刊的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展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直接需要。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这样的特点:1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2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3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多数是新创办的,如《共产党》月刊、《劳动界》等工人报刊、中俄社;也有由原有报刊经过改革、性质发生变化的,如《新青年》。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为以后的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是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新闻事业,开辟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何重大改革?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几乎所有报刊都有不同的变化。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当时有三种情况:1、新旧思潮的激战;2、三大论战;3、学术、文化、思想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三者特点性质各异,但报刊让各方发表看法,还把反映各种观点的材料汇集起来,供读者分析。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民国初年,应景的文字充斥报端,有见地的政论少见,到“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新文风的出现:白话文和标点符号副刊的革新:四大副刊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出现比较新鲜的栏目。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例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有些报纸还聘请国外兼职通讯员,从而丰富了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中共建党时期,党报有何特点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在文风上,党的报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这个特点是由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需要实现“民众的大联合”,党的报刊不仅要报道与评论民众所关心的一切方面,而且应争取在社会各阶层中拥有自己的读者。中共报刊的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道路迈出了第一步。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下创建的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它是党和人民大众的喉舌。是苏区人民用以巩固工农民主政权、争取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革命胜利的锐利武器,虽然当时它还处于初生状态,很粗糙很不完整,但它已经形成了一些特点,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揭开了中国新闻史的一页,具有重大意义。(一)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3、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1)大力发展通讯员(2)广泛听取读者意见,采纳读者建议(3)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4、开展批评与表扬5、文字通俗,形式活泼(二)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共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时期,其存在时间仅有三年,又处于战争的环境中,新闻事业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这仅仅是开头,有些方面还显示了它的幼稚性,同时根据地新闻事业也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分析形势、干部政策、文风)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及其抗日宣传与斗争(1)上海“孤岛”是指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撤离淞沪,日军占领华界地区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地区。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创办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其中中共以及其他爱国政治力量与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始终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在特殊的环境中发挥了特殊的抗日宣传作用。(2)1《译报》、《每日译报》。1937年在上海租界创办,中共领导,夏衍主持。是一份纯翻译的抗日小报,所登新闻及言论,全部译自英法美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出版的外文报刊,但都进过编者的精心选择与改写,客观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无情的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并准确宣传了中共关于实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持久抗战的主张,深受读者欢迎。不久被日剧取缔。“洋旗报”,1938年该报以英商名义发行《每日译报》。初与《译报》内容基本相同,后改革版面,充实内容,除刊登外报译文外,还刊登自己采编的新闻,常刊登中共中央的文体和负责人的文章、讲话,还采用“特讯”、“专电”等形式报道有关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反映抗战前线的战况。1939年被迫停刊。2《文汇报》。1938年创刊于上海,创办人爱国人士严宝礼,徐铸成主笔。是爱国人士以外商名义出版的“洋旗报”之一。创刊后,义正言辞地鞭挞汉奸败类。积极宣传抗战,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情况。拥护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外。1938年被迫停刊。3日伪一面通过上海租界当局交涉设法取缔。一面用恐怖手段迫害、摧残抗日报刊和报人。爱国报人针锋相对,不屈不挠,坚持抗日。《申报》《新闻报》《华美晚报》《大美晚报》《文汇报》抗战胜利后,1945年在严宝礼的主持下恢复出版。在《复刊词》中,声称该报为无党派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矢志保持高尚的报格。但实际上该报在政治上倾向国民党,常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立言记事。不久后,由于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参加编辑工作,使报纸的政治倾向转向进步。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被国民党政府封闭。部分报社同仁一路辗转到香港,在各界爱国人士的帮助下,在香港复刊。香港《文汇报》,目前已成为全球影响最大的海外华文媒体,在海外、香港以及内地地位非常高,以中国新闻报道的权威著称于世,内地的政府重要通知,新闻以及海外宣传大多在上刊发。以爱国爱港为办报宗旨,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以社会精英为读者定位的主流报纸。解放后,上海《文汇报》也复刊。(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复刊后其主要使命是团结知识分子,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在贯彻“双百”方针比较积极,相继开展了尊师重道、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等问题的讨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不是党的机关报。总编辑是老报人徐铸成,在“大鸣大放”中,大量刊登了各种批评意见,在文化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反右斗争中,成了被“钓”上来的大鱼,很多人被打成右派,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文革时期,成了制造舆论的旗手。文革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发行量达到一百七十万份,在拨乱反正期间,宣传思想改革的方针,伤痕文学。建国初期,新闻业务的建设建国初期,我国新闻业务的建设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新闻界推出了不少有力地建设性措施,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首先,新闻界从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新华社开展练笔运动,旨在消灭稿件中的事实错误,文法错误和文字冗长现象促进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报刊编排形式采用横排改进报纸图片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