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试述清政府官报的发展情况 。试述从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额发扎历程:

官报发展史 清政府时期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政府将解禁后的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出版了《官书局 报》和《官书局汇报》 ,是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史官报之始。形式同《京报》 。内部除奏折上谕 外,还有“路透电新闻” 、 “西国近事” 、 “本国新闻”等,但没有构成近代报刊要求之一的言 论。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保守,业务最落后。此后,一些省份也起来效 仿,但这些官报并为被授权公布政府法律、命令的机关。这和后来的《内阁官报》等清政府 正式机关报又有所不同。 戊戌变法期间,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将上海的《时务报》改组为《实务官报》 。但未几变 法即告失败,清廷宣布废官书局,停办《实务官报》 ,官报均停办。 但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率先出报报刊。1899年武昌出版《湖北商务报》 ,1900年上 海出版《江南商务报》 ,分别为汉口商务局和江南商务局主办,从内容到形式均向机关报前 进一步。 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 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北洋官报》 、 《湖北官报》等,一 些部门也出版了部门官报,如《北洋学报》等一时期的官报出版活动中,中央落后于地方。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政府官报进一步发展,不仅各地出版的教育官报,政法 官报, 实业官报大增, 中央政府的一些部门也开始创办机关官报, 并进入官报制度化的阶段。 这些新创办的官报, 一般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 经批准后又往往是这些主管部门传达政令 的耳目喉舌。 1907年,正式成立官书局,着手筹办中央级的官报。同年《政治官报》在北京创办,这是清 政府第一种较为正式的中央政府机关报,但还不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直到1911年改名为《内 阁官报》 ,隶属“责任内阁” ,被授权代表政府发布法律、命令才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央政府机 关报。 6、20世纪初的官报刊期不一,但日刊逐渐增多,文字以文言为主,内容普通官气十足,极 为死板,不议论人物和时政。从19世纪70年代至武昌起义前,从洋务派官员开始,从地方开 始,清政府越来越重视报刊宣传,先后出版90多种官报,妄图借官方权威操纵新闻舆论,抵 消民办报刊的社会影响。但随着清政府的衰败,官报虽越来越多,影响却越来越有限。 7、 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 1袁世凯1912年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后, 非常重视控制舆论, 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 ,它打着民办的旗号,散布拥袁的 反动言论。21925年,段祺瑞政府司法兼教育长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封建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维护军阀统治。 8、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 1官办新闻事业从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 全国政权建立后, 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2《中央日报》 ,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 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3此外,国民党地方党部办了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各派 系、大小军阀也都有自己的报纸。国民党还办有20多座地方广播电台,这样,国民党组成从 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借新闻单位或新闻工作者名义,向被报道对象敲诈勒索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判断题 客观报道:客观报道是一种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方式,要求在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来如实反映真相。也指新闻写作寓褒贬于叙述事实之中,用客观的形式表达意见。我国新闻研究界经常用恩格斯的话解释这一报道方式,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三大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1)新闻评论的论点。论点是指新闻评论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统一错的产物。新闻评论要告诉受众的观点、见解、论断、意向和结论,对论点的要求是正确、新颖、新鲜和有针对性。(2)新闻评论的论据。论据是指证明论点的依据对论据的要求是真实、充分和精当。①理论性论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和政府的正确决议、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历史的思想文化遗产以及成语、格言和故事等。②事实性论据:新闻事实,背景事实,历史事实,典型事实,概括性事实。(3)新闻评论的论证。①论证的基本方式:a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讲道理,自己提出一个观点,再用论据证明自己的正确性。b驳论。所谓驳论就是批驳。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从而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②论证的推理形式:a演绎推理(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个别到一般)。③论证的具体方法:a实证法,b引证法,c喻证法,d类比法,e对比法,f归谬法。

判断题 编排网页内容时,重要的内容放在页面的左上角和顶部,然后按重要性的递减顺序,由上而下地放置其他内容。()

判断题 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对中国传媒业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除了互联网还有: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最基本的问题是话语权的争夺);高风险社会;多元社会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于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媒介所有制主要由三种形式:国有制、私有制、公有制。一、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媒介的利用主要包括(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发布政治信息2、宣传政治主张3、进行舆论导向4、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二、新闻媒介对政治的作用主要体现:(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2、参与政治决策;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两种:沟通信息和影响舆论。3、塑造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关于政治体系或体系之内人们的态度、信仰和感知,也包括关于政治目标的知识和信息)4、进行舆论监督。对权利的监督应包括:权利的产生过程,权利的运行状况和权利运用的结果。

判断题 使用T门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要按动2次快门。

判断题 连线采访违线采访,即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通信方式,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距离又远的情况下最能发挥优势,不光节省旪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为“快餐式采访”。与一般的面对面的采访相比,电话采访有着快速、方便、轻松三个优势。电话采访虽然有着以上优势,但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短处:①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的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和采访对象间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其谈话的内容,也就难以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和把握。②由于缺乏像个别采访那样在“通话”时间长短上的自由,因此双力一交谈便难以达到具体、深刻的地步,记者得到的材料往往难免肤浅。③电话传输线路的物理性干扰,尤其是远距离“通话”,难免因噪音干扰,而使信息的传递失真、失误。

判断题 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