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有区别于其他文字写作的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要求来自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播产品,需要满足大量、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同时这种传播是在与受众之间通过快速交流实现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如下方面:

(1)坚持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果新闻不能坚持真实性,则失去它存在的价值。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准确无误;新闻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新闻中涉及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注意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辩证结合。

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微观科学固然是客观科学的前提,但宏观科学更是微观科学的指导和保证。在很多情况下,单就某一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把它放到全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则失去原来意义上的真实性。以点代面、用一个侧面否定另一个侧面、片面性、绝对化等都会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

②加强作风建设,消除“客里空”影响。“客里空”是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的剧作《前线》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前线记者的名字。后来成为记者浮夸作风的代名词。具体表现在:为追求生动感人,“合理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合理预言”,加大提前量;夸大其词,胡编乱造;见风使舵,强扭角度。

③提高记者素质,增强辨别能力。

有时记者本意并不想造假,但由于素质上的欠缺,或粗枝大叶,或真假不辨也会造成失实。

(2)坚持时效性

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有些新闻迟发一步,可能成为没有价值的旧闻。这由新闻自身的“一次性消费”特点决定。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时效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既是传媒的资源优势,又是资本优势。拥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产生社会效应,而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新闻写作中体现时效性的方法如下:

①新鲜。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最近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一点”,即新闻所报道的“何时”要素,是指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

②快速。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最迅速的应该是“倚马可待”。在消息的电头里,抢发新闻的时间“单位”正在变小。

③简短。把新闻报道——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写得短些、精粹些,对提高时效性有重大的意义。篇幅短了,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可以多发新闻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简短有助于突出新鲜的内容;简短还有助于快,新闻报道写得越长,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发稿自然不会快。

(3)坚持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要把新闻写得“好看”。落实到新闻写作的行文中,可读性主要体现在要使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做到通畅,没有障碍,要使新闻报道尽量消除自身的小确定性与模糊性,增强其透明度,便于同读者的快速交流,使得他们容易接受。坚持可读性包括以下几点:

①具体

a.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

b.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

②生动

a.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b.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

c.新闻报道能否生动,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

③通俗

通俗,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

a.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不能把来自某些权力机关的新闻发布、领导讲话稿、工作简报之类的材料拿过来,不经采访,也不经任何文字消化加工与改写,就当做新闻报道原文照登。

b.要学会“第二种翻译”。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c.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全局性、易懂易记的数字能加强传播的力量,但堆砌大量数字会削弱传播的清晰度,因此要巧妙地处理好数字,使其内容通俗易懂。

(4)坚持针对性

针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写给谁看;第二要明确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通过它要引导或影响读者到什么目标上去。

这两层意思可概括为两句话: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日的。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针对性就报道内容而提出的写作要求,包括三方面:

①加大信息量

a.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或称写“立体化新闻”。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透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避免单向、直线思维模式。

b.学会抓特点。特点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其信息越大。学会使用新闻背景。无论是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还是相关间接背景,都能有效地加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

d.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②加大知识含量

a.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看,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是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

b.知识含量的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

③挖掘思想深度

读者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要理解事实的“意义”。因此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越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越大。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的曝光效果.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判断题 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饿最普遍原则。

判断题 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53

判断题 简述新闻编辑应具有的基本能力。(1)新闻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新闻编辑所担任的多重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归纳起来,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就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①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和组织报道,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接近其本质,给读者以启迪;哲学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报纸编辑更需要借助它来分析和处理新闻信息。②百科知识指包罗万象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从编辑人员的知识配置来说,他掌握知识的覆盖面应该比一般人广泛。编辑知识结构中对百科知识的要求还会因人、因岗位而异。此外,百科知识在编辑工作的运用还要求充分发挥这些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协同关系,也就是强调知识结构整体功能的发挥程度。③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2)新闻编辑人才的能力结构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适宜于多种活动要求的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还因其工作特点,要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业务能力:①信息能力指新闻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接受信息。即编辑的受传能力是其传播活动的基础。社会信息、行业信息、来自受众的信息和媒介内部的信息是编辑必须时时关注的。新闻编辑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客观变化的灵敏感受,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养成良好的性格,善于与人相处,做社会活动家,广交朋友。同时,又要求编辑时时刻刻当有心人,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②鉴别能力指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是编辑基本修养与工作经验的综合体现。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必须把适合于媒介受众群体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加以传播,既要迅速,又要准确。③整合能力指新闻编辑对零散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使其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的一种操作能力。④创造能力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编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从新闻产品策划、新闻报道策划到编稿、组版,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一家媒介新闻产品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编辑的创造性。⑤组织与沟通能力指新闻编辑组织报道、组织新闻论坛、组织新闻人才以及与记者、专家、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人员进行沟通的能力。首先,新闻编辑是新闻报道的组织者,通过对记者采访的部署、组织和调度、协调以及对社外作者约稿来完成稿件的准备工作;通过对网络论坛的组织实现新闻传播的互动交流。因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才能和沟通能力,关系到编辑工作的成败。其次,对组织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还包括为事业发展网罗人才、组建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群体,这一点对于总编辑、编辑部主任、制片人等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尤为重要,关系到媒介事业发展大计。③写作能力指新闻编辑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能力。新闻编辑每天处理、修改大量的稿件,还有制作标题、配发言论、编写串联词等任务,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⑦新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指新闻编辑使用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现代通讯手段、语言工具、技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介的新闻编辑来说,除了报纸编辑所要具备的这些现代化操作能力,还必须针对自己媒介的特点,掌握相关编辑技术。

判断题 抖音是一款备受欢迎的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在抖音上,创作者可以选择一段美妙的歌曲,并基于歌曲的节奏用手机拍摄一段视频,或上传一段已经精心制作好的视频,然后分享给用户。

判断题 蹲点是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样式,是指记者较长时间在某个部门或某一单位进行专题采访。在这种调查采访中,记者需要带着当前实际工作中某个具有普遍性或方向性的问题,选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点”,真正“蹲”下来,认真“钻进去”,花上比较长一点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解剖“麻雀”。

判断题 在没有自动识别DX编码的相机上,也可以自动正确曝光。

判断题 影响媒介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影响媒介定位的要素①受众从媒介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受众是新闻媒介的服务对象,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大众传媒的受众具有“众多”、“混杂”、“分散”、“流动”、“隐匿”的特点,把握大众传媒受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有意识地进行受众调查。受众的人数、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等都是影响媒介产业发展,从而制约媒介定位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对新闻媒介的定位与设计起重要作用。②媒介的控制者媒介的控制者指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或经济手段对媒介进行控制的组织及个人。比较普遍存在的控制者,一类是政治组织及其领袖,如政府、党派组织;一类是经济组织,如企业、财团等。经济组织对媒介的控制主要采用的是经济手段,如通过向媒介投资、控股,通过向媒介提供广告、赞助等对媒介施加影响。政治组织对媒介实现控制的手段更多,它通常可以有四种主要的介入类型可供采用:制定法规、优惠政策、补贴政策和赋税手段。我国新闻媒介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介大多接受各级行政机构的领导,此外,各类新闻媒介都要在中央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类报刊进行行政业务的管理,等等。因此,媒介的控制者对于媒介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济组织如各式各样的企业、财团同样也会影响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一个反面的极端表现就是“有偿新闻”、“三包采访”在新闻界的出现。作为媒介的投资方的经济组织的利益,是媒介运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③广告客户广告是现代传播媒介的经济支点,媒介的生产循环要依靠广告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对广告市场份额的争夺在媒介竞争中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完全进入市场的媒介,会更加自觉地将广告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和争取目标。广告客户的需求、广告经营的规模越来越成为制约媒介定位和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媒介的新闻单元作为媒介产品中最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更为广告客户所器重。广告经营的成败与新闻单元的质量优劣已经是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连环扣”,这两者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产品设计不能不将广告客户作为一个重要参照因素。④传通中介任何新闻媒介产品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都必须依靠一定的传通中介。传通中介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赖,而支撑传通中介的元素又非常复杂,既有主要靠人力构成的中介,如报纸发行网络,又有主要靠科技设备构成的中介,如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和接受系统、国际互联网等。所有这些中介因素都影响与制约媒介产品的形态和规模,包括影响和制约媒介新闻单元的设计和运作。⑤竞争者新闻媒介相互之间的竞争是构成媒介生存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这种竞争一方面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媒介之间,另一方面还存在于同类型媒介之间。媒介受众市场的不断“分化”成为大势所趋,能否找准合适的市场定位并生产出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决定着媒介的兴衰成败。而媒介定位正是与竞争者的生存状态相对而言的,也即要寻找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发现市场空白点,从而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2)间接影响媒介定位的要素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发挥作用,主要的间接因素有:①政治因素,即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府对媒介的影响因素。②人口因素,即人口数量、区域分布、人口结构等对媒介的影响。③经济因素,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媒介的影响。④环境因素,即媒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对媒介的影响。⑤法律因素,即与媒介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媒介的影响。⑥技术因素,即支撑媒介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对媒介的影响。⑦文化因素,即媒介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对媒介的影响。(3)影响媒介定位的内部因素上述影响媒介发展的环境因素是媒介决策的一方面依据,而媒介决策还必须考虑另一方面因素——媒介内部条件的变化,这是媒介决策同样不可忽略的重要依据。媒介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媒介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这是媒介运行的“硬件”。无论媒介新创办或者改版都需要“硬件”保障,如20世纪末期我国省级机关报纷纷创办都市报,一般都要投放几百上千万的启动资金,新办电视台、网站需要的资金更多。大到媒介定位、产品设计,小到一次报道策划,都要充分考虑媒介自身的“硬件”因素,量力而行,确保策划方案的成功实施。②媒介的人力资源、体制与管理水平,这是媒介运行的“软件”。a.人力资源,指媒介拥有各类专业人才的数量、人员素质及其水平。人力资源历来是制约媒介的各项策划包括新闻传播策划的重要因素,因为一切策划方案都要靠恰当的人去完成,策划实施效果首先取决于人的努力。b.媒介的体制,指媒介的组织制度,包括用人制度、部门设置等。目前我国新闻媒介的体制是有差异的,有的已经实行全员聘用制,真正实现了社会招聘、择优录用和人才流动,有的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体制的影响。c.媒介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策划和组织传播的一项重要因素。管理水平高的媒介能够以高效的工作流程、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纪律保证策划方案的实施,而管理水平低下的媒介则有可能使优秀的策划变成纸上谈兵。媒介内部的各项因素也是互相关联,而且能够彼此转化。“硬件”方面的因素可以转化为“软件”方面的因素,“软件”的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硬件”的优势;“软件”和“硬件”中的不同因素也可以相互转化。③媒介进行传播的符号因素。媒介的信息传播总要凭借一定的符号来实现。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体系,因此新闻传播策划必须要以媒介的符号因素为依据。符号学将符号这种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介质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a.语言符号,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类型。语言符号具有抽象性,因此具有演绎性功能,适合用来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b.非语言符号,包括体语(如动作、姿势类语言)、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三种类型。非语言符号具有具象性,因此具有再现性功能,适合用来传播态度、情绪、场面和气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