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新闻主题与一般文章主题的概念基本相同,通俗地讲,即指作品拥有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解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

判断题 狭义的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

判断题 微信朋友圈转发链接首选有意思的,而非自己公众号的。

判断题 资产阶级民营广播电台:因国民党当局钳制过多而难以获得较大的发展。抗战胜利后,上海的民营商业性广播电台陆续恢复。为了遏制民营广播电台的发展势头,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于1946年2月14日颁布了《广播无线电台设置规则》,对电台的设置,分布,数量,功率以及广播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详加限制。全国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对新兴的广播事业的统治日趋强化,1946年~1948年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这些法规规定,中国公民及完全华人组织,公司,厂矿,学校和团体虽经批准可创办广播电台,但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数额内;外国人及其机关公司一律不许在中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广播电台内容上以新闻和教育内容为主,上述内容不得少于播音时间的40%,商业报告不得超过日播音时间的20%,广播节目的内容必须经有关部门事先审查。

判断题 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

判断题 竞争给中国新闻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有哪些:新闻媒介在经营上走向市场,竞争立刻在新闻市场上展开。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争夺受众,最终目的是争夺广告。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成为媒介的成败标志,广告成了媒介的生命线。竞争既在各大媒体之间展开,也在各个媒体内展开。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主要有:(1)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对媒介采取大包大揽政策,人财物、产供销完全由国家掌握着,媒介不过是一个生产单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宣传的决策者决定。对受众来说,你生产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当新闻媒介一旦走向市场,受众就成了媒介的衣食父母。竞争推动了媒介内容的变化,各报台都花样翻新,不断追逐社会热点、受众关注焦点,但总的趋势是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市场、贴近受众。(2)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为适应新闻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各媒介都对内部结构作了大的调整,力图建立起“分工合理、人员精简、反应灵敏”的新机制。大致的变化是:提升经营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媒介已实行社长负责制,社长以下,总编辑和总经理双驾马车处于同等地位;试图打破按政府行政部门对口设置部室的老模式,建立条块结合、采编合一、对外反应灵敏的新结构;精简冗员,竞争上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3)扩充硬件,扩大容量从1992年开始,各地增版扩台的势头不可遏制。到目前为止,全国省市以上的日报、晚报都在12~16版。每一个电台、电视台都有两个以上频道。在中等以上城市,有线电视台一般都已拥有12个频道(包括无线电视节目)。兴建办公大楼、办公现代化手段、排版电子化,都已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判断题 好稿件是磨出来的在自己写完一篇文章后,切忌不经过认真修改,就急忙给编辑部发出。把本应是作者完成的东西留给了编辑。俗话说好事多磨,对通讯员来说,要写出好稿件,就要有一股磨劲。这种磨劲表现在写稿上,主要是精心修改稿件,会改稿才能写好稿,好稿件是经过反复修改磨出来的。写作首先要思考语言,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不常见的。一篇稿件从采访、从思考语言到表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是边用思维,边用语言组织。这时文章难免有些片面,出现语法逻辑等毛病(这些问题下面还要讲)。这就需要修改,所谓修改,包括对原有内容的补充和修改,也包括文字表达上的调整与完善。文章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稿件的修改,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最适当的词句,要适应情境、题旨,创造意境。我们应该学习名家,对自己作品那种认真修改,仔细推敲、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章要想做到深(思想深)、强(指导性强)、活(文字生动活泼),就不能孤立、片面的在文字上打转转。好稿件需要不断的改,不断的磨,但并不等于说只要舍得泡时间就行了。修改的具体方法:1、自改:1)事实是否真实,2)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3)阐述是否有片面性,4)主体是否突出,有无本末倒置的错位现象5)语言是否流畅,6)数字、时间是否有错。2、互改:文章写好后尽可能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这就需要放下架子,并虚心听取意见,对稿子反复推敲,进行修改。

判断题 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