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路透通讯社: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1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①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②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至今,路透社对于自己的定位仍首先是“商业和专业信息的信息源”。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为什么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突出。(1)人的行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在现代社会,人与环境的互动小仅包括客观环境,还包括大众传媒营造的“信息环境”,这即是环境的双重性。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2)拟态环境是指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3)信息环境在传统社会中客观存在,但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比较狭小,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还处于重合状态。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环境则与客观环境产生了分离,成了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具有了相对独立性,环境呈现了双重性。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和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人们越来越依赖信息环境,而脱离客观环境,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信息环境日益丰富和全面,所以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突出。

判断题 消息体裁的特点?一、简括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二、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尽可能减少主观色彩。三、有特殊的结构方式消息的结构是倒叙,即“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突出特点。四、有自己的外在标志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消息头”。

判断题 新闻本源是指产生新闻的根源。要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弄清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把握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判断题 使用与满足理论评价如下:使用与满足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研究领域,探讨受众为什么会被特定的内容或媒体(广播竞猜节目、肥皂剧、报纸等)吸引,但是当这种取向成为正式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后,尤其是刚提出该理论时,理论建构方面尚不完善,受到了不少批评,这些批评促使使用与满足理论日趋成熟。第一个批评,该理论缺乏明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比如使用、满足、动机、需求等缺乏明确的界定。而且该理论也被认为是一种同义反复,测量出受众的满足,然后再回过头来预测需求,或者是由需求去预测满足,缺乏对两个因素的独立说明,使得它像“适者生存”一样,成为一个不可证伪的判断。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从不同的维度界定了满足(内容、使用过程、社会),麦奎尔的媒体需求矩阵也对需求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进行了探讨,期待价值模式对整个使用满足过程进行了清晰的描述。总之,早期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现在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当初那么犀利了。第二个批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的主动性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使用与满足理论不再孤立地看待受众的主动性,也将社会环境纳入讨论。修正后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虽然受众的使用动机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受众不是被社会结构简单决定的,在把需求与使用联系起来的过程中,他们仍具有一定的选择能力。第三个批评,针对的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方法早期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认为,受众能够明确地意识到并区分自己的需求和满足状态,因此学者主要使用受众的自我报告的方法对各种动机进行分类和归纳。卡茨在1974年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前提假设中将此作为其中之一。这一研究前提受到了行为主义者的质疑,认为它过于主观,缺乏代表性和客观性。但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刚才提到的很多研究采用了抽样调查、实验、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的方法,更客观地测量和分析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逐渐克服了早期的问题。第四个批评,由批判学者们提出,他们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忽略了政治经济学和文化。比如埃利奥特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把社会权力与机会分配的不平等排除在外,忽略了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媒体为了统治阶级利益进行的宣传。卡里和克雷林则批评使用与满足理论过于强调传播功利性—结果模式,忽略了文化和象征性符号带来的直接满足。它并不像批判或文化研究者所要求的那样革命,放弃科学主义、简单的功利主义,甚至功能主义框架,相反,它在实证主义的范式下展开研究。这两种范式之间的对话没有继续下去,如果早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深度访谈还存在民族志的倾向,那么现在它正在朝着更精确的量化分析的方向发展。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不得不另起炉灶,从意义与文化的角度展开受众的研究。两种研究范式隔岸相对,从不同角度探索受众的媒体使用。总之,使用与满足理论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它仍然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理解传播过程的理论,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的发展,受众的需求将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在当今的中国它还仍有用武之地。

判断题 分析下述材料指出宜用何种类型的导语及理由附材料:11月9日是本市开展的第七届“119”消防宣传活动日,也是本市第二个法定的消防宣传日。东城、西城、宣武等区分别在百货大楼、民族文化宫、北京西站北广场等地设立消防宣传中心站30多个,中心站前许多群众就家庭安全用火、用气等问题向有关人员进行了咨询,不少过往群众还观看了录像、文艺演出、现场灭火表演等。今天上午,全市各区县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各繁华街区、主要街道和人员集中场所,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消防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1月3日全市冬防大会后至今天,全市共开展消防演习680多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上述材料宜使用延缓式的描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是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其特点是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1)宜使用描述型导语的原因材料中的事件并非突发或具体的事件,而是可以预知的宣传日活动,以场景、画面为特征,因此不适用概述型导语。(2)描述型导语的长处①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好奇,令读者不能不读;②能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强化新闻的报道效果。

判断题 中国广播事业诞生初期的发展: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同年1月23日首次播音。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首次播出时间为一小时,内容以音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如本埠新闻,路透社电稿,市场与汇兑信息,《大陆报》刊载的消息等。1月25日,该台广播了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和他祝贺中国引进广播的消息。但是,由于该台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因而很快被取缔,当年4月间停止播音。1924年5月,美商开洛公司在上海法租界办起一座广播电台,这座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设发音室报告新闻。开洛公司广播电台的节目主要有:市场,钱庄信息,新闻,音乐,名人演讲。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其播音一直持续到1929年10月。北洋政府交通部于1924年8月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规则中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从而改变了原来严加禁止的方法。这一规则的颁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发射功率100瓦,后增至1000瓦,每天播音两小时,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这是中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时隔半年,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播音,1928年,沈阳广播电台正式广播。在上海,北京等地很快出现几座中国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其中最早的一座是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创办于1927年3月18日,同年底,北京商办的燕生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较小,收听范围仅限于广播电台所在地区附近,特别是由于收音机价格较为昂贵,广播听众大多是政府官员,有钱商人及外国人等,当时全国仅有收音机一万多台。

判断题 中国互联网协会是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2001年成立。

判断题 短视频短小精悍的体例、生动形象的视听语言、滚雪球式的病毒传播等优势,让短视频成为了政务品牌宣传和商业广告运营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