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论述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半个世纪兴盛不衰与西方新闻界相比,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通讯显得十分突出。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人物通讯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从延安时期开始,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就十分重视这种报道形式。《解放日报》经常通过宣传军队和群众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来推动抗日战争的开展。我国新闻业的历史经验证明,用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各个时期的英雄和先进人物,曾有过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几十年来我们在媒体上推出的一系列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以他们的模范事迹、时代精神和民族美德,鼓舞、教育了几代人,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例如20世纪60年代初关于雷锋的报道,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在社会生活中迅速传扬,净化了社会风气,培育了一代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20世纪80年代,关于残疾青年张海迪的报道,既写了她身残志坚、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事迹,又写了她不甘毁灭、顽强不屈实现个人理想的强者精神。20世纪90年代关于山东援藏干部、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事迹的报道,将他的奉献精神、党性原则和对藏族百姓的赤子情怀——展现出来。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用人物通讯的形式报道我们时代的英雄和先进人物,以他们的模范事迹和时代精神鼓舞和教育群众仍然是新闻界的重大任务。(2)人物通讯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变,随之而来的是国民思想所发生的民主变革。30多年来中国社会舆情的变化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①报道对象的变化在采写人物通讯时,选择哪些人物,采集什么事迹,弘扬什么主题,在这些看似纯业务性选择的后面,常常负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印迹。80年代中期之前,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基本是两类——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负面人物的报道极少,普通老百姓则基本上被排除在通讯的选题之外。这本身给社会造成一个比较片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环境,也造成了比较片面的舆论导向:只有英雄模范才有新闻价值,而普通人是微不足道的。报道对象的片面和雷同,不利于民主社会的建设,也不利于人们客观地认识社会和把握自己。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才从单纯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群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普通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为报道对象的平民化人物通讯登堂入室。继而,以揭露批判的对象一一党和政府官员中的腐败分子、社会各色犯罪分子为报道对象的人物通讯也占有了一定的份额。这样,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逐渐显示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②报道理念的变化在人物通讯的演变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报道理念,即: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些或优秀的、或平凡的、或值得怜悯的、或应当谴责的人物。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的变化,那就是:向人的回归。具体说来,在报道先进模范人物时,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经历了由神到人的转变,逐步摆脱了一度形成的“神化”先进人物的报道理念和采写模式。有些人物被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家庭生活,没有个人追求,心中只有社会理想的“神”。这种被“神化”的先进人物,脱离了正常人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失去了作为“个人”的光彩,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易使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因而也就减弱了其作为先进典型的社会示范作用。在揭露反面人物的通讯中,也同样经历了由“鬼”到人的报道理念的转变。反面人物包括腐败、堕落的贪官、行凶杀人的罪犯等,这些人在人物通讯中曾一度被脸谱化,叩“魔鬼化”。90年代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加大以后,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对反面人物的报道数量增加,同时也逐步扭转了把人“魔鬼”化的理念,而把他们当做犯错误的人、犯罪的人看待。如,对1999年北京发生的特大杀人案的凶手赵连荣,除报道了他连杀八位打工女青年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外,也述说了他临刑前对受害者的忏悔,对妻子、儿子的负罪心情和对人生的眷恋。总之,从人的视角去看待先进模范人物,也从人的视角去看待普通人或反面人物,显示每位人物的个性和人生曲线,才能使人物真实可信。
判断题 结构通讯的原则:构思通讯的过程,是指结构通讯的过程。在结构通讯的过程中,即从抓主题思想入手的结构过程中,既要尊重新闻事实本身的条理性和内在联系,又要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在结构通讯的过程中,以下原则行之有效;(1)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新闻通讯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在安排结构时,首先要研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类型,以清晰表现事实为目的,而不是要事实去服从体裁、结构的需要。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可考虑用纵式顺叙的结构;如果是现场材料,可考虑写成新闻特写。(2)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主题是构思通讯的第一关,也是结构安排的“灵魂”。它是通讯“内在结构”的主线。提炼主题,用事实材料来表现主题,是记者最能发挥创造力的地方。在构思通讯结构时,要围绕主题来理顺全部事实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排列,将通讯的“意义性”结构表现得十分集中和鲜明,不可因硬模仿形式上的体裁、结构而打乱内在结构,即“意义结构”的逻辑脉络,使通讯的外部结构形式成为脱离主题的、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3)简洁清晰原则所写的每一篇通讯必须对人对事的各种复杂联系进行切割,只挑选出表现主题最有力的材料,这样才能使主题与素材相对简约清晰,易于受众的理解和记忆。而这种切割,又不能对真人真事的本来面目“伤筋动骨”,要符合新闻人物和新闻事实的内在逻辑。因此,在结构通讯时,务必使篇章宁小毋大,防止形神俱散,要使主题集中,材料必须精当,以一当十。只有这样,剪裁方可显其清晰、亮丽、简约。(4)均衡对称原则“均衡对称”原则是新闻事实内在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在外部结构中的表现。“均衡对称”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四个方面:①要有层次意识。在构思时,要讲究每个层次上的清晰和前后层次的排列递进联系,事例的大小要大体相当、编排对称。②写新闻小故事一般一篇文章一个事例,而写较大的典型则需要几个骨干事例。③段落、层次之间的材料安排要考虑意义上的互异、互补。互异,是指段落、层次之间的思想观点和新闻素材要保持某种不同的侧重点以示区别;互补,是指各层次、段落之间要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所使用的材料不能互不相干,更不能相互矛盾,而应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层层递进。④通讯的首尾衬托、互相照应,以突出整篇文章的整体感。(5)跌宕起伏原则跌宕起伏,是指根据受众的阅读心理,在通讯结构的安排上注意形式变化,充分利用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所提供的时空框架,组织出具有美感特征的通讯结构。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人的好奇心而设置悬疑之处,能够吊起受众的胃口。
判断题 简述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又称伯明翰学派,该学派继承了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阿尔都塞的关于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的观点,对“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S·霍尔、D·莫利等人为代表。(2)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基本观点霍尔等“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signification)的独特功能。大众传媒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结构化等活动,每日每时地都在为社会事物赋予这样那样的“意义”,但“赋予意义”活动并不是客观中立的,其背后有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资本主义媒介的一种突出倾向,就是把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作为似乎得到广泛社会“合意”的普遍利益加以提示。简单而言,“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①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权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②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③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meaningsystem)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的”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而言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④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preferedreading),即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式解读(negotiatedreading),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oppositionalreading),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文化研究”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textanalysis)和受众调查两种,前者主要是为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了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
判断题 通讯的叙述:就是用事实说话。(一)顺叙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先后叙述。这种方法适于读者从头到尾的认识习惯,要避免平铺直叙,流水账,必须在选材和语言方面寻求动人之处。(二)倒叙先叙结果,然后再按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这种手法是设置悬念的方法之一,使结构显得有起有伏,比较生动,要注意前后呼应。(三)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索,插入与主题有关的背景或其他相关的材料,如一个情节,一个场面,一段谈话等,使结构避免平铺,富于变化。(四)详叙详细叙述事物、人物、观点。(五)略叙就是粗线条、概括地叙述人物事件的一部分,是对事实的概括,形象性的概括。
判断题 人物通讯的写作(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4.借景写人
判断题 为什么现在我们更加强调记者要深入新闻正在发生的现场?现在我们更加强调记者要深入新闻正在发生的现场,这是因为:(1)记者可以目睹新闻发生的全过程,写出更真实、更生动、更有头有尾的报道。读者更乐于接受这种目击式的报道。(2)电视发展到今天,可以在现场直播,有图象,有声音,报道与新闻的发生发展同步,把观众带到现场。从记者采访史来看,最早深入新闻正在发生的现场是文字记者,接着是广播记者,广播记者的录音报道有了声音,最后是电视记者,电视现场直播。电视直播,反过来对报纸、广播、通讯社的记者又是一个促进,促进他们非深入新闻正在发生的现场不可。(3)“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记者报道新闻,就是写活的历史。特别是重大事件的报道,更是珍贵史料。记者深入新闻正在发生的现场,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把活的历史记录下来,是对历史的贡献。
判断题 信息时代分析性新闻有何重要意义?写好分析性新闻对记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1)分析性消息与报道“事”的新闻不同,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是典型的深度报道。在信息时代分析性新闻的重要意义如下:①分析性消息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从新闻事实辐射开来,在时空上将视线延伸,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各种相关的事实以多维立体的方式展现给读者。②分析性消息直接亮明观点、表达意见,有助于强化新闻和大众传媒的言论功能。它通过充分的事实依据,对原因与后果进行阐释,视野广,开拓深,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决策方向,促使媒体摆正经营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③分析性消息可以让受众直接听到记者的声音,实现“直接交流”。贴近受众,是各类新闻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共同策略。长期的客观报道手法疏离了媒体和受众。记者置身现场、直接发言的分析性消息,在与读者沟通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2)写好分析性新闻对记者提出的要求①观点、见解——分析性消息的灵魂。好的分析性消息,应有鲜明的观点、新颖独到的见解。它应当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洞察本质,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启发读者。观点是分析性新闻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为写好分析性新闻,记者一定要在观点的采访、提炼上多下工夫。②分析性消息使消息更带新闻性与客观性。新闻性与客观性,是分析性消息吸引读者、说服读者的重要条件。对分析性消息而言,新闻性的含义具体如下:a.它应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件或问题的分析;b.它应当是讲究时效——动作较快,甚至是紧随其后的分析;c.它应当在分析中提供新的、读者尚不了解或尚未注意到的信息。客观性则要求提供分析的依据,它们或者是“发言人”,或者是背景性事实。
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认识依据: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1).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2).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3).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