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五四时期,京沪“四大副刊”: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副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报纸副刊革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75311、1918,上海《时事新报》创办《学灯》副刊,初为周刊,后不断扩版并改月刊。初由孙东荪主编,后继有俞颂华、宗白华等。主要接收西方国家的学术文化,也曾刊登过讨论社会主义的征文,李大钊、陈望道的文章和郭沫若早期的诗作,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后来该刊向右转,脱离了进步文化的潮流。2、《晨报》副刊:1919年《晨报》具有副刊性质的第7版,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改革。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讨论》和《马克思研究》等栏目,使之成为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园地,李大钊为之撰写了数十篇文字。1921年,刊名《晨报副镌》,孙伏园主编,鲁迅积极撰稿支持,将《阿Q正传》付该刊连载。这一副刊在思想文艺界有广泛的影响,为发展新文学做出了贡献。3、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1919年创立,由邵力子主编,大力宣扬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1920年改出单张随报附送,后单独发行。上海中共发起组成立后,其成员邵力子、陈望道继续主持《觉悟》的编撰,使之变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一个阵地。1925年,《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掌握后,《觉悟》也失去了进步作用4、《京报》副刊1924年创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提倡新文化,曾“甲寅派”、“现代评论派”展开论争,影响广泛。有孙伏园主编,鲁迅是其经常撰稿人,1926年停刊。
判断题 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
判断题 怎样深化通讯的主题、深化通讯的主题主要有三条经验:全局意识、历史感和关注人的心灵。(1)深度来自全局意识有些事情,乍一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影响似乎也不大。要确定这些题材的通讯主题的深度,必须把这些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它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们的代表性、典型性如何等。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为事实复杂、头绪繁多,记者往往使用通讯这种体裁反映问题、探索原因、总结经验、梳理思路。而这类通讯常常需要运用“全局性的视角”和根本利益的标尺来观察和研究问题。(2)深度来自历史感很多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看问题离不开全局意识。但是很多人的全局意识仅仅局限在“空间”的概念,即把新闻事实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和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深化主题,而“时间”这个思维的角度常为人所忽略,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时盲”。很多事情如果只从当前的状态来看,往往感觉小出它的意义所在,一且把它放进流动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历史的逻辑便赫然显现。(3)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世界上“比大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的心灵之海是至宽至深的。一个记者,若能将他的笔游弋于人们心灵的海洋,探索人生课题,抚慰受创伤的心灵,启迪心智,往往可以在读者渴求的心田中激起回响,使人感到“深刻”的震撼,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动力。因此,凡是写人或与人有关的通讯,都要在开掘人物思想深度上下功夫,方能取得读者的回应。而我们看到的有些通讯,却忽视了这一点。作者虽然在事实收集和表述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写出的人物仍然让人感到影影绰绰、模模糊糊,“活”不起来。什么是“活”呢?是心灵的激荡,心灵的感染力。没有心灵的感染力,人物立不起来,主题也难以深化。
判断题 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的镜头称变焦镜头。
判断题 编排思想:是版面编辑设计版面的指导思想,是版面编辑根据稿件的评价在版面上适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思。
判断题 微信群可以添加的人数是无限的。
判断题 如果电视节目中如果没有人声,就表明该节目结构不完整
判断题 你的公司最近刚增加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又或者公司正面临总部扩建人员扩招的时刻商业版图也在扩张中,这都是对老品牌logo形象进行升级优化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