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通讯的标题与开篇  :(一)通讯标题的基本类型

1.表现主题思想

很多通讯的标题不具备新闻性,突出主题思想

《珍贵的财富》、《追求》

2.突出新闻事实

明显突出新闻事实,传达新闻信息

《新唐山扫描》、《以色列永别拉宾》

3.用悬念吸引读者

《寻找时传祥》、《打的贵过坐飞机》

4.形象化、拟人化

《中南海的春天》(指中国的改革开放)、《九江城哭了》(指九江人民送别子弟兵)

5.相反相成,相映成趣

《洪水无情人有情》、《总书记与小和尚》

6.提出问题,引人关注

《开封缘何不“开封”》、《北京酱油为啥脱销》

(二)通讯的开篇

新闻界有句老话,通讯写作要凤头、猪肝、豹尾,就是说通讯开篇要俊秀、漂亮,主体要饱满、充实,结尾要结实、有力。好的开篇可以引起受众的兴趣,集中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受众的阅读情绪向通讯特定的方向思索。通讯开篇为整篇文章定调子,一旦确定,很难改变,如果开篇与整篇通讯实际需要不相称,那么开篇之后的文章就无法写下去。

消息以新闻导语开头,通讯开头也可以写成新闻导语,如悬念式结构,但大多情况下,通讯不宜高潮在前,开始就把最新鲜、最能吸引人的内容和盘托出。因为通讯写作主要不在于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而在于引导人们注意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精神面貌,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从而感染受众。

写好开篇关键在于截取,或一部分,一个横断面加以深入展开,不可能原原本本、事无巨细一一写出。常见的开篇有:

  1.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肩负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用生命丈量念青唐古拉》

2.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人民利益》、《老阿妈和她的国旗》

3.抒发情感,传情达意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4.旁征博引,点出主题

《公仆本色》

5.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劣质词典频频涉世引发的思考》、《国家大剧院建设思路存在诸多问题》

6.布置情节、设置悬念

《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

三、通讯的结尾及首尾呼应

(一)通讯的结尾

1.总结全篇,深化主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美国的另一面》

2.蕴含哲理,发人深省

《深圳特区还能特下去吧》

3.展望未来,鼓舞信念

《运筹帷幄  挥师三江》

4.含蓄委婉,回味无穷

《金门学生直航厦门考厦大》

5.抒发感情,增强渲染

《同是英雄魂魄》

(二)通讯的首尾呼应

开篇与结尾,在形式上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开篇与结尾相呼应的通讯,在结构上更显完整,使通讯结构达到浑然一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手段。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1、通讯的语言应朴实无华通讯再现所报道的事情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渲染和夸张。这就要求记者抓住能反映通讯主题的最感人的事物,用清新朴实、具体真切的语言将它们生动地描述出来。2、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要使通讯的语言鲜明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富有变化。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再新颖生动的语言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老是一个腔调地采用它,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味。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通讯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比喻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人物鲜明生动,通俗易懂。(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所报道的事物,使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机盎然。(3)引用诗歌、民谣阐明问题可以增强通讯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引用时一定要少而精,最好引用大家熟知的名句,使读者一看就产生亲切感,也便于理解通讯所表达的意思。3、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既能使通讯做到群众化、通俗话,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通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乡土气息。3、浓郁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通讯的语言比新闻的语言带有更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排比句,能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议论加抒情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能表达出作者的鲜明的爱憎感情。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努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随时随地观察,随时随地发现新闻题材,占有新闻素材,积累素材,积累知识,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通讯报道来

判断题 体育摄影是指以各种体育运动为题材的摄影。

判断题 怎么画版样确定了稿件在版面上的顺序,计算出了每篇稿件的篇幅,就可以着手画版样了。版样一般是画在版样纸上或旧报纸上。版样纸上印有基本栏和代表每个字符的符号,两侧印有以5行或10行为单位的行数标志。无论是画在版样纸上还是旧报纸上,都要求准确、清楚、迅速。准确,即原稿的篇幅与版样上安排这篇稿件的版面大小相符。比如,原稿连题带文要占3栏宽50行高,版样上必须相应画出同样的版面。如果留的版面不够或者多了,就不可能拼好版。清楚,即组版意图,包括各个细节都要在版样上交代清楚,使拼版工人看了一目了然,操作没有困难。比如,每一篇稿件所占的位置上要注明标题(只写主题或标题摘要即可),转接要交代清楚,题文关系要画明白等等。迅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画版样的工作。报纸为了尽可能把当天发生的新闻告诉读者,截稿时间较晚,但又要保证按时出版,及时送到读者手中。这种截稿时间晚出报时间早的客观条件,迫使编辑画版样必须迅速。为此,编辑必须具有敏捷的思维和熟练的组版技巧。版样的示意法,一般是以M代表横排文,【MI代表竖排文,或IM代表图片,M和以表示文已至结尾。下面举例说明怎样把一篇稿件画成版样(以对开报纸为例)。例一,一篇稿件有850字,标题有引题、主题、副题各一行,主题12个字,引题14个字,副题18个字。编辑通盘考虑了整个版面的安排后,确定这篇稿件发四栏题,主题用小初黑体,引题用一号扁体,副题用二号楷体,题文位置为盖文题,文排一栏,全文的形状为六边形,左边两栏的文排12行高。下面按照这些要求画版样。第一步,计算和画出标题的版样。已知标题长度为四栏,只要计算标题的高度即可。查字号字体表可知,小初号黑高为2.7行。一号肩高为1.9行,二号楷高为1.9行,共6.5行高,加上4.5行空白,标题共占11行高。计算好以后,即在版样上准备放这篇稿件的位置上画出4栏宽11行高的一块地方,并写上主题的摘要(图8?8)图8-8主题的摘要第二步,计算和画出文稿所占的篇幅。这篇稿共850字,排一栏文(每栏13字),需占66行的地方。左边两栏每栏12行高,两栏可排24行,余下的42行平均放在右边两栏,每栏为21行高。各栏文的行高计算好以后,就在标题下用横排文的示意符号从左到右逐栏按照应占行高画出文的版样,最后一栏要用文已到结尾的符号(图8?9)。这样,这篇稿的版样就画完了。图8-9结尾的符号例二,一篇稿件有1300字,标题有主题和引题各一行,主题12个字,引题12个字。编辑通盘考虑了整个版面的安排后,确定这篇稿件用上中心竖题,主题用小初扁,引题用二号宋,题文共占三栏宽。下面按照这些要求画版样:第一步,计算和画出标题的版样。先算标题的高度(只需计算主题)。据字号字体表,小初扁每个字占2.2行高,12个字共占26.4行高;再加上下所留空白为两个小初扁字的高度,即4.4行,标题的高度为31行。再计算标题的宽度。小初扁每个字的宽度是3.4个小五号字,二号宋每个字的宽度是2.3个小五号字,加起来是5.7个小五号字宽,再加上3.3个字的空白,标题所占宽度是9个小五号字。标题应占面积计算好后,就在版样纸上三栏居中的位置上画出9字宽、31行高的地方,并写上主题的摘要(图8?10)。第二步,计算标题左右串文部分每行应排字数,并画出版样。对开报纸三栏可排41字,标题占去9个字后,余下32字被2除为16字,就是标题左右串文部分每行字数。标题共31行高,所以串文部分可容纳992字。串文部分计算好后,即在已画好的标题左右各画出31行高、16字宽的横排文的示意符号(图8?11)。第三步,计算题下文的高度并画出版样。这篇稿件共1300字,串文部分已容纳992字,余下的308字就是题下文的字数。上中心竖题的题下文是按三破二排文,每行排40字,308字需排8行高。计算完以后,即在题下8行高的版面上,以三破二形式画出版样(图8?12)。

判断题 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

判断题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判断题 谣言和恐慌在社交网络中是这样传播和扩散的:(1)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对策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社会谣言则是指围绕社会的某个公共事务所产生的谣言。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谣言的真假。谣言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在新媒体诞生之后,谣言的数量更多,传播的范围更广。因此主要分析谣言在网络社区中传播和扩散的成因和对策。①网络谣言的成因a.互联网自身属性因素互联网自身具有匿名、开放、公平、传播迅速等特性,造谣者只需找到合适的“作案地点”——人气较旺的社区、网站,即可利用它在短时间内广泛散布谣言。b.数量众多的“易感人群”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开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造谣者抓住了部分网民猎奇心理、仇官情绪乃至低级趣味,投其所好,制造敏感话题。网民受其蛊惑,不自觉地成了谣言的传载者。c.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利用网络传播谣言,违法成本低。谣言制造者为达到泻一己之私愤、牟取小正当利益等目的,在互联网上恶意散播谣言,挑起网民公愤、扰乱社会治安、引发民众恐慌。d.部分互联网企业责任缺失网络媒体作为开放的传播系统,信息流动性更大、更快,为追求时效性,往往忽略传统媒体层层把关、严格管控的审查流程。部分网站监管不力,不经查证即引用、转载谣言信息;部分网站为利益驱动,一心赚取点击率,明知谣言是陷阱仍肆意转载;部分网站编辑职业素养缺失,审查不力,把关不严,无形之间充当了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e.传统媒体的不当判断当前,网络媒体迅速发展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甚至出现传统媒体被网络谣言牵着鼻子走的情况。网络谣言传播期,大众媒体(尤其是知名媒体)的介入使得谣言变得具有公信力,一些不接触网络的受众也因此接收到谣言,一些原本对网络谣言持有疑虑的受众也可能因为传统媒体的介入而放松警惕。f.监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的规范总是滞后的。监管部门管理上存在漏洞,就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②网络谣言的对策网络谣言的传播需具备三要素,即谣言源头、传播途径和受众。因此,打击网络谣言仅凭一方努力是不够的,需网民、网站、监管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为互联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互联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a.网络谣言、全球应对互联网及其新应用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对此,各国或出台相关法律、或采取多重措施,全力打击网络谣言这一全球“公害”。b.理性和守法是网络言论的底线作为提供平台服务的网站,也不能轻忽自身的管理责任。这不仅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也是追逐自身商业利益的必由之路。网站不能纯粹为了一时的人气和点击量,而放任蛊惑人心的谣言散布。网民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不能善加利用,最终会让网站辛苦搭建的平台毁于一旦。(2)网络恐慌的成因与对策恐慌是人们的一种正常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对于突发事件或者未知事件的不确定。恐慌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个人生活常常会伴有困境和危机。个体恐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甚至可以忽略。而群体恐慌心理则会严重影响群体行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造成损害。①群体恐慌的传播和扩散a.大众传播的透明与否影响群体恐慌群体恐慌在正常传播渠道不畅通或者大众传播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传播尤其迅速。这种情况下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的感染,恐慌蔓延。b.流言会加速恐慌心理的形成流言在传播活动中完成,这是指传路不明、传无根据的言论。在有关某一重要事物信息缺乏的情况下,人们急于了解真相,得出结论,处于一种恍惚不定、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更加容易恐慌。c.群体压力也会加速恐慌心理的形成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因此,当群体集体传递着恐慌传闻时,人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恐慌。

判断题 媒介扩展了人们感知外部世界,传递信息的能力。

判断题 新闻道德就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