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编辑:

广义:所有对新闻作品进行加工的人。          

狭义:新闻机构中专职从事新闻的策划、修改、形式表达的工作人员。是以他人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的需要服务。按照媒体的不同分为: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网络。按照工作内容不同分为:文字,图片,版面,也可分为消息、评论、专副刊。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目前在互联网范围内,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技术途径去完成相近用户体验的达成。

判断题 另类媒体,又称独立媒体,提供了广泛的处于官营媒体的商业媒体之外的视角和主张,它们包括传统的媒体形式——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也包括非传统的形式——论坛、博客等。

判断题 用SWOT分析期末团队移动新媒体案例,以及设想可能的改进措施:优势: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在加快,对其内容的消费也在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的改进等因素,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访问的体验认可度在持续增加。由移动运营商一直以来维护的“封闭花园”,正在被T-Mobile和3等锐意进取的运营商同大型搜索引擎公司签订的协议打破。劣势:移动互联网目前还不是大众市场,也就是说,各类品牌、广告商只是对其小试牛刀而非备好可观的预算,严阵以待。这恰如几年之前互联网的遭遇。于访问终端而言,这个市场眼下的趋势并非融合而是日益碎片化,意即:致力于实现夸终端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正在成为愈发困难而非简单的问题。事实上,移动营销依然是营销领域的一个未知地带,这意味着,还不曾有人可以鸟瞰其精彩纷呈之组成,于是,该如何实现最佳的营销实践,该听取怎么样的意见,也就无从说起。、机遇:移动搜索——许多品牌搜索引擎还没有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对广告商来说,在移动搜索引擎的花名册上占据一个名额前景看好。关于移动搜索,Duncanlennings有一篇精品日志。本地搜索/目录,配置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手机。潜力超大!手机是个极为私人性的设备,于是也为获取个性化的营销信息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如果取出有道的话。获取和保持:品牌推广和直接互动Flash的淡化,意味着更多的设计师和开发者将会带着几分神似的手机走上车船。威胁:归咎于市场上繁多的手机浏览器和日益增多的各类通信终端和个人设备,公司欲在移动营销活动中提供一以贯之的用户体验变得愈发困难。移动营销工具的滥用可能会毁掉整个产业(比如,消费者欺诈和无视营销许可原则)。如若对违规者处置不当,后果可能更为严重。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整个现有价值链都危机四伏,无论是来自VOIP还是因为消费者不感冒其内容。移动营销有几个大的优点和缺点,仅供参考:1、直接到达读者,而且下发被阅读率高,但这直接导致了垃圾短信的泛滥,尤甚于垃圾邮件。2、网络的资费和价格,依然没有降到合适的市场水平。3、新事物快速发展,营销观念和手段队伍都很难跟上用户需求。

判断题 简述报纸编辑的工作流程。(1)概念编辑工作流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理解,是将报纸由创刊伊始至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②狭义的理解,是以编辑出版某一期报纸为一个周期。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由多道工序组成,报纸编辑工作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这一流程的基本环节顺序为: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癿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和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版的内容,设计版面,校对和签发。(2)工作流程的内容报纸编辑的工作流程具体而言,首先是以重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在调查读者需求和媒介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办报方针,确立报纸的编辑方针,并设计报纸方案。然后,各专业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或版面主编对当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进行策划,包括确定报道选题、设计报道范围与重点、确定报道规模与进程、拟订发稿计划、设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确定报道力量的配置和报道运行机制等。在上述决策性工作程序之后,将策划方案具体落实到人,新闻编辑工作就进入了微观操作阶段,从分析和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编排版面到校对和签发清样。接受信息反馈和处理各类信息是这一流程中贯穿始终的一项工作。

判断题 中国的新闻改革——30年的三次跨越一.第一次跨越(1979年——1982年):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1、第一次跨越的主课题: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否定“阶级斗争工具”论,重新恢复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目,是这四年的主课题。2、背景: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新闻媒介不可能从实践的突破中概括出新的理论,也不能从借鉴世界各国的模式中得到新的启迪,只能回头找历史上的闪光点,基本是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党报传统为蓝本,重提1956年新闻改革的老话题。3、四年内所取得的基本成就:(1)(对新闻媒介的性质的重新认定):摈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以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的桥梁;(2)(新闻真实):摈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重新确立新闻真实性的权威;(3)(新闻报道的内容):随着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媒介的主体;(4)(对新闻价值的确认):纠正了历史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等是合理性的命题,并以此为立足点,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必不可少的标准。当时引起重大争议的是"党性和人民性"的命题。※新闻规律:新闻也像其他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一样,也是一门科学,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作非为。4、评价:虽然此次跨越为50年代老话题的再现,但试图为新闻媒介建立核心概念,构建新闻学框架,为“新闻有学”打了理论基础。二.第二次跨越(从1983年开始):引进信息概念从1983年开始,信息概念引入新闻界,导致新闻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从而引发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1、学术上表现为信息与宣传两者关系的全国性大争论争论结果:信息概念被普遍接受。新闻媒介不但要从事宣传,还要提供信息,介绍知识,提供娱乐等。2、信息概念的引进给中国新闻界带来的巨变:(1)(媒介结构):媒介结构发生改变。一大批以提供纯信息尤其是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道。到1988年中国形成三纵三横的媒介结构。(2)(媒介内容)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据重要地位。(3)(报道样式):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如预测性报道,立体式报道,纯客观报道等新的报道形式大量出现。三.第三次跨越(在1992年后开始):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这次是对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跨越。1、对新闻媒介性质的重新认识(1)、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这是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该观点和把新闻事业当作宣传机构是一致的——既然新闻媒介完全是一种宣传工具,那当然是属于意识形态范围内的。(2)、十四大确认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新闻界面对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重新审视新闻事业的归属问题:新闻事业就其产生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其为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娱乐来说,属于第三产业,即信息产业。2、理论突破带来的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可以归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完整含义: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这样,从1992年以后的新闻改革,重点不再放在新闻媒介的功能及媒介的传播内容,而是转移至媒介的外围,即经营上。3、在经营上走向市场,导致竞争的展开:新闻媒介一旦在经营上走向市场,竞争立刻在新闻市场上展开。(1)竞争的直接目的:争夺受众;(2)竞争的最终目的:争夺广告。——于是,发行量,收视率成了媒介成败的标志,广告成了媒介的生命线。4、到20世纪末,中国新闻媒介的竞争态势:可以用“三乘三”来描绘。5、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1)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2)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3)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4)扩充硬件,扩大容量。6、竞争给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竞争是面双韧剑,它给媒介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1)、新闻产品在竞争中向通俗化、庸俗化方向发展,降低新闻媒介的品位。中国媒介上煽情主义浪头严重。(2)、广告客户对媒介造成很大压力。(3)新闻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亟待加强。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从1996年开始,中国传媒业的重头戏是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结果是把中国传媒业原先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从而转变增长方式,标志着中国媒体改革向着深层发展。基本目标:解决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做大做强中国传媒业,具体目标:第一:适度的市场集中,形成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第二:从粗放型发展转化为集约型增长,从外延型增长转向内涵型增长,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第三:从小而全媒体走向专业化媒体,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第四: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在结构调整和转型中,传媒业采取了六大举措:1)报业集团---报业的集约化经营2)频道、频率专业化---广播电视多元化之路3)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国传媒业结构的基本框架4)制播分离,编营分离---传媒的产业化之路5)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从封闭结构走向开放结构6)二分大众传媒----从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总: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从自发走向自觉——中央掌握改革主导权(即从过去自下而上的改革为主变为自上而下的改革为主)二、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主动力(历史证明,一切改革都从观念更新开始,最后都将遭遇制度壁垒。如果制度能够顺势创新,那么改革将会继续向前。)三、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目标四、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中国党报打造主流媒体(补充:(1)新闻改革是由观念更新作为其直接推动力的。而观念更新则源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2)中国的新闻改革是在现行的新闻体制内进行的;(3)新闻改革虽然促使新闻体制作了微调,但基本框架未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1新一轮改革的起步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996年12月,中央“两办”发出《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管理的通知》,要求本着“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对全国报刊治散治滥,开始了三年左右的报刊结构调整。*这两个事件标志着新一轮改革的起步。2新一轮改革的背景:针对传媒业积聚的内部矛盾和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从1996年起,中国传媒业开始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开始主动进行战略性的大调整。3新一轮改革的特点:(1)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战略性大调整;(2)先是报业,后是广播电视业;(3)从结构调整入手,以集团化为手段推进外部资源整合和内部制度创新。一.新一轮改革的背景(具体):启动新一轮改革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解决20余年改革中积累的问题,包括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2)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转型,特别是加入WTO后,传媒业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信息需求和媒体信息供应之间的矛盾凸出。(3)国家开放力度的加大和新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通渠道大为丰富,国外传媒巨舰又步步紧逼,媒介竞争范围扩大,程度加深,中国传媒现有实力还不足以应对全球性的竞争。二.新一轮改革的目标:从整体上说,中国传媒业新一轮改革的目标由外而内主要有两步:第一步,以体制创新为手段,以效率和规范为目的,形成合理的媒介战略格局和中国传媒有效的发展模式,做到结构合理,中心突出,规模适中,运营高效,管理规范。——第一步改革主要在传媒外部,解决媒介结构和运营模式问题。改革是重点是调整结构,整合资源,突出中心,规范管理,做大做强。第二步,在媒介内容上,改革将集中体现在媒介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改革的第二步将由外而内转向传媒的核心业务—新闻报道本身。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21世纪前十年,中国新闻媒介将发展为明确的五大发展趋势:1、制度架构——从人治走向法治。以非人格化的权威否定人格化的权威,要求法律规则的明确性、连续性和法律体系的完备相统一,讲求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力的有机平衡。a、建立新闻法: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b、提升大众社会权利: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c、建立理想的制度:大众传媒真正从人治走向法制。2、竞争格局——从相对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a、标志:传媒集团的出现。b、具体表现: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c相对竞争和垄断竞争的特点:相对---数量多,规模小,形式单一,过多依赖行政或行业;垄断---大规模地传播信息,集中获取市场广告份额,盘活资本存量进行多项投资。d.从相对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的具体表现:出现跨行业的联合;行业联合开始;联合为跨地区兼并奠定了基础;e.从相对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对现实的影响首先,对媒介结构产生影响;其次,报业集团出现有利于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再次,媒介以雄厚的实力走向世界,有效地和国外媒体竞争。3、媒体运作——从传者为中心走向受者为中心。主要表现在:a、传者角色转换:变为服务者。强制权威特点逐渐减弱,服务特点逐渐加强b、受者角色转换;变为消费者。c、媒介风格的转化:媒介品种多元化,出现了适应受众不同口味的新闻4、受众兴趣——从雅俗共赏走向雅俗分赏。反映了两个重要方面:。a、受众分化:由于受众兴趣不同,产生受众分化,由大众化向小众化发展。反映了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b、媒体分化: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综合被专门化代替;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出现了高级严肃性媒体与生活大众化媒体的分化5、新闻理念——从新闻学走向大众传播学。1.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各自规定性差别:a)学科背景差异极大b)研究领域存在差异【大众传播研究对象广泛】c)主攻方向不同【新闻学:研究媒介在以新闻采集为基础上的内部运行;大众传播:针对媒介对受众的态度、行为的影响】d)研究方法不同【新闻学:定性研究;大众传播:定量研究】2.深层的社会原因3.转化的途径首先,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核心内容---受众理论其次,新闻学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效果理论。

判断题 单触点的闪光灯是专用型闪光灯。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四无”走向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传统的大众传播的组织、运作、界线和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基于媒介融合的新闻生产也正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和变化,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双重危机和一系列新的挑战。有不少学者对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及时做出了描述和归纳。蔡雯认为,当下融合新闻生产正在发生三大变化:“新闻信息源结构的改变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闻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工作流程的变化;新闻载体性能的改变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张志安认为,“区别于传统新闻报道,融合报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还有一些大同小异的观点,但都是从传统媒介与融合媒介两者比较的角度,科学地归纳和总结出了融合新闻生产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十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合理组织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最显著的变化将是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观念的持续弱化,以及关于“什么是媒体”的观念的衰退。作为美国当下流行的社会化网络站点,Facebook是新闻媒体吗?答案无论“是’’或“否”,都很难令人满意。也许到了2020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类中央级主流媒介机构依然存在,但是它们的体量、形态和机制等都将重构,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像乔治•特罗曾说过的:“美国还叫美国,但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美国了,因此,任何试图将融合新闻生产的现状和趋势加以固定的做法都注定是要失败的。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当我们说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当下的融合新闻生产正呈现出“四无”态势,即无权威、无中心、无边界、无预知后果的发展动向时,这只是一种变化中的描述和大胆的预测。一、无权威:生产者的弱化“古登堡使我们都成为读者。广播和电视使我们都成为现场的观察者。复印机使我们都成为出版者。互联网使我们都成为记者、广播人、专栏作家、评论员和批评家……”当网络媒体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生产与新闻评论的时候,权威就开始被拉下神坛。1.信息传播的门槛低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平台,只要你掌握基本的网络常识,就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媒体”,诉说自己的情感,传播自己的观点,这在传统媒介格局中是极难实现的。在几乎不需要准入门槛的网络传播中.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找到了自己的发布平台、对话人、粉丝和受众,传播的专业性变得可有可无。从杜甫很忙到“江南style”,从甄嫘体到元芳体,热得发烫的媒介景观让人目不暇接,网络上以自嘲方式集聚起来的“草根”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大众文化。2.传统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消退大众媒介“一呼百应”的“第四种力量”和神奇魅力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通过传统媒介去获取信息,他们开始远离报纸的版面、电视的频道,而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和信息。他们沉醉在自己的传播世界中.对于那些知名评论员、批评家和记者的声音置若罔闻,更别说一般小人物;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急于表达出来,没有谁是意见领袖。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胡泳在《众声喧哗》—书中指出:“由于较少受到社会习俗和制度化的政治权威的限制,互联网使得中国原本隐身的名义变得高度可见。如果说,在现实世界里,很多中国人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一部分,那么,在互联网上,他们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并且,采取着自己认为应该采取的行为。”3.受众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张扬草根的力量是强大的,数量是庞大的。“市民新闻学生长在社会的最底层,具有草根的本质和特性,不是它存心要蔑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而是它压根儿就不知道同样报道一个新闻事实还有什么权威和非权威的区别?”®在这个无权威的传播时代,融合新闻生产空间里充满了质疑、批判和交锋,甚至还充满了无所谓和谩骂。譬如,2010年震动全国的钱云会事件,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事故引起了诸多质疑甚至谩骂,众多网友从不同角度质疑公安机关、新闻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在此期间,整个网络空间各种言论相互交锋.不仅有权威机关与网民之间的言论交锋,更有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言论交锋,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意见的对峙。当事件终于真相大白的时候,依然有不少网民抱着“别管你说什么,反正我不相信”的无所谓态度。整个事件的过程,传统媒体的信息权威性完全失效,网络上也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舆论领袖,而传统媒介上的声音也被网民所屏蔽。他们乐于在自己的世界中,坚持以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去认识和阐述所见所闻。二、无中心:生产地点的改变网络和新媒体新闻产品的草根阶层不只是质疑和无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也质疑和无视甚至可能要动摇舆论中心,并将其边缘化;也不只是要挑战传统媒介,也许是要颠覆传统媒介。因为,他们从来都是一介非专业性的被边缘化的草根或草民。在网络传播和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介逐渐失去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垄断性优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信息传播呈现出泛中心化或无中心化,传播形态由传统的自上而下、以一对多、受众被动接受的线状的“黑洞”模式,逐渐向无明确中心的、交互的、用户主动生产和接受内容的“多向交叉”的网状模式转化。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介正在重新界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主动打破长久以来存在于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统壁垒,吸引受众参与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丹•吉尔默(DanGillmor)于2004年8月出版的著作《我们即媒体一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W>f/ieMedia:Grassroots]ournalismbythePeople,forthe认为:新闻传播已进入“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时代,只要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并拥有信息源,人人都可以当记者,而且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传统媒体。互联网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设计成无政府、无中心亦为边缘的“共产主义公社”性质的东西。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无疑是对“媒介即信息”观点的新世纪的诠释,揭示了草根博主们将会给传统新闻业带来巨大影响,开启“我们即媒体”的大幕。HenryJenkins(2003)不仅看到了“受众利用新的传播技术积极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而且发现“一种参与文化正在逐渐兴起”。过去,主流新闻媒体主导新闻生产的质量、数量和去向,如今网络传播、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变得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网络和新媒体成了新闻线索的提供者和具有民主功能的社会丑恶的监督者,成了一种实现权力监督的工具。罗德尼•金被警察殴打的图像和伊拉克美军虐囚照片等都是明证,市民和士兵手中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不只是有效地抢救了珍贵新闻,而且也成了美国政府和军队无法抵赖的证据。2010年2月23日,天涯论坛一篇帖子——《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让人眼睛一亮,被网民追捧,网友还智慧地调侃:“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其神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地迷住了我。”网络的热炒使得“犀利哥”成了2010年最为火爆的新闻人物之一,也成了广告商的追逐对象。同样的例子很多,经常有一些无名之辈因某个卖点一夜爆红,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内容因为网民的“智慧之火”而形成燎原之势,在网络中你不知道哪里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最终归宿。这种改变也许值得庆祝,因为“过去媒体的产品生产是单边的,也就是说,它仅仅依赖于媒体这一边的力量。但无论这端的力量多么强大,所提供的产品也必然是有限的,至于个性化的产品就更无法保证。只有把用户一端的力量激发出来,双边共同生产,两者之间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个性化”®。原本传统媒体是新闻的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新闻产品的质量、数量、走向和对象甚至连传播效果都是可控的.受众是传统媒体主要作用对象,而且是单向度的线性的比较被动的作用对象.但现在的情形改变了,受众也成了新闻、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公民记者、草根记者、网民、微博达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新闻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通过他所发布的信息或新闻去影响他人和社会,也影响传统媒体,只要你的声音响亮。如果说传统主流媒介的传播方式是广泛覆盖+反复传播.那么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就是精准覆盖+互动+潜移默化。也就是说,传统主流媒介的新闻产品是单一化和粗放化的,采取的是广种薄收的经营模式;网络新媒体的新闻产品是多样化和精致化的,采用的是精准推送的整合营销。在传统媒介主导的时代,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和路径是相对稳定和清晰的.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介,既是新闻的生产、发布中心.也是受众获取新闻、反馈信息的中心。如今不仅融合新闻生产和传递的“界面”变得越发复杂多样,而且市民新闻、草根新闻的生产和发布的手段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和生活化了。手机报、iPad平板电脑、电子纸、户外视频、汽车电视、IPTV,甚至不断从屏幕右下角弹出的信息窗,都可成为融合新闻发布或获取的渠道;随身携带的手机、iPad、手提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都是公众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博客等形式发布语音、文字、图片、图像信息或新闻的常用工具。在这个信息日益膨胀的年代,受众已经一跃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非常活跃的业余传播者了。三、无边界:模糊的传播范围“各位听众,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后一天,明天全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所有人都将化为宇宙中的一缕青烟。我正看着地球在我眼前土崩瓦解。超级火山扬起的火山灰首先笼罩拉斯维加斯,然后是圣路易斯,然后是芝加哥,最后华盛顿特区的灯光将会熄灭!”这是《2012世界末日》电影中的场景。但现在影片中言之凿凿的灭顶之灾没有降临地球,人类也没有因此而化为一缕青烟。不过,传统媒体世界正发生土崩瓦解的巨变,毁灭的力量并非来自超级火山,而是“无边界”的传播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域媒介了,大家都是全球媒介。原有的媒介边界已经坍塌,界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那些看起来彼此相距上万公里的媒体企业,会突然近在咫尺;那些似乎毫不相干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企业,会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突然向同一轨道靠拢,昨日的陌生人可能很快成为盟友、伙伴甚至敌人;那些本不知道广告为何物的人,可能因为微博上的百万粉丝而突然做起广告的生意和传播的买卖。在世界传播界,无边界的力量正无孔不人、攻城略地,传统媒介殚精竭虑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和专业规范,可能只是一道“马其诺防线”。无边界也意味着自由、宽松和无约束。原来地理学的触觉正在伸向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一方面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无边界,可以角色互换,可以由受众成为传播者,当然传播者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受众;另一方面媒介与媒介之间也无边界,新华社在网上办起了国家电视台,许多传统报业通过网络搞了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下最新的游戏规则。融合新闻生产所做的其实就是让不同媒介的基因序列重组,让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优化配套,消除各媒介平台之间的界限,使得来自各种不同媒介的文字、语音、图片、音像信息在融合后的巨型数据库平台共建共享。四、无预知后果:失控的传播效果布热津斯基曾在1993年预言:在21世纪初,我们将面临媒介的全面失控。他认为:“电视是导致媒介失控的根源,对于世界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电视是接触社会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这方面,它正迅速地替代历来由家庭、教会和学校所起的作用。”®“如今媒介失控初见端倪,但却不是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电视媒介失控.而是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媒介面临失控。”在以网络传播为基础的融合新闻生产的新时代,“重大新闻事件大多具有突发性,是很难预知的,因此极难捕捉”。就是说,“突发性事件是转瞬即逝、永不重来的,是不可能事先守候的,因此遭遇到、捕捉到.就是最大的运气”。此外,在传统新闻报道时期.判断一则新闻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能产生什么样的传播效果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到了网络传播和融合新闻生产时期,新闻生产者根本无法预知进人传播渠道的新闻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性质和产生怎样的效果。譬如,2012年8月26日,一则本是用来反映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亲临现场了解和处理延安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图片上传到网上,可是仔细的网友看到的是车祸现场官员的“微笑”和手上的“名表”,引起了不满。于是这则新闻的主题就彻底变了,轰动一时的“表哥”最终因严重违纪被陕西省纪委撤职査办。但问题是:如果“表哥”没有“微笑”,我们还能知道多少真相?类似的无预知后果的事情发生在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身上。2012年11月16日上午10点33分,杨锦麟连发5条微博.自述在杭州萧山机场“打的被宰”的经过。微博消息传出后,杨锦麟博得了网民一面倒的同情和支持,主流舆论都强烈谴责“宰客”司机和杭州出租车管理秩序。可是就在当晚舆情突然发生变化,杨锦麟很快由“受害者”变成了众矢之的。起因是.他接到了杭州市张副市长的电话,“他对我今天的遭遇表示道歉,也希望借此机会认真整顿运管问题”。虽然杨锦麟表示.对副市长致电“真有点不知所措”,但众多网民立即倒戈.批判他利用“名人效应”,是典型的特权思想在作祟,有的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骂其“狗仗人势”“不是东西”。这种无法预知的结局,是这位资深媒体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有纯正动机和良好意向的传播行为会导致事与愿违、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媒介融合时代独有的传播特点。尽管网络传播中的新闻生产者、提供者甚至包括著名媒体人以为自己很清楚在做什么和会产生什么结果,但事件往往并不按照自己的意向向前发展,会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是因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和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性理解、判断和行动。从“犀利哥”到“名表门”,从“吸烟”到“打的”,网络上许多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打开无法预知大门的钥匙。这种“既非意图且非意料”的后果,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让一些绝顶聪明的传播创意偏离了正道,让某个单独传播行为产生了连锁性的系列后果,让各种本来互不相关的传播行为复合构成了统一的“不合人意的后果”。在网络传播和融合新闻生产的时代里,肯定会有阴谋家生存的空间,但是如果说社会上所发生的“不合人意”的事情都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结果,那么不是高抬了这些阴谋家,就是对今日语境下的传播生态现状和意外后果规律的无知。

判断题 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