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经济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是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作方式的三个决定因素。在这三个决定性因素中,经济是其中最为活跃,也最具活力的。
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
1、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大众传媒基本只发挥单一的宣传功能,因为社会缺乏对信息的有效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信息成为大众传媒的第一功能。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传播者为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过渡。
3、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大众传媒的快速扩张是依靠经济增长来支撑的,表现在:第一是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的广告,使得大众传媒得以维持日常运转和不断发展;第二是为提供大量消费者。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
交通、通讯、科技等的发展有利于传媒发展,使传播手段更先进,更现代化。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大众传媒对经济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主要以刊载经济新闻的形式实现);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自身就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的就业机会。
中国传媒走向市场之路:1、着力经营广告;
2、调整产品形态,扩容、创办通俗化大众报纸;
3、自办发行;
4、多元化经营。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什么是校对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报纸刊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判断题 焦距:光线穿过透镜汇聚成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
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判断题 “第二种翻译”:“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记者对于每个行业中的“行话”,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对此进行解释与说明。西方新闻学者在谈到改进新闻写作时,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不要用技术语言”。他们强调要用所有读者都能充分理解的语言进行报道,在稿件中尽量删除一切技术词汇和含混不清的行话。而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例如经济报道、科技报道等,更要对其中一些专业性内容与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通俗化“翻译”。对于这类报道,提高可读性的关键就在于作好“第二种翻译”。因为如果读者对报道中的基本术语感到陌生,势必造成阅读过程的中断,给接受信息带来障碍,也就谈不上传播效果。
判断题 消息的组成: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判断题 宣传者;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判断题 谣言和恐慌在社交网络中是这样传播和扩散的:(1)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对策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社会谣言则是指围绕社会的某个公共事务所产生的谣言。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谣言的真假。谣言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在新媒体诞生之后,谣言的数量更多,传播的范围更广。因此主要分析谣言在网络社区中传播和扩散的成因和对策。①网络谣言的成因a.互联网自身属性因素互联网自身具有匿名、开放、公平、传播迅速等特性,造谣者只需找到合适的“作案地点”——人气较旺的社区、网站,即可利用它在短时间内广泛散布谣言。b.数量众多的“易感人群”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开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造谣者抓住了部分网民猎奇心理、仇官情绪乃至低级趣味,投其所好,制造敏感话题。网民受其蛊惑,不自觉地成了谣言的传载者。c.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利用网络传播谣言,违法成本低。谣言制造者为达到泻一己之私愤、牟取小正当利益等目的,在互联网上恶意散播谣言,挑起网民公愤、扰乱社会治安、引发民众恐慌。d.部分互联网企业责任缺失网络媒体作为开放的传播系统,信息流动性更大、更快,为追求时效性,往往忽略传统媒体层层把关、严格管控的审查流程。部分网站监管不力,不经查证即引用、转载谣言信息;部分网站为利益驱动,一心赚取点击率,明知谣言是陷阱仍肆意转载;部分网站编辑职业素养缺失,审查不力,把关不严,无形之间充当了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e.传统媒体的不当判断当前,网络媒体迅速发展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甚至出现传统媒体被网络谣言牵着鼻子走的情况。网络谣言传播期,大众媒体(尤其是知名媒体)的介入使得谣言变得具有公信力,一些不接触网络的受众也因此接收到谣言,一些原本对网络谣言持有疑虑的受众也可能因为传统媒体的介入而放松警惕。f.监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的规范总是滞后的。监管部门管理上存在漏洞,就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②网络谣言的对策网络谣言的传播需具备三要素,即谣言源头、传播途径和受众。因此,打击网络谣言仅凭一方努力是不够的,需网民、网站、监管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为互联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互联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a.网络谣言、全球应对互联网及其新应用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对此,各国或出台相关法律、或采取多重措施,全力打击网络谣言这一全球“公害”。b.理性和守法是网络言论的底线作为提供平台服务的网站,也不能轻忽自身的管理责任。这不仅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也是追逐自身商业利益的必由之路。网站不能纯粹为了一时的人气和点击量,而放任蛊惑人心的谣言散布。网民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不能善加利用,最终会让网站辛苦搭建的平台毁于一旦。(2)网络恐慌的成因与对策恐慌是人们的一种正常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对于突发事件或者未知事件的不确定。恐慌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个人生活常常会伴有困境和危机。个体恐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甚至可以忽略。而群体恐慌心理则会严重影响群体行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造成损害。①群体恐慌的传播和扩散a.大众传播的透明与否影响群体恐慌群体恐慌在正常传播渠道不畅通或者大众传播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传播尤其迅速。这种情况下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的感染,恐慌蔓延。b.流言会加速恐慌心理的形成流言在传播活动中完成,这是指传路不明、传无根据的言论。在有关某一重要事物信息缺乏的情况下,人们急于了解真相,得出结论,处于一种恍惚不定、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更加容易恐慌。c.群体压力也会加速恐慌心理的形成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因此,当群体集体传递着恐慌传闻时,人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恐慌。
判断题 服从真理的前提是尊重事实